浙江工業(yè)大學 李 燁
外語學習焦慮是一種特有的語言學習現(xiàn)象,不僅與課堂學習有關(guān),并且來源于語言學習過程中復雜的情感、自我認知、信念和行為,包括負面評價恐懼、交際畏懼和考試焦慮。MacIntyre 指出:外語學習往往讓人產(chǎn)生緊張情緒。消極情緒如焦慮、恐懼、緊張、憤怒等會損害學習者的最佳學習潛能,很大程度上削弱外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能力。所以,對外語學習有焦慮的中學生急需一定的方法來緩解焦慮。
負面評價恐懼一般指的是對自己的能力不足的負面評價,以及對于教師和同學糾正或者取笑自己的問題的一種恐懼。比如教師糾正其錯誤的時候其會感到很害怕,或者學外語需要掌握太多規(guī)則會感到吃不消等。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自尊心過強,他們不希望別人對自己有著負面評價,他們害怕受到嘲諷或者其他他們認為不好的評價。他們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或者經(jīng)驗,使他們能夠意識到其實周圍的人并不是那么在意自己的不足之處。有時候很多哄笑并不是帶著惡意,但對他們來說卻似乎并不是那么簡單。
交際畏懼指的是自己進行外語交流時的一種不自信。學生往往會不好意思主動回答問題,在其他同學面前說外語會很害羞、不自信或者站起來一緊張就把自己記住的東西給忘了等情況。這其實不僅與學生的性格有關(guān),其實還與學生的外語水平有關(guān)。內(nèi)向的學生比起外向的學生更容易對交際行為產(chǎn)生恐懼和焦慮感。因為外語非母語,學生的外語水平不夠好,容易不理解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就會容易產(chǎn)生不安。
考試焦慮則是對自己沒有準備好考試或者對考試結(jié)果的一種恐懼。很多學生在考試前會感到十分焦慮,他們以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考試,擔心考試太難,拿不到一個很好的分數(shù)。但實際上焦慮往往產(chǎn)生于所焦慮的事情所產(chǎn)生的后果,考試本身分數(shù)的高低并不是件有意義的事情,但有了及格線的設置以及考試排名,從而導致的父母的責罵或者教師苦口婆心的約談,或者說擔心同學們的嘲諷,才是真正讓他們焦慮的事情。
對于學生考試焦慮的情況,教師可以讓他們明白適度的焦慮可以激發(fā)學習動機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過度的焦慮不僅不會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反倒會使其學習成績下降。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焦慮究竟來源于哪里,自己是否真的是為考試而焦慮。如果是為其他的事情而感到焦慮,那得思考是不是值得以及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改善現(xiàn)狀。
有時候教師看似簡單的一句批評,可能在學生看來卻是非常可怕的、足以讓其失去信心的重話。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表揚學生,在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可以選擇重復一遍正確答案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直接說你是錯的,或者讓其他學生來糾正其錯誤。這樣不僅可以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避免學生自尊心受損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創(chuàng)傷。尤其對于內(nèi)向的學生而言,他們其實不是很喜歡被教師叫到回答問題。很多教師覺得上課應該叫那些內(nèi)向?qū)W生,這樣可以顯得他們沒有被忽略,其實這類學生更多的情況下是希望教師課后能夠更加關(guān)心自己。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對那些比較內(nèi)向、不怎么放得開的學生進行提問,并且提問時應該盡量選擇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否則答不上問題或者答錯問題都容易使其敏感的內(nèi)心蒙上一層陰影。
教師在班隊課或者心理課上可以進行外語沙龍或者團輔活動,拉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這樣不僅有利于班級總體氛圍的活躍,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還能夠緩解學生在外語交流上的緊張感,使學生更容易將外語脫口而出,更勇敢地向周圍人說出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困擾,如對于學習的焦慮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