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
摘 ?要:隨著新課標落實程度的加深,小學科學教學也逐漸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在新時代,人們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不光要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以表明自己應試學科的知識掌握得足夠扎實、解題能力足夠優(yōu)秀,還要通過科學學科的學習來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思維,養(yǎng)成正確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眾多小學科學的教學方法中,探究式學習是一種比較常見、高效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標推行之后,這種方法的應用更加普及,因為它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尋找問題解決方法的思維,對學生的成長大有好處。本文針對小學科學探究式學習的教學實踐方法展開分析,希望對廣大小學科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探究式學習;實踐
引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小學科學的教學成果不夠理想,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都需要緊跟教師的節(jié)奏,并不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也不能通過自主探索、研究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久而久之,小學科學這一學科的課堂教學就顯得比較刻板、沉悶,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容易影響學生對科學這一學科學習興趣的生成。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們通過創(chuàng)新和實踐,讓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不僅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愉悅。
一、教師首先應當轉(zhuǎn)變思想,提高對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重視
探究式教學方法雖然經(jīng)過近幾年的實踐,被證明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更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小學生通常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比較被動,課堂上使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大都還需要教師來進行組織和安排。所以,要想讓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在科學課堂上得到更好的應用,教師首先應當完善自己的思想,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應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加快速地獲得提高。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多加學習,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并真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應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過程中,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以此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獲得實際的進步。比如,在進行某一項科學小實驗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對于那些對實驗掌握程度較高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如怎樣對實驗過程進行完善,如果更換了實驗條件會產(chǎn)生怎樣不同的結(jié)果等。而對于那些掌握程度不是特別良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他們探究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如實驗的原理是什么、實驗能夠證明什么等。
二、通過科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在心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他們對外界事物的好奇仍然比較強烈,好奇心對他們的行為影響較大,興趣對他們能否長時間進行學習也會產(chǎn)生非常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選擇科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探究式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自主尋找最初對某一規(guī)律或者某一現(xiàn)象進行研究的人,然后將他或她的故事在課堂上分享出來。這樣,學生為了能夠讓分享的過程更加精彩,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對資料進行更加全面的搜集。在進行科學學科的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氣氛上進行把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沉浸式的體驗,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形成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一個科學發(fā)明的小故事,讓學生感受科學家們在研究過程中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的曲折,克服了怎樣的困難,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專注在課堂學習中,還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研究是一條艱辛的道路,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耐心,掌握足夠的科學知識,才能獲得最終的成果。
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探究式學習方法的應用同樣重要。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長時間應用同一種學習方法會讓學生的體驗變得越來越差,甚至會產(chǎn)生走神、溜號等現(xiàn)象,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生的自控力不足,教師更應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以便豐富學習體驗,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展示一些科學視頻,如關于太空研究的視頻。在針對不同的科學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不同的視頻,通常會對學生形成非常強烈的吸引,讓學生更加專注在課堂學習中,更好地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對科學問題進行探究。
結(jié)束語:
小學科學在新課標推行之后,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尤其新課標要求學生不光要掌握足夠的科學知識,還要形成一定的科學觀念,進而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推動作用。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當積極利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激發(fā)。
參考文獻:
[1]劉楚晨. 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85-186.
[2]朱阿娜. 小學科學探究性實驗設計的誤區(qū)與對策[J]. 教學與管理,2015(11):49-51.
[3]曾清. 淺談小學科學課的探究式學習[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