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曉慧,郭 蕊
(1.安徽大學 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公共事務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7)
高校社團被稱為大學校園的第二課堂,參與社團幾乎成為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一項覆蓋北京15所高校的首都大學生成長跟蹤調查顯示,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90%以上,平均每位大學生參與社團2.5個,每周用于社團活動的時間3.7小時。[1]但是,與高校社團蓬勃發(fā)展,社團會員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學生社團滿意度卻不盡人意,有研究發(fā)現(xiàn),僅有67.3%的大學生受訪者對社團經(jīng)歷持滿意態(tài)度,且非常滿意的比例也僅有14.6%。[2]從后果來看,大學生社團滿意度低下,使得大學生對社團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僅導致社團生活淪為擺設或走過場,而且中途退團和離職現(xiàn)象大量存在,嚴重影響了高校社團育人功能的發(fā)揮,成為社團發(fā)展的重要障礙。[3]
根據(jù)學生投入理論,在高等教育領域,無論是課堂學習、校園活動還是參與學生組織,學生投入越多,越能在教育活動中形成積極的認知和情感體驗。[4]作為會員型組織,大學生對社團生活的體驗與滿意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生對社團的投入水平,當大學生對社團生活投入的“數(shù)量”越多,“質量”越高,其獲得的產(chǎn)出和滿意度也越高。此外,學生投入理論還強調教育環(huán)境氛圍的重要性,認為相比于控制性環(huán)境,那些提供自主支持的環(huán)境可以給予個體更多的心理滿足,產(chǎn)生更多的積極結果。[5]但是現(xiàn)實中,高校學生社團的官僚化傾向卻十分突出,如社團成員設置級別,論資排輩,普通成員沒有發(fā)言權,提出意見不被采納等等,這不僅嚴重背離高校社團自治與服務理念,也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fā)揮,成為影響大學生社團效用的重要因素。
長期以來,有關大學生社團組織的研究側重于社團的功能類型、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靜態(tài)視角,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大學生作為社團主體的能動性與滿意度。基于此,從大學生主體視角出發(fā),對大學生社團投入與社團滿意度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不僅有助于從微觀個體角度增進對大學生社團生活與社團體驗的關注和了解,也為進一步提出我國高校社團建設的發(fā)展建議提供了實證證據(jù)。
根據(jù)學生投入理論,大學生投入不僅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也是解釋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變量。[6]當學生將時間和精力越多的投入到教育目的的活動時,他們越可以期望在整個大學期間獲得認知和情感上的收益。在早期研究中,學生投入主要用于解釋學業(yè)收獲,有關學生投入的測量也僅僅使用簡單的時間數(shù)量指標,如心理學家Tyler將“學生投入”界定為“任務時間(Time On Task)”,研究學生花費多少時間用于他們的學業(yè),以及投入的時間對其任務完成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后,Pace用“學生努力的質量”來描述“投入”,并研發(fā)了大學生就讀經(jīng)驗問卷,該問卷用來測量“努力質量”,識別有助于學生學習和個人發(fā)展的相關活動。[7]1985年,Astin首次系統(tǒng)闡述學生投入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傾注的質和量與其獲得的收獲和能力發(fā)展有直接關系,Astin同時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僅只是課堂的教學過程,還包括課外的以教育為目的的所有教學活動,投入包括數(shù)量和質量,投入的越多,學生的發(fā)展和滿意度就越高。[8]
社團組織是高校推行課外教育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也是自身有目的接受教育的重要方式。從性質上來看,作為一種具有高度自愿性和結構松散型的自治組織,高校學生社團的約束性較弱,成員自主性強,流動性大,[9]因此社團成員對社團活動、社團生活的一系列結果變量都主要取決于大學生對社團的參與和投入程度。首先,從投入時間來看,當大學生在社團生活中花費的時間越多,就越能獲得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以及與社團成員、老師更多的交流和互動,從而也越可能與社團構建密切的關系,形成對社團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提升對社團經(jīng)歷、社團生活的滿意感。但是也有觀點指出,社團參與質量才是影響社團滿意度的關鍵因素,只有高質量的社團活動才能增加大學生個體的成功體驗,進而提升滿意度。[3]
社團收獲是指大學生參與社團后為自己帶來能力提升、知識增長、人際關系改善等一系列內容的感受。預期獲得社團收獲是學生參與社團的重要原因,也是社團功能和價值的最終實現(xiàn)。早在20世紀末期,研究者們就已經(jīng)開始探索高校學生組織的積極價值,如Nadler(1997)最早提供了一個有關學生會員參與社團、俱樂部等學生組織的“收益”清單,包括社會和領導力技能,改善教育動機,提高生活和職業(yè)規(guī)劃技能,提高自信心等。[10]
在社團投入影響社團滿意度的過程中,社團收獲扮演著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方面,社團收獲是影響社團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據(jù)工商組織領域的顧客滿意度指數(shù)研究,顧客滿意是由顧客認為所獲得的價值大小決定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于其對物品或服務的質量與價值的感知。[11]對于社團參與而言,大學生作為會員參與社團組織的活動或接受社團提供的服務,得到某項服務后對質量水平、獲得的價值感知同樣是影響其社團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一項實證研究中,馮浩等(2015)用“質量感知”來測量大學生社團收獲,包括大學生對自己在社團中得到的物質獎勵、實際擴大人際圈、豐富大學生活、實際獲得展現(xiàn)自我機會多少的程度,并驗證了大學生社團質量感知對大學生社團滿意度的積極影響。[12]
另一方面,學生投入也影響著社團收獲。從量上來看,時間是大學生最寶貴的資源,而且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當大學生把越多的時間花費到社團活動中去,就意味著越可以在社團中獲得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促進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互動,從而在社團經(jīng)歷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和進步。但是也有觀點認為,大學生社團參與并不必然帶來積極結果,因為社團成員可能在社團組織中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卻沒有實質性參與社團活動,只有當社團成員能夠較深度的而不是淺層次的、較實質性的而不是虛泛的參與到社團組織及相關活動中時,社團參與才能真正有所收獲。[3]
根據(jù)學生投入理論提出的投入-環(huán)境-產(chǎn)出(I-E-O)模型,高等教育的“輸出”除了受學生投入的“輸入”因素影響外,“環(huán)境”也是重要的影響變量,組織環(huán)境反映了個體所存在的“生活空間”的特點,深刻影響著個體的心理和行為。[13]特別是相比于客觀環(huán)境,主觀情境感知更為重要,因為人們通過情境意識過程來理解客觀環(huán)境,并由此形成當事人與整體情境互動時的心理體驗,這種主觀情境構成了決定個體知覺和行為的內在動力。[14]在教育領域,個體在入學時也總是首先進入特定的組織環(huán)境或場域,并形成對特定組織環(huán)境氛圍的看法,這些心理的經(jīng)驗構成了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主觀情境因素,影響著個體的教育過程、教育收獲與教育滿意度。[15]
腐敗危及和破壞法律的權威性和有效實施,又破壞我國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它不僅僅是官員濫用職權的問題,還包括各個層面為謀取私利而濫用職權的行為。反腐倡廉,即反對腐敗,倡導廉政。要廉政就必須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國共產(chǎn)黨歷來堅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經(jīng)濟體制轉換的改革開放的時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
當前,推動教育民主化是高校改革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它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平等、公正的教育權利,保證高等學校自由、民主、包容的教育氛圍。[16]高校社團組織作為自組織性質的學生組織,推行民主化更是實現(xiàn)社團自治的基本條件,一個高民主化的社團意味著自由、平等、包容的社團文化以及友善協(xié)作、相互尊重、廣泛參與的運作機制,[17]不僅可以確保社團成員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在社團組織中自由的發(fā)表意見,而且有利于社團成員之間結成相互尊重、樂于分享、平等交流的積極關系,提高對社團生活的滿意感。
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不僅直接影響社團滿意度,還可以正向調節(jié)社團收獲與社團滿意度的關系。一般而言,對于高民主化社團氛圍感知的成員來說,會更加自發(fā)自愿的參與社團活動,也更可能在包容自由、機會平等、廣泛交流合作的社團組織中增加社團收獲,進而對社團滿意度起到正向促進效用。相反,當社團成員認為社團官僚化、等級化嚴重時,這種低民主化社團氛圍感知將會顯著減少自我對社團的投入,降低社團收獲感并削弱社團滿意度。
基于以上分析,構建如圖1所示的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檢驗當代大學生的社團投入(區(qū)分社團投入時間、社團參與質量)如何影響社團滿意度,同時考察社團收獲的中介作用與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的調節(jié)作用。
圖1 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示意圖
數(shù)據(jù)來自于對安徽省6所高校開展的問卷調查,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安徽建筑大學、合肥學院、合肥師范學院。調查對象為在校各年級本科生。在問卷數(shù)量上,每所學校發(fā)放問卷200份,共發(fā)放問卷1200份,回收問卷1184份,其中,有效問卷1146份,回收率為98.7%,有效率為96.8%。
因變量為“社團滿意度”,參考員工滿意度的測量思路,使用以下三個測量題目:“總體來看,我對自己參與社團的經(jīng)歷感到滿意”、“總體來看,參與社團達到或超過我對社團的預期”、“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還會加入這個社團”,選項為5點李克特計分法,三個問題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為0.886,信度較高;KMO值為0.742,Bartlett球形檢驗小于0.000,提取一個公因子解釋總方差81.457%(大于50%),效度較高。
自變量有兩個:社團投入時間和社團參與質量。(1)社團投入時間,測量題目為:“您平均每周投入和花費在社團組織的時間是多少?”,受訪者有五個選項作答:2小時及以內;2-5小時;5-8小時;8-13小時;13小時及以上,分別表示為數(shù)值1、2、3、4、5。(2)社團參與質量,測量題目為:“我經(jīng)常參與社團活動的策劃和組織”、“我經(jīng)常與社團其他成員聯(lián)系互動”、“我在社團中發(fā)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選項為5點李克特計分法,三個問題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為0.890,信度較高;KMO值為0.732,Bartlett球形檢驗小于0.000,提取一個公因子解釋總方差82.126%(大于50%),效度較高。
中介變量為社團收獲,測量題目為:“通過參與社團,我的綜合能力得到訓練與提升”、“通過參與社團,我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和眼界”、“通過參與社團,我結交了很多朋友”,選項為5點李克特計分法,三個問題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為0.875,信度較高;KMO值為0.726,Bartlett球形檢驗小于0.000,提取一個公因子解釋總方差80.189%(大于50%),效度較高。
此外,還引入三個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為控制變量,分別是性別、戶籍、高/低年級。
根據(jù)溫忠麟等人(2014)提出的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檢驗程序,使用由Preacher和Hayes編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2.1進行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檢驗,顯著性檢驗使用Bootstrap區(qū)間估計,通過觀察95%置信區(qū)間上限、下限不包含0進行顯著性判斷。
首先,檢驗社團投入、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直接影響效應。根據(jù)表1的統(tǒng)計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1)性別、戶籍、年級三個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對大學生社團滿意度的影響均不顯著;(2)社團投入時間、社團參與質量對社團滿意度的直接效應顯著,其中,社團投入時間的直接影響效應系數(shù)為0.042,P值<0.05,95%置信區(qū)間[0.0057,0.0784]不包含0,社團參與質量的直接影響效應系數(shù)為0.1291,P值<0.05,95%置信區(qū)間[0.0816,0.1766]不包含0,這表明大學生對社團組織的投入時間、參與質量均可以直接正向影響其社團滿意度評價。(3)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影響效應也得到驗證,影響效應系數(shù)為0.174,P值<0.05,95%置信區(qū)間[0.0166,0.3313]不包含0,這表明社團收獲是顯著影響大學生社團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表1 社團投入、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直接影響效應檢驗
其次,對社團收獲在社團投入影響社團滿意度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表2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三個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性別、戶籍、高/低年級)對社團收獲的影響均不顯著,但是兩個社團投入變量均有顯著影響,其中,社團投入時間的效應系數(shù)為0.045,95%置信區(qū)間[0.0005,0.0895]不包含0,社團參與質量的效應系數(shù)為0.4231,95%的置信區(qū)間[0.3711,0.4752]不包含0。同時由于模型1已經(jīng)驗證了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積極影響,這表明社團投入時間、社團參與質量均可以通過社團收獲間接影響社團滿意度,社團收獲的中介效用得以成立。
另外,依據(jù)社團投入影響社團收獲和社團收獲影響社團滿意度間的兩個直接效應系數(shù),可以進一步計算社團投入時間、社團參與質量通過社團收獲間接影響社團滿意度的效應系數(shù)分別為:0.008,0.074。同時,由于模型已經(jīng)驗證大學生對社團組織的投入時間、參與質量對社團滿意度的直接影響效應同時存在,因此,社團收獲對社團投入影響社團滿意度的中介效應為部分中介。
表2 社團投入對社團收獲的直接影響效應檢驗
最后,對社團成員民主化氛圍感知調節(jié)社團收獲與社團滿意度的關系進行檢驗。根據(jù)模型1的檢驗結果,構建的調節(jié)交互項社團收獲*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對社團滿意度的影響達到了顯著性水平(效應系數(shù)為0.0428,P<0.05,95%置信區(qū)間[0.0021,0.0834]不包含0),這意味著社團收獲和社團滿意度之間關系受到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的正向調節(jié)效應顯著,即成員的民主化感知越高,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正向影響越大。
為進一步分析高、低民主化氛圍感知對社團收獲中介效應的調節(jié)作用,表3匯總了社團投入時間、社團參與質量在高、低兩個民主化氛圍感知條件下的間接影響效應以及簡單斜率檢驗(Simple Slope Test)結果??梢园l(fā)現(xiàn):(1)對于社團投入時間,在低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條件下,其通過社團收獲影響社團滿意度的正向影響顯著(simple slope=0.0138,95%置信區(qū)間[0.0008,0.0284]不包含0);在高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條件下,其通過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中介效應依舊顯著,且正向影響增強(simple slope從0.0138增強為0.0167)。(2)對于社團參與質量而言,低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條件下,其通過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正向影響效應顯著(simple slope=0.1297,95%置信區(qū)間[0.0940,0.1778]不包含0);高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條件下,社團參與質量通過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影響依舊顯著,且正向影響效應增強(simple slope從0.1297變?yōu)?.1569)??傮w上,大學生社團投入時間、參與質量通過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間接影響均隨著民主化氛圍感知由低到高而顯著增強,故此有調節(jié)的中介效應得到驗證。
表3 高、低社團民主化感知條件下社團投入通過社團收獲影響社團滿意度的間接效應
在教育活動中,普遍、廣泛的參與歷來被視為提升學生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社團組織作為高校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主要載體,其自愿性、自治性、非政治性使其對成員的約束力相對較弱,因此大學生社團體驗的滿意度尤其離不開作為主體的大學生對社團生活的積極參與。當大學生投入到社團的時間和精力越多,與社團成員互動頻繁,對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越強烈,其對社團經(jīng)歷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就越好。
對安徽省六所高校學生的調查與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社團投入時間、社團參與質量確實顯著正向影響大學生的社團滿意度,學生投入在社團組織活動中的重要性得到充分驗證。同時,社團收獲的中介作用也不容忽視,這表明高校學生社團的功能和價值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個體的成長與收獲上,能否從社團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提升等是大學生社團滿意度評價的關鍵因素。最后,社團民主化氛圍感知的調節(jié)效應得到驗證,證實了社團民主化感知正向調節(jié)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積極影響,這意味著從組織環(huán)境的角度,推動社團組織的民主文化建設,提升社團成員的民主化氛圍感知,將顯著促進社團收獲對社團滿意度的積極影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前,我國高校社團建設如火如荼,但是作為參與主體的大學生社團投入?yún)s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大學生社團參與不足、質量不高已經(jīng)成為制約社團功能發(fā)揮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障礙[18]。提升大學生社團投入的數(shù)量和質量,促進大學生社團參與的積極性與持續(xù)性,成為推動以會員為中心的大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舉措。基于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從以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第一,優(yōu)化大學生社團參與動機,從內因上提升大學生社團投入的本源動力。很多大學生參與社團缺乏動機或者動機不純,如盲目跟風隨大流,為了獲得加分評優(yōu)等,這都從根本上影響大學生加入社團后的后續(xù)行為與活動。事實上,只有大學生正確認識社團參與的價值,并選擇自身感興趣的社團組織,才會真正投入時間和精力,積極參與到社團生活中去,從而形成高質量的參與行為。因此,高校社團應該重視每年社團成員“納新”的時機,加強社團宣講,開展優(yōu)秀社團、特色社團推介活動,組織經(jīng)驗豐富的學長進行社團選擇咨詢建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團參與動機,選擇那些真正感興趣、適合自己并愿意投身進入的社團組織。
第二,促進大學生社團投入的數(shù)量、質量與情感認同。從學生投入理論的發(fā)展來看,學生投入經(jīng)歷了一個從只注重量到質、量并重,從單一維度向多元維度過渡的過程。[19]促進大學生的社團投入,首先要增加大學生對社團活動的投入時間,在信息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學生更容易被虛擬世界吸引,大量寶貴的課外時間被虛度消耗,高校應當引導學生更多參與現(xiàn)實的社團組織,并在社團活動中鍛煉、提升自己;其次,提升大學生社團參與的質量,鼓勵大學生深層次參與社團組織,不斷提升大學生社團參與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現(xiàn)從跑腿、復印、布置場地等低層次參與向組織、策劃、協(xié)調等高層次參與轉變;最后,促進大學生對社團的情感投入,情感投入表現(xiàn)為對作為社團組織成員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社團要重視團隊文化建設,加強成員互動交流,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不斷提高大學生對社團的情感投入和價值認同,增進對社團的積極體驗。
第三,開展高質量的社團活動,增加大學生社團收獲。社團活動是社團發(fā)展的基礎,高質量的社團活動是促進大學生收獲的重要前提。相比于專業(yè)知識學習與社會實習實踐,社團活動對于提升大學生的自我認知、人際交往、溝通表達、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和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但是長期以來,高校社團要么缺乏創(chuàng)新,活動主題和內容多年一成不變,要么過于迎合大眾口味,片面追求趣味、娛樂和新潮,嚴重制約了社團教育功能的發(fā)揮。事實上,社團活動不僅要有廣泛的參與基礎,更要確保社團功能和價值的實現(xiàn)。當前,應當從提升社團活動的質量、層次和吸引力入手,充分挖掘社團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設計更多富于知識性、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的社團活動,改善社團活動的效率和品質,不斷增加大學生的社團獲得感與滿意感。
第四,構建民主、自由、平等、包容的社團文化。學生社團更多依靠軟性的自我規(guī)范與自我管理,因此營造什么樣的社團文化氛圍十分重要。事實證明,社團內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氛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組織文化,并促進成員的廣泛交流與相互信任,從而也會更愿意融入社團和參加社團活動。[20]當前,高校社團“官僚化”問題頻頻曝光,社團民主化發(fā)展亟待推進。一方面,從思想認識上,高校社團應該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全面淡化等級色彩,將社團更多的作為學生自我治理的分工與合作平臺,充分認識到民主化建設對于社團發(fā)展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從社團日常管理運行來看,社團管理者也要平等對待每一位社團成員,以人為本,鼓勵社團成員表達交流不同的意見看法,構建自由、包容的社團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