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泉 易研
足球拓展課程是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有力補充,是結合學生興趣和需要,在校園廣泛開展的以足球為特色的拓展性課程。近年來,隨著校園足球的普及推廣,參與足球拓展課程的學生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課程內容設置不符合足球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前后內容沒有緊密聯(lián)系,不同能力的學生在練習時沒有區(qū)別對待,等等。針對這些現(xiàn)象,筆者對小學階段國家和地方足球課程內容進行豐富與整合,圍繞各水平段的學習要求,以“強化基本技術、發(fā)展專項體能、合理運用技術”為拓展目標,形成各水平段的“足球進階手冊”,并以此為載體,簡單、直觀、便捷地讓所有學生在課中、課外都能夠隨時隨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目標。
一、“足球進階手冊”的操作方法
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習過程中按照《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劃分為水平一(一、二年級)、水平二( 三、四年級)、水平三(五、六年級)三個水平段,從“足球技術、足球能力和專項素質”三個維度,球性、運控、傳接、射門、專項素質五個方面圍繞豐富基本技術、發(fā)展專項體能、合理運用技術進階提升,各個水平段側重不同,如果進階成功,則可以獲得初級“小球童”、中級“小球員”、高級“小球星”的進階稱號(圖1)。
二、“足球進階手冊”的內容與評價
根據(jù)筆者所在學校足球拓展課程的目標、內容,“足球進階手冊”以三個水平段進行縱向進階分類,在實際應用中具體以球性、運控、傳接、射門、專項素質五個方面來進行橫向進階評價,評價方法上絕大部分內容都有量化指標,教師操作起來簡單,學生學習起來目標性強,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
1.水平一
學生的“足球進階手冊”(水平一)內容包括學生對技術的認知和掌握的評定,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掌握有關技術的熟練程度,如,踩球能踩幾個,直線運球能運幾米。該階段內容的設置比較符合7~8歲學生的能力。針對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選取最簡單易操作的教學內容來提升學生的練習興趣,通過一定時間的持續(xù)學習后,基本能夠進行簡單的足球比賽(見表1)。
水平一是小學的開始階段,大部分學生對足球的認知基本為零,因此在設計上以培養(yǎng)興趣、了解和初步掌握簡單的足球運控球、傳球技術,提升靈敏性和速度為主。進階評價的形式采用個數(shù)與時間來量化操作,簡單明了。
2.水平二
通過水平一的基礎學習后,水平二學生的“足球進階手冊”內容除了包括持續(xù)加強和掌握技術認知外,還適度增加了初級的技能練習,要求學生能夠在簡單的移動中完成有球練習,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用,比如顛球能顛幾個、移動傳球能夠傳幾次、運控球的節(jié)奏是否合理協(xié)調(表2)。
水平二是小學的中期階段,通過水平一的簡單訓練,學生有了基本的足球認知,在設計上應逐漸過渡到一般技術、專項素質,具備簡單的足球意識。以2人一組的傳接球為例,水平一就是機械的原地2人面對面?zhèn)鹘?,要求更多的是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球運行的方向、力量、時機相對固定,而在水平二2人一組傳接球練習中則增加了對球的方向的預判以確定傳球方向,對兩人之間距離的預判以確定傳球力量,對隊友是否做好接球準備的判斷以確定傳球時機。初步滲透足球項目個人與團隊的合作關系,如,3人一組傳接球中,水平一中發(fā)展隊員定點定向傳接球能力,而在水平二中則發(fā)展隊員之間相互穿插跑動后的傳接球能力。
3.水平三
水平三學生的“足球進階手冊”除了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技術的認知和技術掌握外,逐步增加技能運用練習,要求學生能夠在簡單的戰(zhàn)術場景中完成有球練習,進行合理運用,如,能用幾個部位顛球、有對抗的情況下能夠傳球幾次、有防守情況下的射門成功率如何(見表3)。
水平三是小學階段的后期,在設計上應逐漸過渡到串聯(lián)技術(如,晃動+假動作+啟動)、專項技術(如,突破射門、搶點射門、定位球射門)、專項素質(如,無球擺脫、卡位、合理沖撞),足球意識得到強化,從有意識、弱對抗的技術過渡到在比賽中的運用,通過接近實戰(zhàn)場景的強對抗練習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的能力。
三、“足球進階手冊”的實踐成果
在對學生進行總體評價的時候,根據(jù)水平段的不同,所側重的方面也不一樣,在水平一階段,更側重于學生足球興趣的提升、技術的掌握和身體基本素質的發(fā)展,技術、體能、運用的占比為40%、40%、20%;在水平二階段,更側重于學生技術的繼續(xù)掌握和簡單比賽能力的發(fā)展,技術、體能、運用的占比為40%、30%、30%;在水平三階段,更側重于學生技術的進一步掌握和一般比賽能力的提高,技術、體能、運用的占比為40%、20%、40%。通過這樣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讓參加足球拓展課程的學生能夠掌握足球技術、提升比賽能力、增強身體素質,為孩子終身體育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自“足球進階手冊”推廣實踐以來,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構建了小學階段足球拓展課程的評價體系,教師能實時了解每名學生的練習效果,準確跟蹤學生的練習情況,較好地解決了教師教學目標不明、評價手段單一煩瑣的問題,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能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進階目標。學生在進階過程中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從單一的個人進階過渡到多人的團隊共同進階,既能形成自評、互評,又能得到教師的發(fā)展性評價。不同能力的學生有不同的努力方向,都能夠找到符合自身條件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既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能關注個別差異。在小學6年的足球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能進一步理解小學階段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能明確各水平段應該教授的內容,同樣的內容教到什么程度,也能夠從多個維度指導學生在不同水平段的學習,更加合理、客觀地評價每一名學生,建構一整套評價體系,從而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