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芝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格力學校,廣東珠海 519000)
低年級的學生是一群既可愛又懵懂的小精靈,讓人又愛又惱。他們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不明白課堂要求。話匣子關不住,小屁股像長了尾巴坐不穩(wěn),手中總有寶貝似的動個不停,這讓教師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改變此狀,教師使出渾身解數,有的絞盡腦汁制作各種教具,有的買各樣小禮物,有的把聲音提高八度,有的裝著一副非常嚴肅的樣子……教師用心至極,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他們不會滿足一成不變的教具、禮物。為了滿足學生的欲望,教師必須得絞盡腦汁,花大量的時間,備課時間就此被擠掉。更何況,這些方法容易滋養(yǎng)學生對物質的需求。教師們每天板著臉、扯著嗓子高聲喊,不僅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還會嚴重影響教師自己的身體健康。
《正面管教》中提道:教師實行的是以獎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控制學生。然而,研究表明,除非教給學生社會和情感技能,否則他們學習起來就會很困難[1]。低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溝通理解能力,如果和他們商量要做的事情是正當的、合理的、他們能夠接受的,就會嘗試去做。為了讓學生愿意學、快樂學,我們采取了一種融洽的教學方式,就是和學生進行課堂約定。將課堂中各種枯燥的常規(guī)教學巧妙地融入有趣的口令、手勢的指令中,學生從中自然明白課堂中音量、坐姿、提問、求關注等要求。在實踐中,我們感受到了課堂約定的妙處。
許多人誤解,要有好的課堂紀律,教師必須使用“獅吼功”,這導致他們錯認為教師就是“兇巴巴”的代名詞。在一年級的招生工作中,筆者遇見了一位很特別的小女孩。我們在審核資料,她坐在媽媽旁邊一聲不吭地注視著我們,若有所思。直至把她的資料審核完畢,好奇的我們微笑著問:“小朋友,你為什么一直看著我們呢?”小女孩一本正經地說:“我看看小學老師究竟兇不兇。”這下我們怔住了,小小年紀的幼兒園畢業(yè)生開始擔憂小學生活,教師居然是讓他們不安的主要原因!可見,人們對教師的誤解有多深。
誤解因不了解而生,成效則可以消除誤解。一年級的課堂與幼兒園大相徑庭,一年級需要學生有更強的自律性??蓪W生還沉浸在以往備受關注、呵護的感覺中,那么如何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小學課堂呢?具有親和力的課堂約定中的教學口令,則是調控課堂的一劑良方。莫道指令鐵無情,小小口令蘊師愛。常用的“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仔細聽”等口令,一個個“小”字無不道出教師慈母般的情懷,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話語如陽光般溫暖,語氣如春風拂面般恬逸?!罢堊谩易谩薄罢埬阏f——我來說”等口令,一個個“請”字體現了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學生不再有強迫感、恐懼感,而是感受到課堂是安全的、舒適的。“一二三——坐端正”“三二一——腰挺直”等口令,一個個數字簡練有趣,就像歡樂的兒歌一樣,學生特別容易接受,情緒能快速安定。當部分口令配上動作時,學生就會感覺到在游戲中,課堂就是他們的樂園。
在一聲聲關愛、尊重、有趣的口令的恰當運用中,師生之情慢慢建立,和諧課堂由此而生。
國有法,鄉(xiāng)有約,家有訓,班有規(guī)。大家都會意識到課堂的高效是建立在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之中,于是通過制定各種常規(guī)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制定常規(guī)固然好,但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未免有些枯燥,難以記憶、難以實施。而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而編成的各種常規(guī)約定,則精練明快、朗朗上口、童趣盎然、指令明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約定雖簡,常規(guī)到位。
我們從課前、課中、課終設計了一系列的課堂約定,并在課堂上讓學生逐一地練習、熟悉。在實操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fā)現這些課堂口令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當上課預備鈴響后,學生雖然身在座位,心仍沉浸在課間活動的快樂中。為了讓學生盡快收心,我們讓學生一邊拍掌一邊讀課堂小約定:開心學,認真聽,仔細看,響亮說,正確讀,用心寫,多思考,樂合作。此時,學生就會知道規(guī)矩,立馬坐端正認真地按教師的要求做。當班上鬧得像個菜市場時,教師就將食指輕放唇間,學生看后就會明白課堂中是不能隨意說話的,立馬嘴巴緊閉,教室頓時靜悄悄。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先用手勢提醒:右手虛拳,豎中、小、無名指。學生立馬明白,個人回答問題時要用三號響亮音量。當準備講重要知識點時,需要學生特別認真傾聽,教師就將右手四指并攏、虎口張開放置右耳旁做傾聽狀。經提醒后,學生就會立即豎起耳朵,注意力高度集中。站有站姿,讀有讀姿。學生將“書本穩(wěn)穩(wěn)手中拿,還要稍稍往外斜”這一口令熟記于心,良好讀姿自然逐漸養(yǎng)成。
各種兒童化的約定經過一定時間的強化后,師生間形成默契,常規(guī)已不是束縛,而是通向高效課堂的捷徑。
美國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驅使學生學習的基本動機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交往動機,另一種是榮譽動機。無論是哪種動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稱贊。所以在課堂中能時刻關注學生,并在恰當之時給予合適的鼓勵,必定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而帶有鼓勵性的約定在課堂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例如,筆者讓學生在“草芽、青蛙、樹葉、雪人、花朵、衣服”六個詞里選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詞語說一句話,描繪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剛開始回答的兩位學生只用上一個詞,而第三位學生用了兩個詞,這是一個突破。為了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新意識及善用聯(lián)想力,筆者號召全班學生雙手做喇叭狀,并滿懷激情地說“你真棒”。這下像施了魔法,學生紛紛舉手表示可以用更多詞,甚至六個詞全用上,學生的積極性將課堂推向了高潮。在表揚約定的激勵下,學生的潛能被激發(fā)了,他們的思維互相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靈動課堂由此而生。
十家鍋灶九不同,各班班情也有所不一。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自編課堂教學約定。只要課堂約定內容簡單易懂、韻律和諧,教學便能較快取得成效。
例如,本班個別學生有個不良習慣,當其他同學在回答問題時他們總愛插嘴。為了提醒他們改正缺點,筆者為他們量身定制了一個課堂口令:“嘴巴嘴巴,閉閉攏;耳朵耳朵,豎起來。”將傾聽是美德這一思想植根在學生心里。
當我們將課堂約定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它就會發(fā)揮最大的效益,此時我們就會發(fā)現原來維持良好課堂紀律、燃起學生上課熱情并不是件特別難的事。當然,教師在平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課堂中就更能得心應手,讓學生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