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娟
【摘 ? ?要】 ?中國自古就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家國情懷,有識之士都對現(xiàn)實政治問題十分關心。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目前我們的學生處于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中,但是卻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于時事政治應有的關心。高中政治學科是與社會時事密切關聯(lián)的學科,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將政治教學與時事巧妙融合,既助推學生對政治新知的理解,更促進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認同。
【關鍵詞】 ?高中政治;時事材料;高效課堂
政治學科是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密切關聯(lián)的學科。筆者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充分認識到了這一問題,將社會時事材料引入到了政治課堂中,組織學生集中討論學生感興趣的事件,并思考因此引發(fā)的各種不同的觀點。將時事和政治學習結合在一起,能強化學生的是非觀念,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一、拉近生活距離,引導觀察鑒別
任何學科都必須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政治課的學習也是這樣,若脫離學生的生活,那么很難讓學生得到切實提高。在高中政治課時,學生常常會面臨一些抽象的概念,我在教學時就會將時事材料引入到教學中,這樣能促使學生觀察并鑒別現(xiàn)實生活,并利用已知的政治知識來加以分析,這樣就能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高效。
在學習“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若直接給學生講述什么是聯(lián)系的觀點,怎樣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問題,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也很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嘗試用時事材料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逐步理解怎樣用聯(lián)系的觀點分析問題。我給學生展示了新聞“NASA:多虧中印,地球比20年前更綠了”,并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地球變綠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回答:“這是因為中國和印度植樹造林產(chǎn)生的結果?!蔽矣忠龑W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來分析該問題:“中國為何要采取植樹造林的做法呢?”“為了保護環(huán)境,避免風沙和霧霾對人們的影響?!蔽矣痔岢鰡栴}:“中國采用了哪些方式植樹造林呢?退耕還林的做法是否起到了作用呢?中央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環(huán)境保護起到了什么影響呢?”在這諸多問題的輔助下,學生認識到,地球變綠和政治、經(jīng)濟、科技發(fā)展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關系,因此要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問題。
我將教材作為媒介,將時事熱點作為載體,這樣能讓學生加深印象,能將時事轉化為促進學生觀察和思考的有效調(diào)劑品。在時事的引導下,學生會更積極地投入思考,更有效地掌握相關的政治知識。
二、凸顯學科價值,學會為人處世
政治學科的價值在于對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影響,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更好地為人處世,教學的重點在于影響人,塑造人。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的重要性,將時事引入到政治教學中,讓學生思考自己處在這樣的處境下會怎樣做,這樣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促使學生形成崇高的思想品質,進而體現(xiàn)出政治學科的價值所在。
“政治生活,自覺參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促使學生關心社會和國家大事,讓學生提升社會責任感。我在教學中先用一個時事新聞引導學生思考:“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3月9日兩會早新聞:人代會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政協(xié)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為何全國人民都十分關心人代會的情況呢?你是怎樣看待政治生活的呢?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覺得自己要怎樣參與到政治生活中呢?”在學生參與分析時事新聞后,我還組織學生參與到模仿實踐活動,學生嘗試模仿參與社會公共管理工作,參與到模擬聽證會等活動中,思考自己以后應該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參與到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活動中。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逐步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其理性思維雖然得到了發(fā)展,但是卻不夠完善。我將時事材料引入到教學中,先用具體例子引發(fā)學生興趣,再引導學生思考辨析,讓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發(fā)展,逐步形成國家意識。
三、塑造人文品格,撥正價值觀念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促使學生塑造人文品格,讓學生的價值觀念逐步端正起來。我在教學中嘗試引入了各種時事材料,引導學生圍繞其中的不文明現(xiàn)象進行思考,讓學生逐步端正自己的價值觀。
在指導學生學習“價值與價值觀”的時候,我鼓勵學生思考什么才是正確的價值觀。我鼓勵學生找出社會上的不良現(xiàn)象,并說說要怎樣正視這些問題。我給學生展示了時事新聞:“鄭委員:明星逃稅是缺乏公民意識的表現(xiàn)”,并鼓勵學生展開思考:“鄭委員為何將逃稅這個問題上升到了缺乏公民意識的高度上,你覺得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應該做什么呢?為了個人的私利而逃避稅收,為什么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行為呢?”學生針對這則時事新聞展開分析,充分認識到了繳稅納稅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做的事情,一些明星追求過度的物質享受,但是卻忽略了公民應盡的義務,這個問題是十分值得反思的。
我在教學中還常常會針對學生中間存在的不文明現(xiàn)象進行引導,鼓勵學生思考不文明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樣學生就會認識到,自己要回報社會,成為有用的人,對學生的人格塑造能起到積極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筆者積極引入了時事材料,嘗試用這些時事材料推動學生思考,讓學生逐步形成終身受用的思想。這不僅極大地引發(fā)了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認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展現(xiàn)出政治課堂的時代性,讓政治知識的傳播變得更為靈動,讓政治學科更富有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