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斌 陳靜
摘 ?要:隨著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高校體育的課堂效率以及學生的鍛煉行為和習慣越來越被人所重視。其中,體育課是大學生可以得到教師正確指導,進行戶外運動的最主要的學習形式,也是影響學生課后鍛煉和身體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有效提高高校體育課堂的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個性鮮明,思想獨立,在此基礎上,高校分層體育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本文通過對高校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分析高校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并通過提出優(yōu)化策略,希望可以對提升高校體育課堂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體育 ?分層教學模式 ?優(yōu)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b)-0147-04
Abstract: With the declin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level year by year,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s and habits. Among them,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learning 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the correct guidance from teachers and carry out outdoor sport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k that affects students' after-school exercise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independent though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hierarchic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emerg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ified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ified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hoping to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越來越被重視,尤其在體育課上,這種差異更加明顯。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及對于體育的認知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分層教學模式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但就目前眾多的研究資料表明,這種教學模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分層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法,以期為高校體育課堂的良好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1 ?分層教學模式的概念及重要意義
1.1 分層教學模式的概念
分層教學模式是指基于學生之間普遍存在的差異性,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學生群體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評價手段的教學模式,力求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最佳發(fā)展。
1.2 分層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1.2.1 消除能力歧視,保護學生自尊心
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方面結合課的要求進行科學分層,每個層次上的學生基本能力相似,學習目標相同,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學生之間的能力歧視,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之前由于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參差不齊,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自卑情緒,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容易產(chǎn)生自滿情緒,長此以往,不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班級內部的凝聚力。
1.2.2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在高校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當中分別做到區(qū)別對待,使得每個層次內的學生都有一個或幾個通過練習可以達到的目標,這樣在每個學生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以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分層教學模式打破了之前“一刀切”的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和幸福感,對于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1.2.3 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課堂由教師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授,最后根據(jù)統(tǒng)一的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導致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得很輕松,對于體育課充滿輕視態(tài)度,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這直接影響到了“終身體育”理念。分層教學模式強調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側重于不同層次學生對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掌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2.4 有利于內部競爭機制
分層教學模式的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課的要求來進行合理分組,每個組的學生在不斷完成目標后可以實現(xiàn)跨越組別,向要求更高、更難的那組發(fā)展努力,教師要起到調動的作用,鼓勵學生形成互幫互助互趕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逐漸形成樂于學習、樂于鍛煉的態(tài)度,為終身學習和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 ?分層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2.1 分組不當導致適得其反
整個分層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分層。但是在教師分組時,客觀和主觀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分組的準確性。教師大多還是依據(jù)學生的運動能力、學習能力與身體素質等方面進行分層教學,分組依據(jù)較單一且主觀性較強,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和態(tài)度,這樣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2.2 分組固定化
現(xiàn)階段的高校分層教學模式的分組較為固定,學生長期處于固定的組別,缺少教師的調動以及與其他組別的互動,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長此以往會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生心理的負面影響。同時固定的分組形式,會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很難會和其他同學產(chǎn)生合作行為,最終也會影響到合作意識的發(fā)展,這樣也不利于學生社會化的發(fā)展。
2.3 評價不科學
合理的評價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就目前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來講,依舊是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和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審核,這無疑是否定了分層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所在,無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個性的發(fā)展,間接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并且評價的標準也很單一,忽視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
2.4 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分層教學模式作為一種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評價手段等方面對于教師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正確地分組,然后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進行分層次的評價等,這些都是擺在高校體育教師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不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好,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和看法,高校體育教師還需要加強教研和實踐能力。
3 ?優(yōu)化策略
3.1 隱性分組
在分組時,教師要做到避免給學生貼標簽,深入了解了每個學生的情況后,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shù)即可。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語言、肢體上不可表現(xiàn)出任何否定意味,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對于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做到不漏聲色,在練習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內容,消除學生內心的疑惑和敏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3.2 動態(tài)分組
在分層教學模式當中,每個組別的學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實施“動態(tài)分組”。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針對班內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并且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與輔導,最終進行不同的教學評價。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并且強調教學的不固定性,積極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習熱情和對成功的欲望。教師需要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適當調整分層的學生,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3.3 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制定高校體育課堂分層教學模式的評價方法與標準,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的評價只是為了檢查學生的學習水平,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其努力學習,而不是給學生貼上標簽用的。因為層次不同,標準和效果也一定是不同的,不論是哪個層次的評價,都需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的過程中也需要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和學習態(tài)度,保護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4 加強教師教學能力
高校體育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學習探索可以提升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例如分層教學模式,如何科學有效的分組,并且針對不同的組別做出合理的目標劃分,在有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后怎樣進行教學,最后綜合客觀的評價也是教學的關鍵。這些都需要高校體育教師把控,另外,教師還需要熟練掌握一些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知識,為自己的教學提供科學支撐,最終有效合理地提升教學質量。
4 ?結語
高校體育分層教學模式不僅是為了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和終生體育意識,這也是分層教學模式的核心目標。高校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促進大學生身心素質的發(fā)展。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手段,需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通過實踐進行完善,最終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高校體育教學效率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許彩明.我國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困境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33(2):21-24.
[2] 高奎亭.模式與策略:MOOC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7,32(1):72-76.
[3] 王立諾,鄭利輝,劉俊民.論高校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7(1):47,49.
[4] 楊嘉躍.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5(12):112-113.
[5] 李雪艷.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存在問題以及優(yōu)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3):95-96.
[6] 張強,張雨辰.體育分層分類教學的必要性與實施策略[J].體育學刊,2014,21(4):98-100.
[7] 施悅.江蘇省體質測試點校學校體育工作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8] 趙鴻博.高校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73-74.
[9] 劉陽.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價值分析及優(yōu)化路徑研究[J].財富時代,2020(5):88-89.
[10]樊申元,孫文樹.基于知識圖譜的國內外高校體育教學研究現(xiàn)狀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95-101.
[11]尹龍,李芳.高校轉型背景下體育教學團隊建設與研究進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4):18-21,41.
[12]江志英.新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探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6):117-120.
[13]柴武龍.分層施教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8):116-117.
[14]王龍龍.高校體育公共課分層教學的必要性與實施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5):79,84.
[15]楊楊.論高校體育分層教學模式及優(yōu)化策略[J].陜西教育:高教,2018(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