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麗嫦,劉 靜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325)
T2DM屬于終身性、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一般均需長期用藥治療。治療T2DM干預過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質量是不可忽略的關鍵點[1-2]。在臨床實際中,大部分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質量較差,與其自身習慣、既往觀念、對疾病的認識等存在必然聯系[3]。本研究入選120例T2DM作觀察對象,隨機入組到TTM干預組與常規(guī)對照組,處理隨訪1年,觀察TTM的實施對改善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質量的效果,以期為TTM在T2DM治療干預推廣中提供實踐依據。
隨機入選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診于我院糖尿病??崎T診的T2DM患者120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格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干預組中,男性38例、女性22,年齡24~85歲;對照組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22~83歲。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對患者開展常規(guī)健康指導,包括:每月定期家訪、集體體檢活動、建立個人醫(yī)療檔案、免費血糖監(jiān)測等。干預組采用TTM理論對患者進行指導,具體方法:(1)意向前階段:此階段T2DM患者對護理干預的重視性較低,干預時間1周;科室護士建立微信群,將所有患者拉入群內,通過微信群方式,將專題視屏分享給T2DM患者;或通過一對一教育形式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改變患者思想,使其認識到護理干預重要性,以及不良行為習慣、生活方式的危害性,進而接受認知訓練。(2)意向階段:此階段患者已對糖尿病有初步認知,已了解到護理干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護士鼓勵T2DM患者每周參與糖尿病俱樂部,幫助微信群病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共同分享血糖控制后的益處;為提高患者積極性,可采用有獎競猜等方式,隨機抽選患者回答糖尿病治療益處與方法,并適當予以獎勵、鼓勵,加深患者對糖尿病治療的認知,比如通過積極治療,可以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控制血糖,改善生活等。(3)準備階段:此階段T2DM患者已經有意向參與護理,積極改變自身不良行為習慣,但尚無明確計劃[4]。護士應對患者認知水平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其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體化的健康行為計劃,主要包括:胰島素劑量正確調整、維持理想體重、足部護理、戒煙限酒、情緒的管理、低血糖和高血糖自我管理、飲食控制、堅持運動、遵醫(yī)囑用藥、自我監(jiān)測血糖等。(4)行動階段:此階段已制定好個體化健康行為計劃,且患者已開始按照行為計劃規(guī)范自我行為,但開展時間較短,患者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因此,增強患者信心是此階段主要任務,需充分調動患者親友、同事等社會力量,給予患者充分鼓勵、支持;同時鼓勵病友間相互交流心得、經驗,對行為轉變進行強化、刺激。(5)維持階段:此階段患者不良行為習慣得到一定改善,但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且改變速度變緩慢。對此,患者家屬、親友、護理人員等需給予與足夠的社會支持,可通過減少危險行為或改變周圍環(huán)境,預防患者出現反復現象。
使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CSDA)[6]對患者就診時與隨訪1年后自我管理行為質量調查,評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使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就診時兩組基線SCSDA量表評分沒有差異(P>0.05);兩組經不同方法干預1年后,較就診時SCSDA量表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隨訪1年,兩組SCSDA評分對比,干預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干預組、對照組SCSDA評分[n(±s)]
表1 比較干預組、對照組SCSDA評分[n(±s)]
足部護理 高低血糖處理 血糖監(jiān)測 遵醫(yī)囑服藥 鍛煉 飲食控制對照組(60)就診時 15.6±2.2 12.5±2.0 13.6±1.7 10.5±1.5 12.1±1.7 18.6±2.8隨訪1年 18.5±3.0@ 16.3±2.5@ 17.7±2.4@ 13.7±2.0@ 14.9±3.4@ 23.1±4.9@干預組(60)就診時 15.2±2.4 12.7±2.4 13.3±1.9 10.4±1.3 11.8±1.7 18.1±2.6隨訪1年 21.6±2.3*@ 19.5±2.5*@ 19.4±2.7*@ 15.2±2.9*@ 18.0±3.2*@ 26.8±3.7*@
T2DM是臨床常見內分泌異常慢性疾病,肥胖者、有家族史者、中老年人是其主要發(fā)病群體;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增加,生活水平的改善,T2DM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臨床對T2DM雖無治愈方法,但臨床積極干預,對延緩病情發(fā)展、改善生存質量等具有重大意義。
TTM理論可幫助患者建立自我健康行為。經分析,筆者認為:①TTM理論通過不同階段形式干預,運用訪談方案、心理學技巧針對性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明確其當前所處改變階段,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通過意向前階段、意向階段對患者行為、心理全面剖析,有目的性的對不良境況做好準備;同時護士扮演協助者,誘導患者對自身管理行為缺陷、不足進行自發(fā)闡述、總結,促使其萌生改變動機。③患者出現行動意愿時,及時予以社會支持、鼓勵,并對其努力給予肯定,激發(fā)其主觀意愿,持續(xù)付諸行動。
綜上所述,對T2DM患者應用TTM理論干預,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