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仙
摘要:九年級英語聽說復習課以話題式復習組織,有利于改變以往復習中知識練習化、零碎化和形式化現(xiàn)象。通過確定話題主題,根據(jù)主題確定語境,借助多種活動方式,在真實語境中體驗,可以激發(fā)學生英語復習興趣,掌握聽說知識,提高聽說能力,最終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話題;復習教學;聽說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8-095-2
聽話和說話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fā)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中也指出:“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聽說讀寫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運用語言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聽說技能,在新課程環(huán)境下,現(xiàn)在聽說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初中英語復習課聽說教學現(xiàn)狀
聽與說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國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尤其是在九年級復習教學中并未引起足夠重視。復習階段的聽說教學要么過分關(guān)注聽力技能訓練,忽視學生其他技能的提高;要么過分強調(diào)以考試為中心的聽說訓練,導致學生綜合表達能力較差。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觀察,發(fā)現(xiàn)初中教師在復習階段聽說課時普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把聽說復習課當成筆試練習課
在復習階段,許多教師都喜歡“題海戰(zhàn)”,他們認為只要不斷地刷題,不斷地做練習,學生就會“熟能生巧”,聽力成績自然而然提高。
2.聽說復習課沒有一定的完整性
在觀察和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在復習時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順序進行,只是簡單地復習每個模塊的重要單詞、短語和句型,讓學生反復背誦課文或聽寫,而對于整個初中階段的教材沒有進行很好的歸納整合,使知識出現(xiàn)零散、破碎的現(xiàn)象,同時也達不到理想的復習效果。
3.復習課達不到有效性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課堂:上課熱熱鬧鬧,下課一問三不知。許多課堂尤其是一些公開課都是為了提高自己上課身價而忽視了課堂內(nèi)容的實用性。這樣的課堂脫離了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與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等,把課堂變成了“花架子”;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知識方面沒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忽視了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二、基于語境視角下的九年級英語聽說話題復習探索與實踐
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進入復習階段以后,任務更重,時間更緊。只靠單純的“題海戰(zhàn)術(shù)”會使學生出現(xiàn)厭煩低效的情況,尤其是聽說復習課。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復習聽說課的效率,平時會采用話題式復習方法,就是以一個話題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境,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體驗活動來復習和鞏固相關(guān)的語言項目,掌握聽說技巧,提高聽說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明確話題,圍繞主線展開教學
《課標》建議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可結(jié)合實際教學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外研版教材按照“話題-功能-結(jié)構(gòu)-任務”相結(jié)合的思路編寫,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以話題為主線,任務為主導,輔以功能和結(jié)構(gòu)項目,兼顧交際功能和語言知識的學習,以一種循序漸進的學習程序,引導學生運用英語有目的地做事情,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外研版各個話題分布于不同的六冊教材當中,從淺到深,由易到難地循環(huán)呈現(xiàn)。為了提高復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對六冊教材進行按話題式歸納整合,并集中圍繞一個話題相關(guān)知識進行不同層次的活動。讓學生做到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在理解中運用。
英語課堂的沃土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境,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生更容易掌握所要復習的知識點。例如,在復習feelings and moods這一這塊知識點時,在確定主題后,筆者用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s)的形式將所學到過的,用來表達情緒和情感的形容詞寫在黑板上。如,bored, sleepy, sad, happy, excited, relaxed, proud, surprised, satisfied, pleased…….并用各種表情圖片給予提示,這樣可以起到圖文并茂作用,也起到不僅吸引學生眼球,而且能快速引導學生進入本堂課的主題.接著,筆者趁熱打鐵,要求學生結(jié)合所給的圖片和形容詞并結(jié)合一些提示詞造句子:
make(s) me? ?.
It is? ?for to? ?.
Im? ?(excite).
The? ?news makes me? ?.(interest)
最后,教師總結(jié)歸納給出答案。這樣的英語復習教學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詞匯和語法,最終目標是在真實的語境中以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基礎(chǔ),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運用思維導圖模式,對所要復習的話題整合歸納,不僅明確了本堂課的知識點和目標,同時學生對這一話題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在頭腦中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
2.創(chuàng)設語境,在體驗中理解所復習知識
程曉堂認為,語言總是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的,如果學生能在相對完整、真實的情境中接觸、體驗、理解和學習語言,那么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形式。在復習教學時能引入情境教學,就是教師從教學的需要出發(fā),根據(jù)教材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fā)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最佳效果的一種教學。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和生活閱歷都比較膚淺,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定的真實語境,提供充裕的知識環(huán)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積極地融入到復習課中來。
例如,筆者在復習travel有關(guān)話題前,先歸納初中教材中哪幾冊課本中有關(guān)于travel話題知識點,發(fā)現(xiàn)分別這樣分布于各冊教材:七(下)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八(上)Module4 planes ships and trains;八(下)Module 8 Time off ;九(下)Module1 travel。通過對這些知識點整合,在上課前播放一段The Browns 一家人去年暑假去中國某一名勝古跡的旅游情況,然后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
The Browns visited one of the wonders in China on a rainy day last Summer holiday. Now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ich wonder did they visit?
2)How did they go there?
3)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4)What did they do there?
5)How did they feel after visiting the wonder?
一邊回答有關(guān)問題,同時一邊板書有關(guān)涉及到重點詞匯以及他們拓展。例如:
Wonders:The Great Wall? Mountain Huang……
Weather: rainy? sunny? cloudy……
Transports: by bus? by taxi? take a train drive a car……
Feeling: happy? enjoyable? tired……
然后,教師提出下列問題:
1)If you like travelling,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best? Why?
2)If you visit somewhere interesting on a rainy day, how will you feel?
接著,筆者又布置了一個任務,就是根據(jù)所給的有關(guān)信息,結(jié)合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旅游經(jīng)驗,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匯聚成一篇口頭文章,讓學生以兩人一組的形式表演出來。
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課堂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學習基礎(chǔ)和生活經(jīng)驗,要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就應該重視學生原有知識的挖掘和利用。通過對travel話題一系列問題的設計,對分散于各冊教材中的相同話題知識進行有系統(tǒng)的復習,從語境中復習有關(guān)的知識點,設計思路從點到面,從零碎到整體,對激發(fā)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經(jīng)過口頭復述,還能拓展思維輸出已經(jīng)學習的知識,最后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教育和引導,讓他們知道怎樣在不利的環(huán)境中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用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3.設立活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
活動的創(chuàng)設有助于課堂的推進?!盎顒印笔菫榱诉_到特定的教學目的,滿足學習者需求,為學習者提供交際學習的機會,并能激發(fā)學習者學習興趣的一系列行動。還是以travel話題為例。在聽說最后筆者設計了“短文填空”的題目,學生針對用聽到的信息來完成空缺詞的填寫。這些詞基本上是有關(guān)這個話題中所涉及的一些詞匯或語法等方面。
聽力理解過程中離不開思維的參與。筆者通過對文章聽寫填詞以及師生一起核對答案,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可以更好的理解,對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在聽后環(huán)節(jié),筆者還設計了讓學生模仿錄音進行朗讀訓練,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流利地完成文章的朗讀。此目的是能保質(zhì)保量完成任務,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努力方向,使所學的基礎(chǔ)知識更扎實。
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用觀察探究和體驗等學習方式學習有關(guān)語言項目,教師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等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習策略,拓展學習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升英語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
基于語境視角下的九年級英語聽說話題復習緊緊圍繞課標要求,在知識點梳理的同時創(chuàng)設一定語境和設計聽說活動,對復習有效性起到了推動作用。話題式復習對固定話題知識歸納整合,對輸入內(nèi)化知識更系統(tǒng)更全面;對情境鋪設,學生能夠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運用語言;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生活和認知以及身心發(fā)展,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復習聽說課型時候,以話題為模式,促進了把各種復習知識進行融合,改變學生復習課無聊的狀態(tài),增強了英語復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沈婷.活動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武漢:華東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下駱宅初級中學,浙江 義烏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