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期間,學生表達能力、語言能力等初步成形。而寫作教學又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文應用水平,故教師應當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采取多樣化的方法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五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反思
一、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成了教學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過去呆板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小學五年級作文教學也不能夠沿用之前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應當認真審視過去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刻反思,并與時俱進、積極進取,學習和引入更加先進高效的教學方法,為作文教學注入活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并幫助其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敏銳的觀察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小學五年級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問題
1. 態(tài)度問題
有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在寫作教學中投入足夠的重視和精力,他們認為作文教學耗費大量的時間,并且起效緩慢,成果不夠顯著,與其在作文教學中投入大量的努力卻收效甚微,不如強制要求學生背誦重點字詞、精美句子,學習成語、病句、文言文等板塊,提高其語文書面成績,為教師帶來令人羨慕的教學成就。此外,在作文題目當中,存在相當大的偶然性,并非學生具備足夠高的文學水平就能夠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作文,寫作乃是一門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的體現(xiàn),必須準確把握題目要求,使用正確的體裁、準確應用案例或者自己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并明確主題,才可獲得閱卷教師的青睞并獲得高分,這就導致更多的小學語文教師不愿意下力氣改革作文教學。
2. 方法問題
也有一些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并試圖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作文教學,但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并不得當,有些不適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有些則是沒能脫離過去教學模式的束縛,沒能真正進行變革,因此收效甚微。例如有的教師認為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乃是兩個板塊,并將其分開來進行,未能使兩者之間進行有機聯(lián)系與結(jié)合,一方面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并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收集一些寫作素材,卻沒有在其閱讀之后給出恰當?shù)腻憻挋C會,鞏固學生剛獲得的知識,將閱讀中的積累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這會使得學生空有積累而學不會使用,只能在寫作中生搬硬套,文章斧鑿痕跡明顯。也有的教師忽略了閱讀過程中的積累,直接采用提高習作要求的方式來逼迫學生進行更多的寫作練習,然而他們只能絞盡腦汁地遣詞造句,甚至創(chuàng)作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作品,無法真正提高水平。最后,若教師沒有做好點評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未能針對每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析,并挨個進行指點,表揚他們的優(yōu)點、指出不足,指明學生的努力方向,而只是點評大眾化問題,學生也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教學效果較差。
(二)教育背景
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面臨著小升初問題,小學畢業(yè)時最終考試的成績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他們的去向,同時會為學生選擇未來的起點,影響新的教師與同學對他們的第一印象。目前我國各地小升初考試雖存在一定差異,但不同地區(qū)的作文所占分值都較為固定,并且閱卷過程也偏向中高考的作文閱卷模式,只要學生能夠完整地表述思想、不跑題,其作文分數(shù)一般被限定在某個范圍內(nèi),不會出現(xiàn)很大偏差,而想要依靠作文提分則是難如登天。此外,只要是能夠背誦較為經(jīng)典的開頭結(jié)尾、某些文學色彩較為濃厚的經(jīng)典句子等并運用到作文當中,學生就可以獲得很高的分數(shù),而原創(chuàng)作品則往往由于學生年齡小、閱歷不夠豐富、文筆稚嫩而無法獲得突出成績,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注重學生獨立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是更加傾向于要求他們收集和背誦一些精美句子,用于拼湊作文,學生也不夠成熟、無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重點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三)學生因素
1. 興趣問題
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對寫作文具有一定的畏難情緒,或者對此毫無感覺,只有極少數(shù)養(yǎng)成了寫作的習慣并且將其作為一種愛好和樂趣。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對問題缺乏判斷能力,也不能理解提高寫作水平、熟練應用漢語的必要性,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幾乎是唯一的主導者,是其學習動力的主要來源,但由于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恰當,學生并未培養(yǎng)起濃厚的寫作興趣,也不會養(yǎng)成用文字記錄心情、記錄生活點滴的習慣,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就是他們唯一鍛煉文筆的機會,缺乏練習使得小學五年級學生寫作能力偏弱。
2. 閱歷不足
五年級學生也只有十一二歲,他們都還未曾脫離孩童的范疇,沒有在社會上歷練過,甚至沒有見識過除了自己的家庭和學校之外的世界,對于生活缺乏了解,沒有積累足夠的經(jīng)驗,也因此會缺乏寫作素材,經(jīng)常需要在作文當中使用名人的案例,或者自己編寫故事,缺乏真實性和共情感,也因此很難打動人,導致作文質(zhì)量較差。
三、 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閱讀教學,為寫作打好基礎
閱讀是積累的過程,是打基礎的過程,能夠為學生的作文提供足夠的素材,若是直接跳過積累就要求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必然會使得寫作難度大大提升,學生無法圓滿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會在一次次失敗的寫作中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另外也會消磨最初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嚴重的畏難興趣,想方設法地應付寫作任務,使得寫作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尤其是課內(nèi)教學,在學習課文時,應采用精讀的方式,為學生深入剖析文章中所使用的手法、重點字詞等,確保他們都能夠消化所學知識,擴大詞匯量,并學習文章的謀篇布局、句子結(jié)構(gòu)的組織等,例如在五年級課本中,有節(jié)選自西游記的《猴王出世》,其中主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來體現(xiàn)猴子們的活動,并且綜合運用了多種描寫方式,例如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十分細致入微,將其他猴子們對于石猴這個新伙伴的態(tài)度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外,其中還有狀物的部分,描寫石猴出生的位置時,遵循從大到小、從重點到次要的邏輯順序,而描寫水簾洞中的景象時,遵循著由外到內(nèi)的空間順序,使文章看上去條理分明,錯落有致,能夠十分清晰地呈現(xiàn)出現(xiàn)場的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教師講課時,除了要將生字詞的含義與用法進行詳細講解外,還要剖析這些手法的使用,以及對記敘、描寫、議論等體裁的綜合使用??偠灾?,教師應當以課文文本為背景,帶領學生領略文章的長處,吸取經(jīng)驗,為自己的寫作積累足夠的知識。
(二)采用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靈感
小學五年級初期,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處于較低的階段,也沒有積累足夠的知識與技能,此時教師可以采用諸如仿寫、續(xù)寫、改編等方法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寫作。想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為寫作過程注入樂趣,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在五年級課本中,收錄了很多故事性文章,其中包含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與性格各異的主人公,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改編或者仿照課文的情節(jié)仿寫一個故事,并由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劇本,完成后在班上展示,同學們一起為劇本打分,選出最受歡迎的幾個,并自己選擇所要扮演的角色,根據(jù)劇本來完成演出,還原其中的場面。例如,學習《草船借箭》課文時,可將學生進行分組,給他們劃分不同的方向,學生遵循自愿原則來選取寫作方式,可以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直接進行劇本的創(chuàng)作,可以改變其中的條件,例如“假設孔明立下軍令狀的事情被曹操得知,無法使用草船借箭的計策,諸葛亮應當如何選擇”“若孔明與周瑜立下軍令狀,兩人分別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取箭矢,得到箭多的人獲得后續(xù)戰(zhàn)爭的指揮權(quán),那么周瑜會用什么方法來破壞孔明的計劃、并自己得到箭矢”,也可以讓學生擔任一次“穿越者”,讓他們想象自己到了當時的戰(zhàn)場上,選擇一方進行輔佐,并利用自己已經(jīng)得知后續(xù)事件的便利條件來改變歷史走向等。采用情境教學法,能夠給學生真實的參與感,使他們將自己代入到環(huán)境當中,在寫作時,可以更為情真意切,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獲得更好的效果。
(三)給予學生發(fā)揮空間
思維碰撞的過程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靈感,彼此分享自己的觀點,學會從更廣泛的角度、更深的層面來思考問題,提升思維能力,并在交流時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在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發(fā)揮空間,鼓勵他們展開自由的討論,清晰地表述看法,尤其應當注重開放性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摘掉條條框框,拋開思維的桎梏,充分發(fā)揮自己天馬行空的、孩童獨有的想象力,并結(jié)合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的初步的判斷能力,來給出獨特的、多樣化的答案。談論完畢后,教師再布置簡單的寫作任務,要注意放寬字數(shù)限制,不做硬性要求,專注于寫作質(zhì)量,將重點放在鼓勵學生記錄自己今天的觀點和其他人給予的啟發(fā),逐漸培養(yǎng)起常動筆、常寫作的習慣,可以在生活當中及時提筆記錄靈感和思想體悟,豐富生活閱歷,為作文積攢素材。如學習《祖父的園子》時,讓學生討論自己成長過程中給予了很多陪伴的、對自己具有重要影響的親人,講講他們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分析人物性格,分享自己與這位親人之間的故事,然后根據(jù)討論內(nèi)容寫出一篇小作文。寫作與討論的過程都要以“自由”為原則,要讓學生可以在不在乎對錯和不擔心完不成任務而遭到批評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消除對寫作的恐懼感和畏難情緒,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四)注重評價環(huán)節(jié)
在學生上交習作后,教師應當逐一進行閱讀,并認真地進行批注,指出學生每一處優(yōu)點,哪怕只是一個用得精妙的詞語或者短句、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或者某處細致的描寫,都要進行標注,也要將作文中存在問題的地方畫出,例如某個錯別字、病句或者是整體描寫方面的問題,或者文章立意、思想等方面的偏差。另外,教師還應拿出專門的課堂時間來進行寫作點評,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或者存在進步的學生逐個表揚,給予充分的鼓勵,對存在問題的則要細致指出,并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來為他們量身制定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例如缺少素材的學生應當注重積累、在生活中多觀察、增加閱讀量,使用精美語句拼湊作文的學生應當試著自己來創(chuàng)作句子,練習基礎知識和寫作方法的使用,盡量使作文更加流暢自然、銜接緊密等??陀^公正地評價與賞識教育的結(jié)合能夠使學生在心里逐漸接受寫作教學,并將其當成一種樂趣,從根本上提高其積極性。
四、 結(jié)束語
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詞匯、手法,也具備基礎的判斷能力和欣賞能力,但還不夠成熟,因此五年級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為教師應善于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更加先進高效的方法開展教學,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為國家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馬金蘭.培養(yǎng)小學五年級學生真情實感作文之我見[J].名師在線,2019(31):10-11.
[2]董彩霞.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的教學教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03.
[3]劉俏杰,張楚悅,李廣.小學五年級學生作文素養(yǎng)評價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32(7):41-44.
作者簡介:
曾巧玲,山東省菏澤市,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中華西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