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甜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和諧校園的建設過程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fā)揮的主要作用以及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和諧校園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和諧校園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3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armonious campu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analyzes the main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harmonious camp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 strategy
在當今社會下,和諧早已經(jīng)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個字眼。不管是社會,家庭又或者是學校,和諧是大家始終追求的氛圍之一。和諧校園成為了高校校園建設的新目標,在和諧校園建設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的作用十分巨大且不容忽視。每一個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在找準定位,巧妙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手段和策略開展一系列的工作,讓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越走越遠。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fā)揮的主要作用
現(xiàn)如今,構建和諧高校是每一個高等院校都面臨著的巨大機遇和挑戰(zhàn),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巨大的作用,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實施是和諧校園構建的基礎。和諧校園的構建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和諧社會始終強調公平、正義、團結協(xié)助,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都是不謀而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和諧校園的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理論基礎,為和諧校園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也能為和諧校園的構建保駕護航。
第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實施能夠為和諧校園的構建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大學生是富有活力和生機勃勃的全新一代青年人,肩上擔負著沉甸甸的歷史使命和現(xiàn)實使命。在和諧高校的構建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其能夠長遠且持續(xù)的發(fā)展提供了持續(xù)不斷的動力支撐。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到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才能得到全方位提升,而素質提升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要硬件條件之一,只有堅持不懈的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議事日程,和諧校園的建設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并能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帶來意想不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三,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實施是和諧社會構建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個經(jīng)濟和社會快速轉型的關鍵階段。社會上各種魚龍混雜的思想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大學生長時間受到各種不良思想影響的話,輕者可能會產(chǎn)生嚴重的思想偏差,重者甚至會誤入歧途,而這些都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攔路虎和絆腳石”。因此,在構建和諧高校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思想引領才能讓整個和諧校園構建之路不至于走歪,也才能讓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變得有章可循、水到渠成。
2 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意識到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性,并開始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加以實施和踐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和限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始終不能讓人盡如人意,給和諧校園的構建“拖了后腿”。一方面,部分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就不扎實,對于國家和社會上的各種大事件完全“漠不關心”,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僅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已,對于其是否對和諧校園的構建起得到作用根本不重視和不關注。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學生的政治站位不堅定,思想信念迷茫,在各種良莠不齊的思想潮流中常常迷失了自我,辨不清方向。久而久之,學生的“三觀”漸漸變得不再端正,這些都終將成為和諧校園構建的“定時炸彈”,一旦“爆炸”,最終會給和諧校園的構建帶來巨大的陰影。同時,還有部分的高校學生心理素質較差,面對挫折的時候常常會變得一蹶不振。一旦自己的理想和現(xiàn)實存在了差距,就一下子失去了奮斗的方向和動力。
第二,部分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不重視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不少教師并未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僅僅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教書匠”,在他們看來只要完成教書工作即可,育人就似乎與自己沒什么關系了。這種“重才輕德”的教學模式短時間內似乎看不出什么影響,但是時間一長,對于整個和諧校園的構建都將起到十分巨大的阻礙。
第三,部分高校的環(huán)境設置與和諧校園的創(chuàng)建格格不入。和諧校園的創(chuàng)建是一個內容豐富且牽涉面很廣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對于校園環(huán)境的要求也是頗高的。但是不少的高校不重視校園環(huán)境的營造,不管是在自然環(huán)境上又或者是在人文環(huán)境上都存在諸多的問題。總而言之,不管是自然環(huán)境還是人文環(huán)境的缺失都終將影響和諧校園的創(chuàng)建。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和諧校園的建設策略
(1)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各個高等院校要想更好的在思想政治視域下構建和諧校園就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昂椭C校園”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共同建設方能達到的宏偉目標,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各項教學活動必須始終且全面的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和唯一性。改變傳統(tǒng)思政教育模式下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最終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同時,高校還承擔著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育人目的。在開展思政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思政教育活動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相互結合起來。應用型人才一經(jīng)畢業(yè)就直接進入職場,成為一個職業(yè)人。作為一個職業(yè)人,只有過硬的業(yè)務素質和技術顯然是不行的。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還必須緊貼學生的未來職業(yè)之路,讓學生成為一個既具有精湛的業(yè)務素質又具有高尚職業(yè)情操的新型職業(yè)人。
(2)高校思政教育活動必須創(chuàng)新理念與創(chuàng)新方法。和諧高校的建設與思政教育的相互結合還需要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理念上狠下功夫。對于任何一項教學活動來說,創(chuàng)新都是其源源不斷持續(xù)發(fā)展進步的“助推器”。教師在實施創(chuàng)新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體現(xiàn)多樣性且多元化的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切勿“講大道理”和“說教”,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同時,高校思政教育還應該與時代接軌,巧妙將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輔手段和措施運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了,各個教育主體之間的關系也就和諧了。很顯然,思政教育與和諧校園的構建不管是在初衷上還是在目的上都是如出一轍。換言之,思政教育走上正軌之后,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也變得“有路可走”了。
(3)高校思政教育必須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基本出發(fā)點。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并不代表著整個大學校園中“一團和氣”,沒有絲毫的矛盾和沖突。這里所謂的和諧是在各種矛盾和問題中找尋“折中點”,緩解各種可能激活的矛盾,讓大家學會包容,和諧共處。鑒于此,高校的思政工作就可以將重點放在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上。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本就思想十分活躍,各種想法如同“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教師應該將思政教育與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書本僅僅只是思政教學的一個載體而已,思政學習的目的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自己與世界的沖突”,讓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問題,而只有為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足夠的條件,和諧校園的構建才能真正變成現(xiàn)實。
(4)高校思政教育必須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在現(xiàn)如今激烈的職場競爭和社會競爭中,健全且健康的心理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不管你擁有再多的技能最終也都是枉然,可能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就讓你“落入谷底”,再無翻身的機會。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積極陽光的心理狀態(tài)是每一個高校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和諧校園構建的必備要素之一。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要將思政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緊扣時代發(fā)展的脈搏。每一個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之上,思政教師應該時?!胺畔律矶巍保案┫律韥怼甭犚宦爩W生真實的心聲。同時,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在有了各種心理問題和困惑,才能夠毫無保留的傾訴給教師。而面對學生的“抱怨”或者是傾訴,教師應該設身處地想學生之所想,思學生之所思,成為學生真正意義上的“代言人”。此外,每一個高校還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整套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結合的有效途徑。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了逐步的重視,心理防線逐漸筑牢,原先影響和諧校園構建的不穩(wěn)定因素也逐漸得到了化解。
4 結束語
據(jù)上述的分析可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和諧校園的建設過程任重而道遠。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清現(xiàn)實,立足實際,開展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活動,讓高校思政教育與和諧校園的構建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積極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任毅,李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和諧校園建設[J].知音勵志,2017(3):66-66.
[2] 李華平.和諧校園視域下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維穩(wěn)機制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1):74-74.
[3] 楊坤,張桂芬,劉勇等.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7(9):84-85.
[4] 呂文娟.以和諧校園文化為載體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山西青年,2018(18):123-124.
[5] 魏向陽.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平安和諧校園建設措施[J].河南教育(高教),2014(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