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微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從實踐經驗出發(fā),提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微課的建議,以期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微課;微課資源;小學英語;自主學習;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5-0096-03
1 前言
微課又名微課程,是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且能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視頻網絡課程[1]。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而言,它是一種新型媒體與新型教育教學方式有效融合的教學技術,且學習方式靈活多樣,有著廣泛的接納性及應用前景。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和開放式教育平臺的建設與發(fā)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應用微課來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成為教育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
2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教學方法落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 盡管隨著均衡化學校建設步伐的不斷推進,一些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學校的教學條件及教學設施相對落后或嚴重不足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由于受教育理念落后和教師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的影響,部分教師無論是教學手段還是教學方式都顯得單一、陳舊,課堂上缺乏有效的師生、生生、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與媒介之間的互動,沒有真正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參與學習。
現行教材難度大,學生囫圇吞棗難消化? 現行小學英語教材容量普遍偏大,配發(fā)的練習冊中有些題目難度太大,很多學生課后不能獨立完成。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預留一定的時間來處理練習冊,占去學生課堂口語交際訓練的時間,有些英語教師形象地稱英語課是“講也匆匆、練也匆匆”。另外,為了增加學生閱讀量,教材中呈現了大量的故事情節(jié),安排了大量的單詞和復雜的句型,這更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使學生興趣銳減。
課堂學習時間有限,課外缺乏語言學習環(huán)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在我國由于缺乏課外主動學習、不斷實踐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僅僅依靠課內時間很難消化全部知識,語言能力很難形成,所以課外的自主學習對知識的消化和鞏固非常重要。
3 微課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微課滿足了大班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在目前大班額甚至超大班額的情況下,教師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由于微課具有容量小、制作簡單、形式多樣、視覺效果優(yōu)、易傳播等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需要,特別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微課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倡合作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由于微課分為基礎篇、提高篇、拓展篇,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習任務和自己的學習基礎,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隨意控制視頻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數,并通過如模仿發(fā)聲練習、小組討論、自主總結等方式展示學習效果,在更形象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學習帶來的成就感,無形中培養(yǎng)了合作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
微課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拓寬學生視野? 現代多媒體技術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將一些抽象的、難學的知識,通過圖文聲像并茂的形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變得趣味化,使課堂變得絢麗多彩,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豐富而生動,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課堂教學中穿插微課輔助教學,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而且能集中對某個知識點進行突破,有利于節(jié)省時間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甚至教師還能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寬學生視野。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網絡中優(yōu)秀的公共微課學習平臺,鼓勵學生更好地使用微課資源來學習英語,從而促進學生達到英語學習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微課既能合理利用移動設備,又能幫助教師提高專業(yè)技能? 目前,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各種播放器的廣泛使用,而且現在的智能手機配置越來越高,屏幕越來越大,儼然就是一個掌上電腦,可以很流暢地播放各種視頻文件,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提供了便利,從而實現校內校外學習的無縫對接。
對教師而言,微課的設計和制作需要運用視頻拍攝、剪輯、計算機、互聯網等多項技術,使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不斷得到提升。而且設計制作微課的過程就是一個教學研究的過程,教師無形中把自己從教育教學的執(zhí)行者變成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fā)者。同時,教師在觀看國內外其他教師的視頻,進行資源和教學方法的積累、分享和交流中,也會享受到教育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
4 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精制“微預習”,預學中自建知識體系? 預習既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又為學生接受新知奠定了良好基礎。對很多學生而言,英語預習就是從頭到尾看教材、跟音試讀、勾畫疑難詞句等一些沒有明確學習目標的較低層次學習,對語篇的整體理解和語法滲透方面則涉及很少。如果在小學英語預習中逐漸使用微課這種學習方式,即先按自己的理解去預習,遇到困難時再看微課提示,學生的課前預習就不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與模仿,而是主動地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既提高了小學英語預習質量,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舉多得。
巧設“微情境”,激趣中培養(yǎng)樂學情緒? 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教師過于重視知識內容的掌握,反復強化單詞、語法教學,師生間更是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學生興趣普遍不高。微課視頻包含動畫、聲音、圖片、文字等諸多內容,教師授課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取某一切入點,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和提供栩栩如生、豐富多樣的情景操作機會,營造寬松的語言交際氛圍,以情境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學生在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tài)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受,從而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來,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知識的運用能力。
如在教學小學英語4A中的“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單元時,筆者首先利用微課播放姚明的NBA比賽視頻和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中的經典視頻活躍氣氛,很自然地引出要學習的basketball、football、volleyball、tennis、handball等單詞。接著問學生:“Do you like basketball? Do you like Yao Ming?”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回答“Yes”,甚至很多學生不由自主地與筆者互動交流起來。有學生說:“I like basketball, and Yao Ming is my
superstar.”有學生說:“I like NBA, Kobe.”等等。隨后,筆者利用微課,圖文聲像并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關各種球類單詞和語法的深層次學習。由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學習狀態(tài)異常積極,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
精選“微片段”,互動中強化學法指導? 對于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盡管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講解,有些學生還是一頭霧水。教師可以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難點、困惑點、易錯點,制作“微片段”視頻輔助教學。尤其是英語語法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某一語法點,制作成微課形式,引導學生課堂探究學習。學生看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語法內容,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互動分享。甚至還可以上傳到班級QQ群,讓學生課后根據需要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這一知識點,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如在教學形容詞的比較級這一重要語法知識時,筆者采用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從形容詞、形容詞的三個等級、形容詞的比較級及其變化規(guī)則、互動練習這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淺出地將這一知識點演變成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知識,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善用“微課練”,自覺糾錯中查漏補缺? 一節(jié)英語課一般是針對某個專題,可能要涉及多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而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這些知識點很難讓每一個學生都牢固掌握。這就需要教師設計制作少而精的微課習題來鞏固本節(jié)知識,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彌補個性差異、查漏補缺的目的。課堂教學中的“微課練”應注重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有效地、及時地指引學生做好自主反饋,在自主糾錯中發(fā)現學習薄弱點,查找易錯點,鞏固所學知識。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時的“微課練”,應充分利用學生碎片時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進程和方式進行個性化的高效學習,避免長時間、大容量的無效重復性練習,提升學生知識掌握效率。
巧引“微反思”,自省中提升學習實效?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其實質就是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教會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及時總結與反思,讓學生通過總結回望學習經歷,修正學習策略,肯定已取得的成績,明確自己的不足,并嘗試找尋到自己繼續(xù)努力的方向,不斷促進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
5 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保障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微課本身要聚焦、精練、美觀、適用? 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或一個易錯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而設計,所以微課中的講解語言要通俗易懂、簡潔精練,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為增強微課的吸引力,微課制作要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時間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另外,微課的設計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教師要切記的一點是:微課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有著師生廣泛參與的互動生成的課堂教學。
重視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種共識[2]。由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因此,教師要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及時提醒、檢查、監(jiān)督,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使用微課學習的習慣。同時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充分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微課知識的理解,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提供豐富的、便于學習的微課資源? 目前,互聯網上的微課資源眾多,卻良莠不齊。有些微課資源需要付費才能觀看,優(yōu)酷、搜狐等公共平臺上的微課資源夾雜很多廣告,無形中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由教師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親自制作的微課資源很少。因此,教師、家長及學校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便于學習的微課資源,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
參考文獻
[1]敖菊平.淺談微課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1):39-40.
[2]趙潔,劉伍成.翻轉課堂模式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7(2):85-8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張琴,張掖市甘州區(qū)青年東街小學,高級教師,張掖市骨干教師,甘肅省“蒲公英”導師團導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