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磊 張善娟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初中美術;審美教育
一、初中美術審美教育概述
初中美術教育的內容很多,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還要重點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教師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對美術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二、民間工藝美術對初中美術審美教育的意義
(一)民間工藝美術獨特的審美體系,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
民間工藝美術由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chuàng)作產生,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以及生活氣息,這是因為創(chuàng)作者不是專業(yè)人士,而是從事具體生產活動的勞動人民,因此民間工藝美術也具有強烈的實用性特征?;诖?,民間工藝美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審美體系,不同的藝術作品蘊含了不同的文化內涵及其審美價值。引導初中生對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進行審美,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工藝作品實用性、藝術性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追求,引導學生掌握工藝美術作品背后蘊含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二)民間工藝美術貼近生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民間工藝美術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基于某種需要發(fā)明出來的,因此極具現(xiàn)實性,貼近生活。不僅如此,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蘊含了勞動人民勤勞、積極、質樸的思想特質?;诖耍龑С踔猩诿佬g審美教學中學習民間工藝美術,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很多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就在學生的生活中,就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因此能夠增加學生的親切感,強化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認同,增加學生對其中蘊含的思想價值的認同。比如,泥塑作品與學生童年時期的玩泥巴具有相似處,引導學生對泥塑作品進行審美,可以取得學生強烈的認同感,還可以增加學生對泥塑作品的興趣。
(三)民間工藝美術源遠流長,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民間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并形成了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和內涵價值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工藝美術一方面從現(xiàn)實生活中產生,另一方面為現(xiàn)實生產生活服務,因此與現(xiàn)實生活具有緊密聯(lián)系。在初中美術審美教育中引入民間工藝美術,可以強化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強化學生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美學價值,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愛國主義精神,在發(fā)展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民間工藝美術滲透入初中美術審美教育的相關建議
(一)將民間工藝美術納入初中美術課程體系
針對初中生的教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識,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思想,尤其要注重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情感,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這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基于此,在初中美術審美教學過程中引入民間工藝美術,在實踐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初中美術課程內容,將其納入對應的美術課程,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要求,設計相應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審美內容,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個人的美術思想和認識,提高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美感的認識,提高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內涵價值的感悟和認同,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情感。比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可以在美術教材原有的內容基礎上,引入相應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如沙畫,引導學生對沙畫作品進行認識和感悟,幫助學生體會祖國的壯麗。還可以開辦相應的民間工藝美術審美課程,引導學生對相應的作品進行審美和感悟,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全面發(fā)展。
(二)豐富民間工藝美術教學素材,做好教材編寫工作
為了強化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在初中美術審美教學中的比例,教師就需要結合實際進行教材編寫,要注意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教學目標,科學設計相應的教材內容。在編寫過程中,為了增加民間工藝美術的實用性和教學效果,可以引入民間工藝大師、手工藝人等人員,為教材的編寫提供相應意見和建議。要注重結合教學需要,選擇對應的民間工藝美術形式以及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在審美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尤其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民間工藝美術審美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民族思想和愛國思想。在選擇民間工藝美術形式和內容的過程中,要注重根據(jù)地域特點和教學需要進行科學選擇,注重提高教材內容的科學性、針對性和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重引入大量豐富多彩、極具生活實用性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比如年畫、蘇繡、扎染等,引導學生對其生產制作工藝進行學習,對其中蘊含的民間智慧進行學習。還要引導學生在審美過程中感悟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價值,增加學生對其思想內涵的認識和認同,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個人的思想認識,促進學生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幫助學生實現(xiàn)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三)轉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感性認識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引入民間工藝美術,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也就是說,要注重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如多媒體等,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除了最基本的圖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視頻等內容,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產生及其藝術價值和內涵,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活動,比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泥塑作品的自我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強化學生對泥塑作品的認識和感悟,增加學生對工藝美術作品的認識,強化審美教學效果。
四、結語
初中美術教學包含多個內容,其中審美教育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在審美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美術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注重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引入相應的審美內容,幫助學生實現(xiàn)良好的審美效果,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相關教育者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不斷改革初中美術教學,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美術學科的美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