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比能
【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兒護理中鳥巢式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選取98例樣本,均來自我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間接生的新生兒,隨機將全部新生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9例,所有新生兒均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新生兒在此基礎上加入鳥巢式護理,就兩組新生兒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兩組新生兒的體溫波動變化幅度、疼痛評分、血氧飽和度、出暖箱時間及睡眠時間,發(fā)現觀察組新生兒的各項數據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新生兒護理中應用鳥巢式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的狀態(tài),維持新生兒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有助于新生兒的早期生長發(fā)育,值得臨床應用于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鳥巢式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1
新生兒是指脫離母體,臍帶結扎至28d的胎兒,新生兒離開母體后,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對于外界細菌、病毒等的侵襲沒有太強的抵抗能力,因此,新生兒時期也就成為了人生長發(fā)育中的高危時段。大部分新生兒在娩出后需要進入暖箱接受護理,而傳統(tǒng)護理方式往往需要新生兒長時間待在暖箱內,因此,如何縮短新生兒的出箱時間成為臨床研究中的重點[1-2]。本文就新生兒護理中鳥巢式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將98例新生兒納入研究,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就研究結果作如下整理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98例樣本,均來自我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間接生的新生兒,隨機將全部新生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9例,已采用書面形式告知新生兒家屬研究內容且征得其同意。對照組新生兒中有男性26例,女性23例,胎齡最大的43周,最小的37周,平均胎齡為(39.45±2.09)周,其中早產兒10例,滯產兒3例;觀察組新生兒中有男性25例,女性24例,胎齡最大的42周,最小的36周,平均胎齡為(38.97±2.34)周,其中早產兒9例,滯產兒3例。已將兩組新生兒的病歷資料錄入SPSS21.0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得到結果為P>0.05,即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可以進行組間對比。
1.2方法
所有新生兒均接受常規(guī)護理,新生兒娩出后清理全身并稱重后放入暖箱,注意暖箱溫度控制適中,濕度則控制在60%左右,定時檢查新生兒的排泄狀況,為其更換紙尿褲,并且測量體溫、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等,并且最好采取母乳喂養(yǎng)。
觀察組新生兒在此基礎上加入鳥巢式護理,內容包括:在暖箱內放入3-4個盛有33℃左右溫水的橡膠手套,溫水應注滿手套的三分之一處,然后將手套平鋪放在暖箱內,在上面蓋上毛巾并且包裹成鳥巢狀。將新生兒裸身放置于鳥巢中,并在新生兒的肩頸下放置一軟枕,保證新生兒的肩頸能夠安全伸展,從而打造一種更為接近子宮的護理環(huán)境,暖箱內的溫度與濕度要處于恒定狀態(tài)。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新生兒的體溫波動變化幅度、疼痛評分、血氧飽和度、出暖箱時間及睡眠時間。
1.4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21.0系統(tǒng)對兩組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其中(n,%)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值檢驗,而(x±s)表示計量資料,行t值檢驗,若有檢驗值P<0.05,即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
2 結果
觀察兩組新生兒的體溫波動變化幅度、疼痛評分、血氧飽和度、出暖箱時間及睡眠時間,發(fā)現觀察組新生兒的各項數據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脫離母體后進入到一個相對陌生的環(huán)境,而部分新生兒可能是早產兒或是滯產兒,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本身就相對滯后,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細菌、病毒的侵害,其并不具備有效的抵抗能力。然而,新生兒時期又是人體各項技能發(fā)展的黃金期之一,在這一時段內如果發(fā)生各類疾病,勢必對新生兒的近期及遠期發(fā)育造成較大的影響,這就對新生兒護理提出了相對高的要求[3-4]。
傳統(tǒng)護理方式往往會將新生兒送入暖箱,但在暖箱中并沒有為新生兒創(chuàng)造舒適的護理環(huán)境,新生兒的體溫、血氧飽和度等容易發(fā)生波動。鳥巢式護理是公認的較為科學的新生兒護理方式,它能夠為新生兒打造一個最為接近子宮的護理環(huán)境,同時也能夠使新生兒的體位接近投俯屈,上臂接近胸部,頜部接近胸壁,大腿靠近腹壁,膝關節(jié)與髖關節(jié)重度屈曲等,為新生兒提供較為舒適的體位,同時也能夠保護新生兒的身體。而子宮是新生兒在娩出前生存時間最久的環(huán)境,新生兒在此環(huán)境內能夠感到安心,鳥巢式護理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新生兒創(chuàng)造了相對安心、依賴的護理環(huán)境,減少了新生兒哭鬧、拒食等情況,能夠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模仿子宮環(huán)境也能夠促進新生兒臟腑的完善[5]。研究結果顯示,觀察兩組新生兒的體溫波動變化幅度、疼痛評分、血氧飽和度、出暖箱時間及睡眠時間,發(fā)現觀察組新生兒的各項數據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新生兒護理中應用鳥巢式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的狀態(tài),維持新生兒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有助于新生兒的早期生長發(fā)育,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翠. 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31(5):123-124.
[2] 肖國連, 潘冬梅, 尹沁蕾. 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8):269-269.
[3] 王愛霞.分析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3):79-80.
[4] 魏武. 新生兒護理中鳥巢式護理的效果觀察[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22):36-37.
[5] 辛麗霞.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1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