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泰山
摘?要:教師在教授課程時要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還要學會運用在數學教學中所學會的思維去解決其他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好奇心理。數學在學生的學習中至關重要,我們以后的邏輯思維也離不開數學思維。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對于學生事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培養(yǎng)
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絕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這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去幫助學生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學習數學時,要學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擁有興趣后,對于數學的學習會減少學習壓力,對于所學知識記憶更加深刻。
一、培養(yǎng)數學思維對學生的作用
數學一直以來被作為重點課程教授給學生,說明它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數學的方法,他們提起數學就是排斥的、拒絕的,這是因為他們學習數學是靠強制記憶。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讓學生對數學負擔很重,還會讓學生不愿意去學習數學。教師要在課堂上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擁有這種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并且尋找到學習數學最輕松的方式。
二、培養(yǎng)數學思維的方法
(一)結合生活進行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學生培養(yǎng)了對數學的興趣愛好才能更好地學習。在教授數學時可以結合生活進行教授,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的“影子”,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fā)現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生活,讓學生對于數學產生興趣。
舉例說明,在教授學生認識數字時,教師可以提問“數字1像什么?”“數字6像什么?”等等,在教授學生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東西用到了三角形的形狀?”“生活中有哪些四邊形?”等等,讓學生結合生活學習數學,這種方法可以引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思維。
(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教師在教授課程時,由于每名學生的想法不同,所以對問題的想法不同。教師在教授學生時不能一味地講述知識,教師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學會運用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這既幫助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又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思維。
舉例說明,在教授學生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以提問“在生活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減法?”每個學生對于問題的解答都是不同的,最后給出的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后,要讓學生運用到平時生活中。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善于觀察。在學習平移旋轉時,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有關物體平移和旋轉的,讓學生善于觀察,讓學生感受到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三)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就要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學生的想象力往往比他對于知識學習的多少更為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邊界的,而想象力是沒有邊界的。當學生發(fā)揮了想象,那么他對問題的解決也會輕松很多。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單純地向學生講解自己的觀點,還要讓學生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舉例說明,在學習圖形時,可以讓學生運用想象,三角形在什么情況下會變成四邊形?在這個問題中,學生可以找到三角形與四邊形的特點,還會找到三角形與四邊形的區(qū)別。在教師的帶領下,運用自己的數學思維思考問題,運用想象,久而久之,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
(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學生不僅要學會老師教授的一種解題方法,還要會自己進行創(chuàng)新。往往在一個問題中,可能會存在兩個或者多個答案,或者是一個題型的不同問法。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要學會自己發(fā)掘出一條新的道路。學生在不斷的嘗試與實驗中,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是十分強烈的,對于知識的渴望也是最為深刻的。教師可以運用這種問題對學生進行教授,引領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問題。首先,學生活學活用了所學知識,其次,學生對于這種問題的記憶十分深刻,下次,在遇到這種問題,能迅速作答。學生不僅可以將創(chuàng)新能力運用到回答數學問題中,還可以將其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對于學生的學習大有裨益。
(五)手腦并用,一同學習
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接受新的知識的能力就會增強。有研究表明學生在一邊動手一邊動腦中學習,他的學習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教師要鼓勵學生動手解決問題,學生在動手解決的同時,他的大腦也會一起運動,也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舉例說明,在學習認識時間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個小時鐘,小時鐘上要清楚的標記出時刻。教師在課堂可以提出一個時間,讓學生撥動指針,表示出正確的時間。比如“用時鐘表示出12:10分”“用時鐘表示出13:20分”等等。還有教師在教授學習角度時,學生沒有親手量過角度,所以學生不明確銳角、直角、鈍角的角度。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圓規(guī)量角器,讓同學們量所接觸到的帶有角度的物品,還可以自己畫一個角度去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對數學產生興趣,他在學習數學時精神會很集中,一邊動手一邊動腦,這樣的學習對于學生是愿意接受的方式,對于學生養(yǎng)成數學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結束語:
學習數學不僅要學會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學會運用這種思維來尋找問題答案。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格外重視其的養(yǎng)成。教師要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學生一舉一動,并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修改,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這種思維。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理,這對于以后的學習都有利無弊。
參考文獻:
[1]魏建珍.談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20(10):49-50.
[2]汪含全.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20(10):101-102.
[3]閆軍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J].學周刊,2020(0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