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潔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化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強調語文課程的實質特征,利用情感引導的功能,幫助學生情知共進,凸顯健康個體,構建完美人格的一個有效教學方法。由此來看,教師需要凸顯出情感教學的重要性,并加強其實際應用。對此,本文對情感化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探討[1]。
關鍵詞:情感化教學;高中;語文
引言: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背景下,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yè)在發(fā)展中不僅迎來機遇,而且也迎來挑戰(zhàn)。那么在教育行業(yè)中,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新的挑戰(zhàn),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情感化教育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體現(xiàn)出我國教育事業(yè)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特點。對此,在新課改理念的推動下,高中語文教師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運用情感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優(yōu)化學生人格,并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一、情感化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具有多元化的發(fā)展特點,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更全面、完整地展現(xiàn)。那么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成績提升。對此,這極易造成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實施情感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和同學、教師一起互動和溝通,增強情感素質。另外,教師在構建情感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務必要注重師生關系的穩(wěn)定發(fā)展,并營設良好的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欲望。對此,情感化教學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學習效率等發(fā)揮重要作用。
二、情感化教學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
(一)深挖教材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教材為基點進行授課,同時需要引導學生利用教材理解挖掘自身的情感潛能。有一些教材中的文章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以便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等。例如在《紀念劉和珍君》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然后引入“三一八慘案”的前后經過,并對我國學生為國戰(zhàn)死的行為進行深入探析,由此能夠在情感層面打動讀者。對此,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文章的時候,能夠直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操,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思想品質,這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發(fā)揮重要作用[2]。
(二)營設積極的教學氛圍
營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實施現(xiàn)代化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夠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手段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通常都存在極大的“升學”壓力,情境創(chuàng)設法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當學生在學習期間出現(xiàn)厭倦、乏味等心理時,教師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手段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使學生在獲得情感共鳴的過程中得到相應地收獲。盡管高中生的辨別意識及能力較強,不過極易受到個人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對此教師需要借助于情境構建等方式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揮多媒體平臺的最大優(yōu)勢,鼓勵學生對圖文、視頻、音頻等進行鉆研和探索,掌握文章的情感思想,從而實現(xiàn)增強學生情感素質的目的。
(三)強化誦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誦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情感,使其在情感方面受到熏陶和影響。對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誦讀質量,幫助學生更透徹、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含義,并對一些特殊的語句進行分析和探究。例如在《陳情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真正地理解作者的奉孝之心,并且也要認同作者的臣子忠心。在文章誦讀期間,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一些特殊的語句調整語氣、語調等,由此能夠折射出作者復雜的情感。在文章中,作者從小由祖母撫養(yǎng),在國家有難時,祖母年老體衰、久臥于床[3]。盡管作者非常清楚國家需要自己出力、盡忠,不過依舊向上說出緣由,不忍遠離祖母,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愛國之情、無奈之感等。在進行文章誦讀期間,教師首先需要示范,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大概內容進行了解,然后幫助學生逐漸沉浸在學習氛圍中。對于這種情感教學模式來說,能夠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寫作背景及特點,由此能夠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情感體驗和感受,促使學生的內在情感得到激發(fā)和升華,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關注度,使其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情感化教學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應用是非常普遍和廣泛的。特別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這是一個最理想、最顯著的教學方法。其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情感化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沉浸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引導其情感獲得共鳴。另外,教師也需要動態(tài)地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體驗和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強化學生的情感思維,促使學生能夠盡快地實現(xiàn)學習目的、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 劉鴻星. 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文理導航(上旬),2016(1):82-82.
[2]? 賈國麗[1]. 情感化、創(chuàng)新化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 藝術教育,2012(5):57-57.
[3]? 李朝梅. 情感化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 校園英語,2014(15):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