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靜
【摘 要】交流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交流溝通能力既是一種職業(yè)技能,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家園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對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以及教育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表現(xiàn)了教師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能力,也體現(xiàn)了幼兒教師獨特的個人魅力。為提高教師家園溝通能力,促進教師成長發(fā)展,本文分析了家園結合的教育現(xiàn)狀,并以多元培訓方法為主,針對提升教師家園溝通能力制定了實踐策略。
【關鍵詞】教師成長;家園溝通能力;多元培訓
幼兒教育是系統(tǒng)且復雜的工程,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在共同教育影響下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發(fā)展。考驗到了教師的家園溝通能力,為提高家園合作質量,要充分認識家園合作的現(xiàn)狀,認識家園合作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開展的教學價值,然后以多元培訓法為輔助,就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實踐規(guī)劃分析,讓多元培訓策略的制定更加科學、規(guī)范,使之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探究家園溝通現(xiàn)狀——思想和方法是因素
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教師和家長是其成長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家園溝通中,教師思想、家長思想、教師教育方法、家長教育方法,是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核心。但就目前而言,在家園溝通能力這一板塊中,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對于溝通方法的運用,仍處于幼兒接送時間段內的短暫交流,哪怕偶爾運用微信、釘釘溝通,其溝通的核心關鍵點還是圍繞幼兒的學習,忽視了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家園溝通能力的提升而言,思想是影響溝通質量的關鍵點,但結合實際溝通現(xiàn)狀來說,教師和家長在進行溝通時,大部分都是對于幼兒園內的表現(xiàn)、學習行為等進行分析,忽視了幼兒家庭生活狀況、社會發(fā)展能力等信息的傳遞,導致在教學時出現(xiàn)學情分析存有偏差,教學方法應用不當、溝通力度難以達到預期目標等教育問題。為此,要以教師家園溝通思想和溝通方法為載體,展開實踐分析。如線上+線下方法的應用、多內容整合測評的思想培訓等。
二、認識家園溝通教學價值——幼兒、家庭、教師是關鍵引向
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提升,對幼兒成長和發(fā)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溝通過程,教師和家長圍繞的主體是幼兒,圍繞的核心內容包括幼兒在園內的表現(xiàn)、生活表現(xiàn)、社會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等內容,以及家長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等溝通能力的提升,可以為幼兒的成長提供更加專業(yè)化的引領和服務,也可以塑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家園關系。在家園溝通過程中,可以將教育經(jīng)驗、思想、方法引申到家庭教育中,讓家長認識陪伴的重要性,認識家庭教育力量,學會如何和幼兒進行溝通,在溝通中,塑造和諧親子關系,更好地實現(xiàn)家庭與幼兒教師的合作關系,提升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滿意度。這樣既可以增強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自信心,又可以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并且在家園溝通中,不僅展現(xiàn)了教師自身獨特的魅力,還可以更好地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是綜合能力的考察和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為此,要提升教師家園溝通能力,一定要認識家園溝通對幼兒、家庭、教師自身的影響價值,在重視家園溝通的過程中,制定多元培訓策略,構建命運共同體,促進共同發(fā)展。
三、教師家園溝通能力——多元培訓,優(yōu)化教師溝通思想
(一)提升幼兒教師家園溝通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優(yōu)化教師的溝通思想,制定多元溝通內容,避免形式單一、內容模式的能力培訓方法,通過多元溝通勝任能力測評模型的構建,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提高家園配合和認同度。例如,在提升教師家園溝通能力培訓中,可以制定以下多元溝通能力勝任測評模式:
第一,可以從專業(yè)知識入手,讓教師在研讀幼兒指南、綱要的基礎上,針對幼兒發(fā)展相關知識和教育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規(guī)劃分析,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在家園溝通過程中,針對幼兒園內、日常生活表現(xiàn)、社區(qū)行為表現(xiàn)等進行多內容溝通、多信息傳遞,從幼兒成長發(fā)展出發(fā),從專業(yè)知識入手,提高溝通質量。
第二,可以從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入手,促使教師站在家長的角度,從家長實際情況出發(fā),開拓討論的話題,如可以探討家長對幼兒陪伴的重要性、家長對幼兒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對幼兒日常交流互動等多內容進行對話交流,在認識家長和幼兒關系的過程中,全面認識幼兒。
第三,要針對教師“傾聽”“主動”“責任”等方面進行培訓,引導教師通過視聽覺,在理解家長思想、信息和情感傳遞內容的基礎上,讓溝通內容具有契合性,流暢性。在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和溝通中,主動積極的管理教學溝通時間,針對幼兒心理和行為等綜合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反應。提高家長對教師的認同度,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通過多元溝通勝任能力測評模型培訓內容的制定,優(yōu)化教師溝通思想,在家園溝通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適的成長發(fā)展環(huán)境,更好地實現(xiàn)對幼兒的教育。
(二)開展線上+線下多元溝通方法,創(chuàng)新家園溝通模式
線上+線下多元溝通方法的融合使用,是以教育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利用微信群、qq群等建立家園群,針對幼兒或教育等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可以強化家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力度,又可以在多主體溝通中,提升家庭教育理念,通過教師溝通時信息內容的表達更全面、更具針對性。為提高教師溝通能力,可以開展線上+線下的多元溝通方法,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能力。
例如,可以開展實操訓練培訓,針對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能力,以及線上溝通內容、溝通方法進行培訓引導,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組織教師針對線下溝通內容、溝通過程、溝通方法、溝通結果等進行信息篩選,然后以線上溝通為載體,組織教師進行溝通內容、過程、方法交流。如為提高線上溝通能力,首先要讓教師明確知道線上、線下銜接溝通的內容,以線下溝通為輔助,進行內容拓展和延伸,提高教師的溝通質量;其次要對幼兒教師線上溝通的方法進行培訓,如可以在線上溝通的過程中,針對幼兒在園內的表現(xiàn)上傳資料,讓家長針對幼兒的日常生活表現(xiàn)、步入社會行為表現(xiàn)如超市購物能力、社會人際交往能力等上傳圖片,在資源共享中,讓家長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然后教師依據(jù)線上溝通的信息,以及家長需要解決的問題、期望達到的目標進行溝通,促使家園溝通更加順暢,讓所有家長和教師都能參與。為了提高教師的溝通能力,在線上溝通時,可以開展趣味活動,讓線上溝通更加多元化、趣味化,提高教師家園溝通能力,創(chuàng)新家園溝通模式。
(三)引入多元化教育評價培訓機制,提高教師溝通能力
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提升,關系到幼兒成長發(fā)展,關系到和諧家園關系的塑造,不僅考驗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能力,還是個人魅力的綜合表現(xiàn)。為有效發(fā)揮多元化教師培訓的育人價值,提高教師溝通能力,可以引入多元化教育評價培訓機制。
例如,在培訓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師家園溝通內容、溝通方法、溝通過程、溝通結果等進行綜合考量,采用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讓教師針對自己的溝通能力進行客觀認識,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足,進行總結反思;然后采用教師自評、幼兒評價、家長評價、教師互評等方法,溝通中的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溝通方向是否全面等進行多內容評價,以教師、幼兒、家庭為核心,針對教師溝通能力、家園溝通能力進行全面評價,以此提高教師交流能力,使培訓更具有訓練價值。
(四)制定多元化家園溝通教育模型,促進教師成長發(fā)展
在多元培訓中提高教師家園溝通能力,促進教師成長發(fā)展,要制定多元化家園溝通教育模型,從而促使教師在多元培訓中得到交流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多元培訓期間,可以針對教師和家長溝通的內容進行合作研討,以小組培訓為輔助,讓教師就個人溝通觀點、家長溝通內容進行表達分析,讓教師在培訓中進行充分表達,在創(chuàng)造交流氛圍的過程中,提高教師表達能力,在合作中提高溝通技巧。在信息分析中,解決家園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從家長的角度、家長生活的視角出發(fā),讓教師在培訓期間,進行經(jīng)驗分享,感悟家長角色的心理變化,促使家園溝通情感化。
四、結束語
多元培訓提升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實踐探索,不僅考驗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能力,還是教師展現(xiàn)個人魅力的時刻,既是一門語言藝術,也是一門生存技能。為此,運用多元培訓方法,提升教師家園溝通能力,著重點體現(xiàn)在“多元”上,不僅溝通內容要多元,溝通方法、溝通思想也要多元,在綜合各方因素的基礎上,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發(fā)展,提升家園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云希.多元培訓背景下幼兒園教師家園溝通提高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9(02):54-63
[2]曹春云.家園溝通中的常見問題及路徑分析——基于幼兒園新教師視角[J].教育觀察,2020,9(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