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笛 周林艷
【摘 要】在漢語口語教學中充分利用漢語韻律上的節(jié)奏強、音樂美等特點,結合語音修辭手段,在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幫助留學生提高語音、語義及語用各方面的準確性,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韻律語感,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語音;修辭功能;對外漢語;口語教學
口語練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始終是對外漢語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傳統(tǒng)口語教學將注意力集中在讀詞、練習固定句型上,通常會采用朗讀法、圖片展示法、游戲法等教學手段,但還是會存在枯燥性輸入、“洋腔洋調”等問題,有很多學生讀詞或詞組時發(fā)音相對標準,但在語流語篇中就會出現(xiàn)“跑調”現(xiàn)象,甚至會影響書面語使用的自然通順及地道優(yōu)美。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也是語言音樂美的體現(xiàn)。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富有韻律的東西更容易被大腦接受。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語音四要素音高、音強、音長、音色的組合,如疊音、雙聲、疊韻、語調及節(jié)奏變換等語音修辭手段,增強語言表達效果和感染力,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教學材料是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依據(jù)的材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學材料對于學習者語言習慣和興趣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教師可以選取語音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材料,完成聽、讀、說等基本語言技能訓練,以此提高綜合語言能力,漢語學習者通過寓教于樂的練習方法在感受漢語韻律美的氣氛中,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一、諧音與韻律功能的應用
語音修辭中的諧音就是押韻,在教學中利用語音的和諧關系構成一定的韻律,借助整齊的音響效果,在表達一定意義的同時極大增添練習過程的趣味性,達到語流表達上一氣呵成的效果。如押韻、雙聲、疊音、疊韻等方式:
1.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哥哥讓多多,多多讓哥哥。都說要小個,外婆樂呵呵。(雙聲與疊音的搭配)
2.毛毛有一頂紅帽,貓貓有一身灰毛。毛毛要貓貓的灰毛,貓貓要毛毛的紅帽,毛毛把紅帽交給貓貓,貓貓給毛毛幾根灰毛。(疊韻練習)
3.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ㄑ喉嵕毩暎?/p>
在練習中絕不能忽視聲調的練習,這就需要注意平仄聲的搭配,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感受平聲字的強烈音感,發(fā)陰平和陽平時音高起點高,尤其是陰平需要拉得更長,聽起來比較宏亮;而仄聲字音感較弱,上聲和去聲音高相對較低,聽起來不夠宏亮。在語流中有起有伏,產生抑揚頓挫的語感,在反復練習體會中讓這種語感產生自然習得的效果。
4.蓮花燈,蓮花燈,今天點完明天扔。(以陰平、陽平為主)
5.不怕不會,就怕不學。一回學不會,再來一回,一直到學會,我就不信學不會。(以陽平、去聲為主)
這兩種功能非常適合初級階段的口語練習,諧音練習能幫助學生區(qū)分易混淆的聲母、韻母間存在的差異,韻律練習主要幫助學生習得漢語聲調。二者結合在反復練習中增強記憶,幫助學生糾正語音錯誤和發(fā)音缺陷,同時打下良好的語音韻律基礎,既體會了漢語音樂美感又能提高學生對語音練習的興趣。
二、節(jié)奏功能的應用
語音修辭中通過選擇音節(jié)的多少和停頓調節(jié)話語的節(jié)奏。在音樂中一強一弱兩個節(jié)拍構成了音樂的節(jié)奏,漢語的節(jié)奏感就類似于音樂的節(jié)奏,單音節(jié)很難形成抑揚頓挫感,漢語中以雙音節(jié)詞匯居多,體現(xiàn)了漢語節(jié)奏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在組詞造句時多講究單音節(jié)詞之間的組合,雙音節(jié)之間的搭配,多音節(jié)詞與多音節(jié)詞的相結合,通過反復、排比、對偶等修辭方式,讓留學生自然地感受并掌握組合搭配與句讀,有助于理解句法結構和句意。
整齊的排比、對偶等修辭方式強調語法結構上形式整齊對稱,詞性意義上相同或相似,甚至在音節(jié)上要求平仄相對,韻律上也常常要合轍押韻,以此在語氣、語勢上相同或相連,語音節(jié)奏上呈現(xiàn)出悅耳動聽的音樂美。
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留學生的停頓沒有問題,但在整句表達上還是有“腔調”,這是受漢語每個音節(jié)自帶聲調的影響,音節(jié)連讀時,學生還將關注點放在每個字的聲調上,那么在練習過程中,融入輕聲和重音的練習就顯得極為重要,二者是形成語流節(jié)奏的重要因素,選擇一些輕聲音節(jié)結尾和重讀音節(jié)結尾相對比的練習,在強弱快慢的節(jié)奏中,體會音高、音強、音長的變化。
6.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這種功能比較適合應用于初級向中級過渡階段并貫穿整個中級階段,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基礎發(fā)音,開始接觸更多的詞匯和更長的句子,連讀音變現(xiàn)象開始影響他們聽說能力的提高。節(jié)奏功能的應用不僅能幫助學生感受漢語長短、強弱交替出現(xiàn)所帶來的節(jié)奏感,還可以提供充足的詞匯,擴展學生的詞匯量,調動學生思維,在語篇語境中區(qū)分近義詞之間存在的語義輕重、搭配對象等細微差異,在日常的實際應用中就可以輸出更準確、更地道的漢語句式,避免出現(xiàn)不恰當、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短語或句子。
三、語篇功能的應用
漢語語音的諧音押韻、輕重交替在構成語篇的過程中起到了銜接作用,使語篇具有連貫性,是漢語韻律美的集中體現(xiàn)。朱光潛先生指出“韻的最大功用在于把渙散的聲音聯(lián)絡貫串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協(xié)調?!比巛^有代表性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狈磸突丨h(huán),渾然一體首尾呼應,韻律上遵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優(yōu)美的節(jié)奏符合詩人感情的起落,是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此時運用排比、對偶、層遞等辭格,不能僅停留在句式上,要更加注意整篇內容上的入情入理,在體驗美感的同時,理解韻律中所要表達出的意味深長之情。尤其是層遞,不僅在意義上由強到弱或由弱到強地遞進,同時也要求音節(jié)數(shù)相近、音頓明顯,在語勢連貫的基礎上產生出強烈美好的語音效果。
7.成功是一種喜悅,成功是一種輕松與快樂,成功更是一種讓人用語言無法形容的滋味。(同義詞表達)
8.生活是一片海,時而洶涌澎湃,時而風平浪靜;生活是一盞燈,時而閃閃發(fā)光,時而默默無聞;生活是一棵樹,時而青翠茂盛,時而枝葉稀疏;生活是一條路,時而崎嶇蜿蜒,時而寬闊無阻。(對偶/反義詞表達)
此類功能適合中高級階段口語練習,在語篇表達中,長短句式搭配使用,韻律上交錯變換,恰到好處地讓學生體會漢語緩急頓挫、寄情悠長的音樂美感,實現(xiàn)語音修辭的目的。此外,還可以運用雙關、諧音,利用詞語語義多樣、語音相近的條件實現(xiàn)語義和諧音的雙關,為語句增加或含蓄或幽默的言外之意,在提升趣味性的同時還會給留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語篇功能可以充分利用語音幫助留學生加深對長難句的理解,從整體上把握句子的關聯(lián)性,有助記憶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書面語使用的準確性。
四、風格功能的應用
語音修辭可以體現(xiàn)語言及其運用特點的風格,包括民族風格、地域風格、個人風格、表現(xiàn)風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表現(xiàn)風格。表現(xiàn)風格的運用適合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如對于元音發(fā)音不到位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利用開口呼韻母和齊齒呼韻母音強上的差異,讓學生感受主要元音的開口度大小對元音響度上的影響。通常語流中主要元音開口度越大,語句往往越響亮。漢語中元音開口度和響度由大到小排列為:a>o>e>ê>i、ü、u。這種語音表現(xiàn)風格的差異在豪放派和婉約派的詞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
漢語語音特征蘊含了音律和音韻美,蘊藏在古今文學作品以及日常交際中,那么,如何讓學習者也同樣感受、領悟和運用漢語語音的的妙處成為中高級階段語音學習的新目標。在二語語音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目標語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向學生提供一些漢語中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材料,用以進行語音訓練。讓學生體會原汁原味的漢語,培養(yǎng)語感,有利于語言的習得。
比起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效果,以語音修辭功能為出發(fā)點進行口語練習,一方面可以體會漢語的韻律語感,從整體上把握漢語的語音面貌,擺脫了枯燥乏味,在輕松的氛圍中記憶知識點,將那些深層的語言規(guī)則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的記憶中。另一方面,漢語教師借助直觀性和趣味性的材料講解練習,在學生反復朗讀了解和掌握規(guī)律或者特點后,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自然模仿階段,無論是在口語表達上,還是詞語運用上,甚至是成段成篇上,都可以提高其準確性,以達到自然習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希杰.修辭學導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44
[2]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40
[3]樊笛,周林艷.漢語韻律特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體驗途徑[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13):334
【作者簡介】
樊笛,1976年12月,女,漢族,黑龍江省五??h,東北大學副教授,博士,對外漢語教學
周林艷,1980年2月,女,漢族,遼寧省建平縣,東北大學講師,碩士,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