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欣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十分重要。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很多教師已經習慣了把學生放在被動位置上實施單方教育。學生不了解教師的思路,教師沒有掌握學生的狀態(tài),兩者之間嚴重缺乏交流,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提出,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倡導教師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落實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深入課堂。
關鍵詞:高中語文;互動教學;教學改革
新課程教學改革環(huán)境中,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都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更新。傳統(tǒng)理念中,教師會把自己看作是學生的上級以及課堂的主體。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中,要求教師調整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把課堂的主導權重新交還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可以基于自主的角度與教師展開合理的交流。在師生互動,理性交流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雖然,新課程教學改革任務推動的如火如荼,但目前我國所實施的主要教學機制仍舊是應試教育。在這一前提的影響下,多數(shù)高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試圖通過單方面的傳授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但部分教師的過度關注以及過度引導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在教師的強烈壓迫下,學生很容易會產生學習壓力,甚至會因此而自暴自棄,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逐漸瀕臨激烈沖突。
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中,雖然目前無法調整國家的教學機制,但是教師可以適當?shù)母淖冏约旱慕虒W態(tài)度,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觀念,不要過度的對學生實施干擾以及硬性管理,而是可以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在兩者可以達到平等交流狀態(tài)的前提下,有效改革課堂互動。
教師應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不要單純的把學生看作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儲物箱,而是要把他們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與學生交流,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認識。高中階段的學生已逐漸進入到青春期,很多學生也已經在年齡上進人了成年人的行列。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個性。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以此對學生形成真實的理解,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需求后,教師自然可以有針對性的為其提供輔助,讓學生愿意互動交流,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意識,強化個人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講解《雷雨》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情景模擬的小活動。活動中,教師先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自行組成小組。小組內的同學可以通過彼此交流的方式,合理的劃分角色,如繁漪、周萍、周樸園、四鳳。劃分好角色后,學生可以把任務表交給教師,由教師觀察這樣的分組是否合理。比如能力較差的學生是否承擔著比較繁重的任務,以此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之可以更好的體會人物情感,感受人物變化,進而加強自己的學習理解。
二、實施課堂討論式教學
在基于新課改背景開展高中語文課堂互動改革時,教師的工作重點在于改革互動的手段。討論是有效拉近師生關系,增強互動效率的主要途徑之一。在一個明確話題的引導下,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師也可以調整討論的主體,如師生討論或者生生討論,借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方法促使學生產生學習主動性。
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應注意遵循以下兩點原則。第一,尊重性原則。在討論中。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表達想法時,教師絕對不能中途打斷,而是應該尊重學生個體,在學生表達完畢后,組織其他學生對該名學生的回答提出質疑或者提出不同的想法,以此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綜合性原則,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不同學生的眼中,同一個角色可能會衍生出多種不同的形象。在學生討論,并且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答案予以肯定,然后結合自己的理解,適當?shù)臑閷W生提供建議,以此維護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離騷》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來分析屈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有的學生認為屈原壯志未酬,是一個愛國人士。但有的學生卻會認為,屈原投河,是一個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在學生各自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彼此討論,相互交流,構建完整的人物形象,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三、開展多元性互動評價
在互動教學改革中,針對于課堂評價的方式,教師也需要加以適當?shù)膭?chuàng)新以及調整。
一方面,教師需要加強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在傳統(tǒng)的理念中,大部分教師也會在完成教學活動后對學生實施評價,但這種評價通常是單方面的。比如,教師會站在主體角度上,引導學生總結文章,總結課堂,然后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加以點評。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站在多元角度上引導學生開展評價。如教師可以對學生實施評價,但學生也可以對教師實施評價。在生生互評、師生互評中,幫助學生站在多角度上對自身形成全面的審視,有效的查漏補缺,增強學習效果。
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加強評價對象的多元性。如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更要對學生的互動狀態(tài)、進步情況以及課堂表現(xiàn)等展開評價,維護學生的信心,增強學生的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具有較強的人文性以及多樣性。很多學生即便面對同一篇文本,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所以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十分重要。教師不能強硬的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硬塞到學生的腦中,而是需要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真實思維,讓學生可以在有效的交流中,發(fā)展自己的理性認識及創(chuàng)造認識。在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通過討論教學與互動評價,發(fā)揮互動教學的價值,促進語文課堂改革的順利深入。
參考文獻
[1]李生濤.高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改革策略探析[J].青海教育,2019(21):58.
[2]何韞,基于新課改的高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改革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S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