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軍,朱廣浪,黎佳思,張 雷,4*,趙志青,4,景在平,4
(1.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淮安醫(yī)院普外科,淮安 223002;2.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3.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上海 200433;4.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外科教研室,上海 200433)
醫(yī)學留學生教學實踐主要分為臨床見習和實習兩個部分,并將見習和實習統(tǒng)稱為臨床帶教,臨床帶教對醫(yī)學留學生的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F代通信工具和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對軍醫(yī)大學留學生的臨床帶教也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給臨床帶教教師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盎ヂ摼W+”素質教育模式的誕生和發(fā)展,不僅徹底改變其教學手段,也改變和革新傳統(tǒng)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模式[1]。當前留學生帶教的教學模式和手段相對單一,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最終的結果是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激發(fā)外國留學生對臨床實習的興趣,在微信被留學生廣泛關注和使用的網絡社交背景下,本文主要結合留學生臨床帶教的實際需求,基于微信訊飛開放平臺和翻轉課堂,為參加臨床實習的留學生和帶教教師提供便利。
1.1 留學生的困難
1.1.1 學生個體差異大 水平參差不齊 來自不同國家留學生的基礎、個人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2]。大部分留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都會及時提出,并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解決,在進入課堂或臨床帶教的過程中也能夠積極地回答大家的問題,在臨床上非常樂于在臨床帶教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一些相關的臨床實踐操作。而有的留學生性格相對內斂,在整個臨床實踐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和參與其中。大部分留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積極,真正能夠做到多聽、多看、多說、多問、多做。而對于一部分態(tài)度消極的留學生來說,有著一種不想聽、不想看、不想說、不想問、不想做的消極學習態(tài)度。由于實習態(tài)度的巨大差異以及前期實習基礎的不同拉大外國留學生間的差距,這對今后留學生的自身成長和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
1.1.2 語言交流障礙 無法深入交流 在臨床教學中,留學生的語言問題是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3]。在日常的學習和溝通中,大部分留學生可以進行相對簡單的日常交流。然而在臨床帶教過程中,要求留學生能夠和中國患者密切交流并能夠準確地采集相關病例資料,從而實現精確診斷。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帶著地方口音,這會加重留學生與患者的溝通障礙。留學生在中國進行臨床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時,一般都會采用全英文式的授課方式,這就往往使得外國留學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對中文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導致漢語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相對較差[4]。這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外國留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參與度,降低外國留學生對臨床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5]。
1.2 臨床帶教的實際情況
1.2.1 帶教教師無法全身心投入留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 在擔任臨床帶教的同時,絕大部分臨床帶教教師還要擔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任務以及自己的科研任務,這使得臨床帶教教師沒有辦法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全投入到留學生臨床帶教工作當中。帶教教師英語口語表達水平參差不齊,這直接影響本校外國留學生英語的實習教學質量[6]。部分年輕帶教教師英語水平不錯,但缺乏帶教留學生的相應臨床經驗,而一些高年資的帶教教師雖然實際上擁有豐富的本科生和研究臨床教學經驗,但英語表達能力卻相對較差,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多數留學生的臨床帶教。
1.2.2 傳統(tǒng)的留學生臨床帶教模式的弊端 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通常是“一對多”,這往往難以滿足外國留學生的實際需求。傳統(tǒng)的留學生臨床查房帶教和本科生的帶教模式完全相仿。在臨床帶教過程中,留學生與帶教教師由于各種原因,往往都會存在諸多的問題[7]。其中,諸如帶教教師由于臨床工作事務繁重,在查房過程中或查房結束后,對于留學生的各種疑問等無法進行一一詳細解答,更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留學生圍繞這些相關問題展開更為深入的交流討論;同時一些外國留學生由于語言交流障礙,導致一些留學生長期處于對教師所講的課堂內容似懂非懂的混沌狀態(tài)[8-10],也往往會讓帶教教師對留學生產生不良印象。這不僅降低留學生的臨床學習與興趣,也嚴重影響帶教教師的積極性,這些都非常不利于留學生與帶教教師臨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2.1 微信、訊飛隨身譯等網絡平臺的融合微信社交網絡作為新興的網絡社交信息傳播媒體,具有信息傳播內容豐富、傳播渠道便捷通暢等特點;其公眾信息平臺通過微信社交網絡快速便捷地向用戶發(fā)送大量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等形式的信息(圖1),且方便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教師之間互動[11-12]。學校帶教教員可以利用微信教學平臺進行一對多的各種媒體性帶教行為活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交流學習模式,即利用微信教學平臺O2O(Offline To Online)的教學[13]。線下教學即病房或手術室教學,線上教學即網絡教學。該教學方法實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圖1 微信平臺在留學生帶教中的應用
訊飛隨身譯是一款手機翻譯軟件,通過語音或手法輸入,完成書面或語音輸出,讓語言不通不再是溝通障礙[14]。訊飛隨身譯和微信平臺結合后,可以使教師、學習小組、留學生之間快速通過語言難關,便于交流(圖2)。該款軟件既可以作為手機字典,又可以借助其最先進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作為帶教教師和留學生間的實時翻譯。翻譯后的語言文字,可以迅速通過微信平臺轉發(fā)共享,真正做到無障礙交流,幫助帶教教師和留學生更好地理解對方,實時溝通。
圖2 訊飛隨身譯在留學生帶教中的應用
2.2 翻轉課堂的應用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表現為學生在課下獨立完成相關章節(jié)知識的學習,師生課堂上一起進行探討、互動和學習等活動[15]。臨床帶教中,病房即留學生的課堂,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常規(guī)查房、教學查房等以帶教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需要通過翻轉重新調整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帶教教師轉移給學生。通過學習預查房或手術前,學習小組自發(fā)地、有計劃地去醫(yī)院進行學習預查房,預先做好準備學習匯報的內容,提前和查房的助教溝通;查房或手術時集中在關鍵的學術點上進行討論和精講;查房后總結并整理科研思路,完成查房小結。
2.3 案例教學法在留學生帶教中的應用以實際問題分析為研究導向的案例型教學方法和探究型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留學生獨立發(fā)現、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幫助[16]。以案例分析為教學基礎的教學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主要目的就是在對病例的總結和案例討論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并提出如何解決問題[17]。國內常見的教學查房是利用有典型癥狀和體征并且借助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輔助檢查,診治能夠積極配合的患者或仿真患者,即通過一個典型案例的教學查房,將這一類疾病及相關鑒別疾病的診治思路做一梳理。這種方法通過從病例中找出疑問,并展開深入探討,可以快速提升留學生臨床思維[18-20]。通過案例教學法,“以點帶面”地展示外科主流疾病,讓留學生充分了解臨床疾病的診療規(guī)范,并借此機會,將研究型病歷的書寫和臨床病例研究表格(CRF表)的填寫結合到科研工作中。利用微信和訊飛等網絡平臺的優(yōu)勢,采用“翻轉教學”的模式[21],有效利用業(yè)務時間,在提高留學生崗位能力的同時,促進外訓教學與科研相融合,全面提升科研素質與專業(yè)技能。
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進行臨床實習的82例外科留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兩組,2017年入院的41例外科留學生為對照組,年齡為22~27歲,平均年齡(24.2±1.2)歲,其中男23例,女18例;2018年新入院的41例外科留學生為觀察組,年齡21~27歲,平均年齡(23.9±1.5)歲,男25例,女16例。兩組外科留學生均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學習方面綜合能力,在性別、年齡、基礎課程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之間的對比結果分)
教學考核任務結束以后,對留學生進行出科考核成績、自我評價以及留學生對外科帶教教師的滿意度調查,出科考核成績主要包括臨床理論知識(30%)、臨床操作(40%)與臨床病案書寫(30%)共3個考核項目,總分值100分,外科留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該科的實習后進行出科考核。由參加試驗的同一名教員進行閱卷考核,比較兩組出科考核成績的差異。出科時留學生對出科進行自我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留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專業(yè)性和詞匯水平、人際溝通能力與對學習的興趣共4個評價項目,各項分別25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留學生實習自我的評價水平越高。出科時,留學生對帶教教師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向每位留學生發(fā)放自制帶教教師滿意度調查問卷;帶教教師對留學生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向每位帶教教師發(fā)放自制留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讓每位留學生對帶教教師以及每位帶教教師對留學生的滿意度分別進行評測,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差,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實習生人數/總帶教實習生人數×100%。
兩組出科考核成績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知識、臨床操作、病案書寫與出科考核總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2)。兩組留學生自我評價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效果評價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3)。兩組留學生對帶教教師滿意度的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留學生對帶教教師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帶教教師對兩組留學生滿意度的對比結果顯示,帶教教師對觀察組留學生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4)。
表2 兩組出科成績對比結果分)
表3 兩組留學生自我評價對比結果分)
表4 留學生對帶教教師以及帶教教師對留學生滿意度評分對比結果分)
目前,關于不同教學模式在外科留學生帶教中的應用結論不統(tǒng)一,本研究將微信訊飛開放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外科留學生,以最大程度改善教學質量。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是以帶教教師為主體,本應該作為主體的學生常常會被動式灌輸知識,而基于微信訊飛開放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案例教學法則是以外科留學生為主體,這種模式符合其學習習慣。同時,借助人工智能的技術優(yōu)勢,讓教師與留學生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簡單、快捷、高效。應用微信訊飛開放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案例教學法后的留學生理論知識、臨床操作、病案書寫與出科考核總分值明顯高于常規(guī)教學模式組。因此,微信訊飛開放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案例教學法在改善外科留學生帶教質量中的應用價值更為有效。
基于微信訊飛開放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案例教學法,增強留學生與教師互動性,增加教學的信息量,彌補留學生語言的不足,翻譯機的使用可以輔助臨床教學,提高實習效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網絡平臺實時、迅捷、互動優(yōu)勢,給予留學生充分的臨床知識預習時間和學習小組討論空間[22-23],提高留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從重知識傳授向重能力培養(yǎng)轉變,提高外訓教學效率,真正做到帶教手段實用化和教學方式多樣化,完成外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與臨床帶教方法改革?;谖⑿牌脚_聯合訊飛軟件的臨床教學手段符合外科留學生的學習特點,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外科留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