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鵬 劉 娜 馬志剛 張家安
(承德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承德 067000)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的一種比較嚴重的類型,常見于老年、男性、高血壓、具有糖尿病和腹型肥胖等家族史的患者[1]。臨床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老年人的疼痛敏感度降低,同時合并多種疾病,導致延遲ACS患者的診斷及治療,最終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據(jù)統(tǒng)計,全球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患者中老年人占比80%左右,我國的OASIS(The Organization to Assess Strategies for Ischemic Syndrome)和CREATE(Clinical Trial of Reviparin and Metabolic Modul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Evaluation)顯示患者年齡為63歲左右[3-5]。因此,準確及時的診斷及合理的治療對老年ACS患者來說尤其重要。ACS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伴隨著炎癥的發(fā)生,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一個新的炎癥標志物[6]。相關研究表明LP-PLA2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7]。另一方面,肌鈣蛋白Ⅰ(cTnⅠ)在臨床上已被用于診斷心肌損傷,并且具有預后性,相關研究表明,cTnⅠ有助于早期ACS的診斷,同時能夠有效降低心臟性死亡[8]。近年來,凝集素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體-1(LOX-1)作為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性及心肌缺血缺氧階段的標志物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具體作用機制尚未闡明[9]。因此,本文通過研究老年ACS患者血清LP-PLA2、cTnⅠ及LOX-1的表達水平,繪制ROC曲線分析其在ACS早期診斷的價值,為ACS的診斷、治療及預后提供理論基礎。
1.1資料 選擇2015年2月~2019年4月至我院住院治療確診為老年ACS的2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5歲;②符合ACS診斷標準:采用歐洲心臟病協(xié)會(ESC)和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CC)診斷標準[10];③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且依從性高;④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合并其他腫瘤類型的患者;③合并急性結締組織疾?。虎芎喜⑵渌麌乐馗腥拘约膊?。ACS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齡(74.5±10.5)歲,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TO)的診斷標準,ACS患者分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80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7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65例;選取同期的健康志愿者7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73.1±9.8)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研究過程均符合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相關規(guī)定。
1.2方法
1.2.1實驗方法 所有受試者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5 ml,2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置于-80℃超低溫冰箱凍存。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血清LP-PLA2、cTnⅠ和LOX-1水平,實驗步驟參照檢測試劑盒操作。LP-PLA2、cTnⅠ和LOX-1檢測試劑盒均購于ebiscience公司。
1.2.2觀察指標 對比AC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組之間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同時比較ACS不同程度患者間血清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Spearman分析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之間的相關性,同時繪制ROC曲線評價LP-PLA2、cTnⅠ和LOX-1指標在ACS的早期診斷價值。
2.1對比兩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 與對照組相比,ACS組患者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均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
2.2對比ACS患者中各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 在ACS不同類型的患者中,AMI和UAP組患者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均高于SAP組(P<0.05);AMI患者的LP-PLA2、cTnⅠ和LOX-1均高于UAP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ACS患者中各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達水平
2.3ACS患者中LP-PLA2、cTnⅠ和LOX-1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應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ACS患者中LP-PLA2與cTn Ⅰ 和LOX-1的水平呈正相關(r=0.875,P<0.05;r=0.701,P<0.05),LOX-1與cTnⅠ水平呈正相關(r=0.759,P<0.05),見圖1~3。
圖1 LP-PLA2的表達水平與cTnⅠ的相關性分析Fig.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xpression level of LP-PLA2 and cTnⅠ
圖2 LP-PLA2的表達水平與LOX-1的相關性分析Fig.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P-PLA2 expression level and LOX-1
圖3 LOX-1的表達水平與cTnⅠ的相關性分析Fig.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xpression level of LOX-1 and cTnⅠ
2.4LP-PLA2、cTnⅠ和LOX-1對老年ACS診斷的價值比較 LP-PLA2、cTnⅠ和LOX-1的ROC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71、0.962和0.989;LP-PLA2的最佳截斷值為130.45 ng/ml,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分別為82.7%和75.0%;cTnⅠ的最佳截斷值為0.06 ng/ml,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5%和78.8%,LOX-1的最佳截斷值為200.96 ng/ml,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9.8%和95.0%,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LP-PLA2、cTnⅠ和LOX-1對老年ACS的診斷均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見圖4、表3。
圖4 LP-PLA2、cTnⅠ和LOX-1診斷老年ACS的ROC曲線Fig.4 ROC curves of LP-PLA2,cTnⅠ and LOX-1 for diagnosis of ACS
表3 LP-PLA2、cTnⅠ和LOX-1診斷老年ACS的ROC分析結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ACS發(fā)病率升高,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是導致心臟猝死的重要原因,而臨床上ACS也是心血管疾病就診率和死亡率最高的,ACS患者中又以老年人居多[11]。相關研究顯示,全球每年登記ACS患者平均年齡65歲以上,其中75歲以上人群占比24%左右[12]。ACS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已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因此。對早期ACS的診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老年人進行救治,改善預后,已成為臨床上一直關注的問題。
LP-PLA2又被稱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酞水解酶(PAF-AH),是一種炎癥細胞分泌的能促使氧化磷脂水解的磷脂酶,是磷脂酶A2(PLA2)超家族成員,主要由血管內膜中的巨噬細胞、T細胞和肥大細胞分泌[13]。LP-PLA2可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中的氧化磷脂,生成脂類促炎物質,如溶血卵磷脂和氧化游離脂肪酸,進而產生多種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包括內皮細胞死亡和內皮功能異常,刺激黏附因子和細胞因子的產生[14]。這些物質可通過趨化炎癥細胞進一步產生自我強化的循環(huán),生成更多促炎物質。相關研究表明,LP-PLA2能夠有效預測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中年男性是否患冠心病[15]。本研究中,ACS老年患者的LP-PLA2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且SAP組、UAP組和AMI組中,AMI組患者的LP-PLA2水平最高,SAP組患者的LP-PLA2水平最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論與以上相關報道一致。LOX-1是1997年首次在牛內皮細胞上被發(fā)現(xiàn)的ox-LDL受體,是一種Ⅱ型跨膜蛋白[16];LOX-1表達位置非常豐富,在體內血管、心臟、骨骼等,在多種細胞表面也常見表達,包括巨噬細胞、單個核細胞、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等[17]。LOX-1是ox-LDL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細胞表面的主要受體,因此,通過多種機制參與了ACS的發(fā)生與調控。相關研究表明,LOX-1通過Bax/Bcl-2代謝通路誘導平滑肌細胞或內皮細胞的凋亡,增加動脈硬化斑塊的不穩(wěn)定,促進ACS的形成[18,19];另有研究證明,炎癥反應也參與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過程,而LOX-1在激活炎癥細胞分泌各種細胞因子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0]。在本研究中ACS的老年患者的LOX-1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且SAP組、UAP組和AMI組中,AMI組患者的LOX-1水平最高,SAP組患者的LOX-1水平最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以上相關報道保持一致。另一方面,cTnⅠ小分子蛋白一般存在于心肌纖維蛋白中,是血清心肌標志物之一,被用于臨床上心肌缺血性疾病早期的診斷[21]。其主要機制是由于正常心肌細胞中,心肌細胞的細胞膜是完整的狀態(tài),cTnⅠ很難透過細胞膜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發(fā)生心肌梗死相關炎癥反應時,心肌細胞膜破損,cTnⅠ釋放到血液中,使其在血清中含量急劇增強。本研究也顯示ACS的老年患者的cTnⅠ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且SAP組、UAP組和AMI組中,AMI組患者的cTnⅠ水平最高,SAP組患者的cTnⅠ水平最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報道一致。所以,在ACS發(fā)生過程中,可能的機制是Lp-PLA2可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中的氧化磷脂,生成脂類促炎物質,炎癥反應增強,導致心血管內壁細胞膜破損,導致cTnⅠ水平增加,炎癥反應越嚴重,Lp-PLA2和LOX-1的水平越高,從而cTnⅠ的水平也越高[22]。本研究中LP-PLA2、cTnⅠ和LOX-1之間均具有正相關關系,與以上機制保持一致。
通過ROC曲線對血清LP-PLA2、cTnⅠ和LOX-1的診斷效能進行分析,其中LOX-1的診斷價值最高(95%CI:0.982~0.997),診斷的敏感度(89.8%)和特異度(95.0%)最高;最高其次是cTnⅠ(95%CI:0.943~0.980),診斷的敏感度(88.5%)和特異度(78.8%)其次;LP-PLA2(95%CI:0.831~0.912),診斷的敏感度(88.5%)和特異度(78.8%)最低。3個指標的AUC均大于0.800,提示LP-PLA2、cTnⅠ和LOX-1均具有良好的診斷指示價值,且三者濃度的增加有助于評價心肌損傷的程度。
綜上所述,LP-PLA2、cTnⅠ和LOX-1水平分別高于130.45 ng/ml、0.06 ng/ml和200.96 ng/ml,對老年ACS患者的早期診斷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但其在老年ACS中具體的作用機制仍需要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