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山
[摘 要]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強化健康教育,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優(yōu)化學生身體機能,是初中體育教師的職責和使命。
[關鍵詞] 初中體育;健康教育;策略;舉隅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強化健康教育,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優(yōu)化學生身體機能,是初中體育教師的職責和使命。而突出體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針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挖掘深層原因,探索健康教育的策略,對于我們盡職盡責、完成初中體育教學使命極為關鍵。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學習、生活節(jié)奏也顯著加快,身體素質有所下降,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健康教育,對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和心智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1.健康教育對學生身心的健康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基于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教學,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對于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熱情、排遣和緩解學生內心的不良情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敖】档谝弧辈坏干眢w的健康,而且也指心理的健康,如果學生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勢必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完成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和情感素養(yǎng),比如完成長距離的田徑運動需要的不只是充沛的體力,而且必須具有奮斗的目標和堅持到底的精神,通過中長跑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和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因此,通過不同的體育活動,在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健康發(fā)展。
2.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夠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心智
對學生的學習干擾最大的,還是情緒與心理問題。緩解了不良情緒,解決了心理問題,學生就可以更好地參與課堂、投入學習,更好地啟發(fā)自身心智,把握自己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為自身未來謀劃、奮進??梢哉f,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否得到鍛煉和提升,不僅關乎身心健康問題,而且關乎學生心智發(fā)展與未來奠基的問題。所以,在初中階段選擇體育課程中的一些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項目,例如拔河比賽、各類游戲活動,等等,都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集體意識,培養(yǎng)團結合作、敢于面對挫折的精神以及應急反應能力,讓學生在體育項目活動中不斷得到鍛煉,為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也正是因為學生擁有了健康的心理和超強的心智,學生的學習習慣就會更為優(yōu)良,學習興趣就能更加濃厚,學習信心就會更加強大,學習實踐就會更富心智,學習成績也會顯著提高,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也將更加明確。
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只重視各項目的成績達標而不在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致使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學生心理狀態(tài)亟須調節(jié)
隨著學習、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生情緒波動大,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有時會出現(xiàn)急躁、煩心亟須調節(jié)。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之后,學生在情緒上容易激動,在情感上比較脆弱,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態(tài)度上對一些事情過于偏執(zhí),在認識上對一些問題容易產生偏激看法。學校開設體育課,除了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之外,更多的是為了給學生在學習之余帶來身心的愉快和活動的享受,以達到放松身心、愉悅心情的目的。而體育教育只重視體育各項目的成績達標而不在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興趣,讓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得不到保障,致使情緒失控、心理失衡、害羞自卑等問題時常出現(xiàn)。例如有的學生的身體在青春期出現(xiàn)了顯著的變化,而在體育教育中沒有得到重視,致使學生在體育活動時羞羞答答,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女生,正處于身體各項機能發(fā)育的階段,可能會因為身體部位上發(fā)生的變化,在體育課上會遮遮掩掩,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再如,有的同學性格內向,害怕在體育活動中受到同學的冷嘲熱諷,往往會尋找各種借口不去參加體育活動,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健康身心的發(fā)展。
2.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缺乏自信心與進取心
對于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體育教師不得法的教育往往會打擊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對一些喜歡學習或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體育老師也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能嚴格要求他們,致使體育教育不到位,造成這部分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缺乏自信心與進取心。還有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不愿意運動,不擅長跑步,長時間的戶外運動,會使自己的身體機能出現(xiàn)排斥狀況,突然做一次體育鍛煉就會產生一些身體不適,從而喪失鍛煉的自信心與進取心。
三、強化初中體育教學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1.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初中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強化健康教育,需要踐行這一理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一是弱化教師的教,摒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權威慣性,讓教師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協(xié)調者,圍繞學生體育知識的增長和技能的提高,尊重每一個學生,根據不同的體質差異讓學生感受體育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自主鍛煉意識。二是強化學生的學,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熟悉基本的體育活動類型,掌握慣常的體育運動技能,在體驗和收獲中增強健身強體的自主鍛煉意識。事實上,從教與學的關系看,在任何教學行為中,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內因,教師才是課堂教學的外因,內因決定外因,也同樣體現(xiàn)著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因此,體育教學中強化健康教育,首先要調動學生,發(fā)揮內因的決定性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切實發(fā)揮其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進行自主鍛煉。當然,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也是一個雙向溝通的過程,弱化教師的教就是要強化學生的學,而這一過程正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達到強化健康教育。
2.以干預為手段,奠定學生健康的心理基礎
從身體發(fā)育規(guī)律看,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步入青春期,身體發(fā)育迅速、顯明,心理、生理變化較大。進入青春期后,學生在性格上顯得熱情奔放,在思維上比較跳躍,在行動上很有朝氣,想在教師和學生面前展現(xiàn)自我。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就要針對學生這段時期比較突出的心理特點,強化健康教育,進行心理干預,通過組織多種游戲和競賽活動,讓學生熱情奔放、思維活躍、自我展現(xiàn)、朝氣澎湃的特點凸顯出來,讓學生容易激動、感情脆弱、控制力差、態(tài)度偏執(zhí)、看法偏激的特點得以遏制。例如,在凸顯學生熱情奔放、思維活躍、自我展現(xiàn)、朝氣澎湃的特點上,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活動模式,將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相似、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讓其充分地釋放各自的能量,滿足其能夠彼此上進、共同而為的心理需要。對于學生容易激動、感情脆弱、控制力差、態(tài)度偏執(zhí)、看法偏激的,教師就要以一定的方式和辦法,遏制其不良心理或情緒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游戲和課內外競賽活動中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體驗交流,有意識地喚起學生的協(xié)作信念、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彼此合作、齊心協(xié)力對活動成功的重要性或意義所在,以此更好地干預學生心理、增強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鍛煉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適應今后學習和生活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礎。
3.以訓練為鑰匙,打開學生健康的品格之門
塑造學生健康的品質,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而初中體育課程中健康教育內容十分豐富,蘊含在教材中的方方面面。教師應該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和學生體質特點對教材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深刻挖掘,并加以合理分析,將其應用到強化健康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品質,從而保障健康教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例如教材中的跳箱,包含的健康教育內容就很多,包括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沉著、冷靜品質的培養(yǎng),等等。而且跳箱活動具有挑戰(zhàn)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知難而上、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在教學活動中,可能有一些膽小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對這項活動會產生畏懼心理,出現(xiàn)中途怯場,甚至進行逃避。但是,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首先要不厭其煩地進行反復示范,對跳箱的動作要領進行細致的講解,耐心指導學生;其次要科學訓練學生,對產生畏懼心理和跑跳途中怯場的學生,要降低難度,先從較低位置讓學生進行跳躍練習,然后逐漸增加高度,從而有效突破教學難點、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為了塑造學生健康的品質,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向學生滲透勇敢、頑強、沉著、冷靜的品質教育,目的就在于通過科學的訓練,讓學生逐漸形成勇于面對困難、頑強拼搏的堅強意志品質。
總之,一日之殤,終身之鑒。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的考量,其中的體質因素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作為體育教師,以強化學生體質與心理健康教育為己任,在達到國家體育課程標準要求的同時,使學生以健康的體魄經受住更多的考驗。
參考文獻:
[1]沈曉東.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探討[J].名師在線,2019(3).
[2]李勁柏.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科技信息,2011(17).
[3]劉奇峰.論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針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3).
(責任編輯:呂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