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從始至終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隨著所學知識的不斷系統(tǒng)化與復雜化發(fā)展,數學題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考驗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因此,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將高效的教學模式融入教學之中,信息技術作為當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文章就將以信息技術在數學學科中的應用出發(fā),探究二者的巧妙融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一、 引言
數學學科不同于語文、英語等記憶為主的學科,數學學科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及對于問題的別樣看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形成固定的數學思維模式,在思考數學題時經常會被繞進“死胡同”,因此,為了避免因思考數學題而大量花費時間的情況發(fā)生,教師要適當地運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信息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直觀地將數學知識展現出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巧妙融合。
二、 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方式
順應著新型教育改革的浪潮,小學教育已不能再像之前一樣只是單調的一種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形式,自推出以來,已在社會各行業(yè)廣泛運用,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教學模式,拓展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一)利用制作課件調動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意識與愿意去了解的興趣,如何將興趣融入課堂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安排時,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個性化因素,由于小學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于事物的認知都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一旦對事物存在固定的認知就不易改變,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展開教學。
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為例,在第四單元《簡易方程》一課中,由于方程式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知識,學生在學習方程式時,可能會由于方程式與普通的加減乘除運算式不同,難度較大,再加上方程式這一門課都是理論性的知識,較為枯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利用平常的教學模式得到的教學結果不是很理想,而利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制作ppt或者動畫視頻,將方程式的來源與發(fā)展制作成動畫供學生觀看,比如:利用flash等信息技術軟件來制作動態(tài)視頻動畫,利用動畫來貼近學生,消除學生對于方程式的陌生感。接著,教師可以將方程式的基本原理與解題思路用ppt的方式展現出來,利用圖像、音頻等因素吸引學生仔細聽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興趣對于數學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性,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為例,在第一單元《觀察物體》一課中,教師可以將用于教學的平面圖形材料利用動畫的模式展現出來,利用投影設備將圖片的不同面展現在屏幕上,讓學生自主討論哪一面是上面,哪一面是下面,哪一面是側面,不同的面之間有什么區(qū)別與相同之處,從而延伸出課本知識,利用學生們喜愛的展示方式將死板的物體生動化、形象化,將平常數學教學中難以用言語表現出來的數學模型利用動畫表現出來,從而通過好奇心吸引學生進行解答,使學生學會在解決疑難的數學問題時,采用多樣化的解題思維。對于數學教學來講,教師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從多個方面去進行考慮,全面、統(tǒng)一的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
(三)與網絡平臺相結合促進學生學習
興趣是指引學生進步的關鍵。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例如,江西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師可以借助平臺上優(yōu)秀資源進行網絡備課,利用贛教云教學通2.0中網絡畫板、識字接龍等學科應用,極大了提高教師工作效力,另外在課下的時間里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輔助學生學習,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材為例:在學習“雞兔同籠”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采用這一模板,但不是單調的講解數學原理和解題方法,教師可以將“雞兔同籠”這一數學問題改變成為一個生活小故事,在網絡平臺中發(fā)布出來,與學生進行互動,如學生與父母同去菜市場買菜時,老板向學生的父母提出的問題,借助學生父母之口解釋“雞兔同籠”這一數學問題的原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代入感,更加激發(fā)學生對于計算數學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中。用自己的想法去計算數學問題,從而深化教學。提高學生獨立計算的能力,也通過使數學問題充滿想象力,利用網絡平臺發(fā)布的方式也有效改善了學生課下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針對數學學科來講,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合理安排教學策略,使學生可以有效參與課堂,并樂于探索數學知識,更好地提高其計算能力,從而更好地面對以后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夢雅.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J].現代農村科技,2020(5):56.
[2]周懷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自主性學習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16):85-86.
[3]楊琪琪.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4):88-89.
[4]莫雅儒.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188.
作者簡介:
胡小朋,江西省南昌市,民和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