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民
摘 要:好的德,利己、利人、利家、利國;壞的德,害己、害人、害家、害國。為此我們應該把德育放在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日常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真正體現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落實好學校的德育教學。但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的德育教育目前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改進德育工作思路,想辦法改變德育工作方式,把對學生的愛國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抓到實處,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得德育真正在學校教育教學之中體現重要作用。
關鍵詞:民族地區(qū);德育現狀;方法策略
一、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學生的德育現狀
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的學生,基礎知識較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目標不明確,對自己的未來缺少規(guī)劃,甚至是無欲無求。大多數學生的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忽略或缺少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關懷。學生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教育孩子的意識不強,甚至有一部分家長就讓孩子先在高中熬一熬歲數,混一混日子,至于以后的路以后再說。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氛圍不濃厚。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教師隊伍的德育認識和德育經驗也不夠足??梢哉f是邊緣地區(qū)、邊緣學校、邊緣老師、邊緣家長、邊緣學生、邊緣觀念。這就使得少數民族農村地區(qū)的學生產生了許多德育方面的問題,通常表現為喜怒無常,意志薄弱,情緒不穩(wěn),缺乏自信,蠻不講理,內向孤僻等。再加上他們正處于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易沖動而缺乏理性思考,做事往往以他們自我為中心,獨斷專行。
二、解決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學生德育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1.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校教育中對青少年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關乎的地區(qū)的長久穩(wěn)定與發(fā)展。為此,我們應當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首位,使廣大師生形成“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民族也離不開”的觀念。為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兩點:(1)學??衫脵淮啊覓鞕M幅、張貼標語、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展示民族團結知識,利用國旗下演講、校園廣播等積極宣傳民族團結知識,形成人人重視民族團結,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的良好氛圍。(2)要充分挖掘少數民族傳統(tǒng)資源,將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吸收到學校德育教育之中來。比如,回族人始終把愛國愛教作為穆斯林是否虔誠的標準,我們可以結合回族英雄馬本齋、左寶貴、馬福祿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回族人將“與人為善,和睦共處,尊老愛幼,扶弱濟困”視為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我們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教育;我們可以結合回族人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精神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教育;我們可以結合回族人講究衛(wèi)生,珍惜資源的優(yōu)良習俗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
2.要加強家校聯合機制,共同營造有利于農村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一些問題學生的出現與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息息相關,與家庭中的一些消極的、不健康的因素有著直接的聯系。為此,我們可以通過家長會、定期以及不定期家訪等形式加強家校間密切聯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良好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的形成。讓問題學生在舒適的家庭、良好的學校環(huán)境中健康地成長。
3.要加強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學校教給學生的大都是書本理論,使得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學生帶著這些理論走向社會后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發(fā)現學校在學得的理論有時會行不通,這迫使學生不得不重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為此,德育教學應以社會現實為風向標,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將學生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
4.聯合政府部門和行政部門共同治理校園周邊環(huán)境。為此我們要共同制定計劃,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聯合檢查機制,對涉黑、涉黃的網吧、音像制品銷售店等場所進行突擊檢查,堅決打擊違法經營的網吧,堅決打擊利用網絡傳播淫穢色情等犯罪行為,堅決打擊破壞安定團結的行為,以此來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
5.重視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德育環(huán)境,抓好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要積極探索德育新方法、新途徑,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德育教育的思想引領,將愛國教育、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統(tǒng)一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為此我們可在校園內醒目的地方書寫“愛國、守法、誠實、守信”、“崇德、勵志,篤學、尚行”,“德行天下”等一些德育標語,還可以通過舉辦勵志演講會,法制報告會,討論會、德育知識競賽、主題班會等一系列的活動,在校園內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以及自提高我德行。
總之,德育工作始終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旋律,而我們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的德育工作既要結合本地區(qū)特殊的地區(qū)特點,也要努力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既要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因此,要搞好少數民族農村地區(qū)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通過我們全體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的德育工作會搞出實效。
參考文獻
[1]羅景燕.當前普通高中德育現狀調查分析和對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2)
[2]梁坤.淺析中學德育教育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13.(28)
注:該論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臨夏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中學德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8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