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階段,為有效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教師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為學生建構高效音樂學習氛圍,促進小學生音樂綜合學習實力的提升。本文就德育融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策略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德育融入;教學策略
引言:
音樂教學可以啟蒙小學生心智,陶冶小學生情操與修養(yǎng),促進小學生身心發(fā)育。為充分發(fā)揮出小學音樂教學價值,教師嘗試德育教育與音樂教學的融合,建構新的音樂教學模式,實現(xiàn)預期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目標。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融入的意義
音樂通過音符、旋律、歌詞,可對學生思維想象力進行啟蒙,引導學生進行沉浸式情感感知,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小學教育階段,教師需對音樂課程進行深入挖掘,探索德育滲透突破口,為學生營造高效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促進學生身心發(fā)育,啟蒙學生音樂細胞,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與藝術情操。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融入路徑探討
1.音樂欣賞中融入德育思想
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是通過藝術教育的方式,完成對學生的德育引導,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提高小學生的藝術審美水平,對小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新課標教育改革背景下,為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師應當對音樂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挖掘,發(fā)揮出音樂德育教育價值。為此,音樂教師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時,應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并在欣賞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例如,教師進行《動物狂歡節(jié)》相關樂曲教學時,為表現(xiàn)出圣桑斯的音樂作品風格,教師可圍繞音樂中的“天鵝”元素進行德育滲透,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理解思考。教師對學生講述,關于“天鵝”的一些音樂傳說:天鵝將歌聲深埋愛在心中,不會輕易展示自己的歌聲。但天鵝見證消亡時,便于放聲高歌。通過故事導引,使得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為陶冶學生情操與藝術修養(yǎng),教師利用鋼琴伴奏,發(fā)散學生藝術思維想象力,體會天鵝歌聲的美妙,感受音樂旋律的魅力,對小學生心智進行啟蒙、對學生品德進行培養(yǎng),促進小學生身心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生活化音樂教學中融入德育
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遵循小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尋找合適的德育融入突破口,保證小學音樂與德育教育工作的合理契合,營造高效教育環(huán)境,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提升。鑒于小學音樂教學特殊性,在實際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時,可嘗試進行生活化音樂德育教學,將音樂教學內(nèi)容與其他生活事例進行融合,使得學生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提高。
例如,教師對《游子吟》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需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理解程度進行了解。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可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詩歌可以進行背誦與朗誦,但不是很清楚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而影響到學生對詩歌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需對詩歌音樂教學方式進行合理調整,引導學生對詩歌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解,基于生活化事例進行音樂德育滲透,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孟郊寫下詩歌的內(nèi)心思想感情,以及孟郊對母親的思念,進而啟蒙學生身心智力,培養(yǎng)學生懂得感恩的人格素養(yǎng)。
在生活化事例的音樂教學導引時,為充分突出學生音樂學習的主體性,教師可以圍繞歌曲進行場景建構,指導學生進行相互分享交流,通過生活事例體現(xiàn)出母親對自己的愛護與關心,以及自己從歌曲中所得的感悟,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與生命觀,理解父母的不易,主動回報感恩父母,落實小學音樂德育融入教育工作,保證小學音樂德育教育引導的可行性,發(fā)揮出小學音樂與德育融合的教育價值。
3.音樂演唱教學中融入德育
為有效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水平,教師需基于新課標教育要求,主動對小學音樂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小學音樂教學新路徑。為實現(xiàn)小學音樂課程的預期教學目標,可在音樂演唱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為學生建構多元化音樂學習氛圍,突出學生音樂學習主體性,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在音樂演唱教學引導時,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演唱練習,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啟發(fā)學生思維想象力,為學生建構多元化、趣味化的學習課堂,充分挖掘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能。教師需圍繞實際學情與教學內(nèi)容,對音樂教學進行合理拓展延伸,很好地拓寬學生音樂學習視野,提高學生音樂綜合學習實力。
例如,教師對《茉莉花》這首歌曲教學時,為實現(xiàn)德育教學目標,教師應圍繞音樂內(nèi)容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指導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新,并組織不同的音樂表演活動,展示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德育融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突出學生音樂學習主體性,滿足學生個性化音樂學習訴求,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空間,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創(chuàng)造力。
在歌曲演唱教學工作開展時,為啟蒙學生音樂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音樂合作意識,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嘗試進行音樂劇的編排,保證音樂劇發(fā)揮出一定教學價值。如部分小組在對歌曲進行音樂劇創(chuàng)作時,融入了合唱方式;部分小組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時,融入了舞蹈元素;部分小組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時,融入了歌劇表演元素,使得音樂作品形式更加化、多元化,有效發(fā)揮出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筆者認為小學音樂德育教學工作開展時,為充分突出德育工作價值與特點,應當基于小學生音樂學習特點,突出學生主體,給予學生創(chuàng)作空間,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滲透相關德育思想,對小學生思維認知進行很好啟蒙,實現(xiàn)小學音樂德育教學目標。今后小學音樂教學改革過程中,為不斷提高德育工作開展水平,應當對學生音樂學習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以此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啟蒙學生藝術細胞,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建構長效性的音樂教學模式與運行機制。
三、結束語
綜上,筆者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融入意義進行分析闡述,并提出幾點德育融入的教學建議,希望對小學音樂教學改革具有一定幫助。在未來的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過程中,教師需依循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明確素質教育、立德樹人、藝術育人的教育原則,為學生營造高效的音樂學習氛圍,推動我國小學音樂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日升.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探索與實踐[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5):89-90+95.
[2]王麗櫻.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初探[J].西部素質教育,2018(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