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莉
摘要:社團活動可以看作課堂教學的拓展,使學生能夠?qū)W習教材上沒有辦法充分展現(xiàn)的知識,而且有機會將自己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在現(xiàn)實教學工作中,我國初中在社團的組織上一直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沒有將社團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特別是長期以來被作為“副科”的生物,社團活動更是尚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教師需要加強該領域的研究貪多,把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的能力更有效地激發(fā)出來。本文從注意師生角色的設置,豐富社團活動的形式及關聯(lián)課堂知識的學習三個方面展開討論,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社團;社團活動開展
初中生物社團是初中教育階段的專門社團之一,也是以學生為主的,學習鍛煉專門學科知識技能的學生組織。在這樣的一個社團里,學生大都有相同的興趣和愛好,自愿參加生物學科的社團活動,一起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和鍛煉。相比課堂教學來說,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享有更多的自由,氣氛更加和諧,思維也較為活躍,所以一直被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當然,以上的社團活動效果或者氛圍的實現(xiàn),也需要教師的營造,教師必須為此積極行動起來,以推動學生的認真參與。
一、注意師生角色的設置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上,一般教師是主動者,學生是被動者,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學習活動,自由空間比較少。而在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初中生物教師已經(jīng)普遍意識到將學生樹立為課堂主體的必要性,師生角色正在發(fā)生改變。在初中生物社團,則更應該盡快完成師生角色的合理設置。上文已經(jīng)提到,社團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是對學生能力的拓展,其作用的發(fā)揮主要依靠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師生角色設置沒有得到優(yōu)化,那么社團活動只不過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翻版,其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在初中生物社團中,教師既是指導者,同時也是與學生展開平等交流的一份子。也就是說,教師的作用應該是提出可行的建議,然后引導學生從他們自身興趣和能力的角度去選擇接受其中的哪些建議,再幫助他們在這一建議下開展學習活動。例如,對于初中新生來說,社團活動的重點應該是將這些學生對生物學科的知識引向深入,提升其對“生物”的認識。所以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去觀察和整理生活中常見的生物信息,或者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等渠道探究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通過較為自由和有趣的方式為社團活動定下氛圍基調(diào)。
二、豐富社團活動的形式
上文已經(jīng)多次提到社團活動與課堂教學不同,這里不再贅述。社團活動其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學生的自由空間比較大。但是,如果學生的自由較大,但社團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那么就會造成一種矛盾:學生總是用大量的時間去反復進行某些形式的活動,時間一長對社團活動的興趣就會大為下降。為了保持學生對社團活動的興趣,同時也是從多個角度更好地提升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成長效果,教師應該努力豐富社團活動的形式,把初中生物社團更加豐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給學生們。
例如,綠色植物的相關知識是初中生物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在平時就比較熟悉且有一定了解的。在課堂教學進入綠色植物的部分時,教師可以組織與其相關的社團活動:先了解社團成員中誰家有種植綠色植物,然后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組,每個家中有種植植物的學生擔任臨時組長,每個小組共同對組長家的植物進行觀察,做好觀察記錄。隨著課堂教學的進行,大家的觀察記錄也要有變化。比如可以根據(jù)觀察對象的形態(tài)來畫圖,做好圖注。本部分內(nèi)容課堂教學完成后,對各組的最終觀察記錄成果進行評選。
三、關聯(lián)課堂知識的學習
上文所舉例子已經(jīng)表明初中生物社團活動與課堂教學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關聯(lián)的。而且,這種關聯(lián)還應該是較為緊密的,內(nèi)容、方法和形式上要盡可能形成系統(tǒng)化。對于非常喜歡生物學科的學生來說,他們會認真參與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因此對課堂與社團的感受也會更加充實而豐富。如果課堂與社團帶給他的感受大相徑庭,則會傷害到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良好印象。所以,教師必須慎重,必須在開展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的時候都進行審慎的考慮,做好計劃和準備工作。
例如,教師可以嘗試將社團活動與課堂學習的預習與復習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機的結合。學習“人體的營養(yǎng)”章節(jié)之前,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調(diào)查,包括主動搜集健康飲食的信息資料,對自身或者家庭每天實際飲食的調(diào)查,然后與相關資料進行對比,等等。完成這些準備工作之后,先在社團活動中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先形成一個大致的概念,同時留下一些懸念,有待課堂教學中再去解決。這樣就課堂教學與社團活動就能夠一脈相承的串聯(lián)起來了,模式、形式和內(nèi)容都能保持高度關聯(lián)。
總之,社團是一種比較松散的學生組織形式,它沒有固定的結構。或者說,正是因為沒有固定的結構,才能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快樂,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與課堂教學一起將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愿大家都能加強對該領域的研究探索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燕. 基于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初中生物社團活動設計——以”堆肥變沃土”為例[J]. 中學生物學, 2019(8).
[2]陳潤勝. 初中生物社團活動中如何進行探究性教學[J]. 讀與寫, 2019, 16(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