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寰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包括積極宣傳并更新信息化教學觀念、完善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以各種渠道自我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等。
關鍵詞: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教學能力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有助于整合學科內容和信息技術,豐富教學素材,優(yōu)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大部分的中學教師都具備正確的信息化教學觀念和信息化教學意識,但是,仍舊有一些年齡較大、思維守舊的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存在誤解和抵觸心理"。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看出,首先,信息技術技能方面,一些教師能夠對圖文信息進行簡單處理,并且使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教學資源,以及使用軟件工具進行簡單教學課件制作。但是,其在音視頻插入、動畫剪輯、網頁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較差,無法對搜集來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二次加工處理。其次,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方面,雖然一些教師能夠對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優(yōu)化教學效果,但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只是將信息化設備當作演示的工具,并沒有和教材資源充分融合,在帶動學生信息化學習方面存在不足。
(二)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教育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大部分中學都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教室、電子白板等,但給每間教師辦公室配備計算機設備的學校卻并不多,教師缺乏計算機辦公條件。同時,有些學校雖然配備了-系列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并沒有充分投入教學,其原因分為多個方面:第一,學校未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觀念宣傳活動,一些老教師的觀念仍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第二,學校沒有采取相應措施鼓勵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師缺乏能力提升動力;第三,學校未積極開展相應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技術培訓,或者只是開展一些基本的信息化教學知識講座,無法達到有效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的目的。
二、提高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夯實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理念
根據上述對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深度剖析,可知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不明確是影響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增長的主要因素。想要消除這一弊端,就必須在意識層面尋找切人點,提高農村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意識需求,修正教師錯誤的教學觀念,將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思想認知提升到一定高度,增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積極性,進而使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在具體的策略實施方面,各農村中學可以經常邀請教學專家或者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師到學校舉辦信息化教學講座和信息化教學公開課,組織全校教師旁聽和學習,既能讓農村教師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越功能,也能學習更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教學技術,還能修正錯位的教學觀念,從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禁錮中掙脫出來,在思想層面深刻地領悟到實施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從教學要求轉化為教師的自主意愿,進而主動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措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二)開設專門的信息化培養(yǎng)課程
想要顯著強化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開設專門的信息化教學培養(yǎng)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現(xiàn)階段針對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體系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網絡培訓、資源平臺和教育應用。雖然這三種平臺都初具雛形,但是培訓內容不夠豐富,難以體現(xiàn)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針對性提升作用。因此,各農村中學在開設培訓課程時,應該針對農村教師的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課程規(guī)劃和培訓方式,同時還要建立培訓考核機制,多角度對農村教師實施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首先是課程規(guī)劃,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課程應該考慮教師個體能力的差異性,將教師按照能力水平進行分層,為不同能力層次的教師制訂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計劃,滿足不同信息素養(yǎng)教師的提升需求,使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產生實際進步。其次是培訓方式的改進,以往的培訓方式主要有校本研修、集中培訓以及網絡在線培訓三種。由于農村中學教師受到辦學條件和資金條件的限制,很少有參加校本研修和集中培訓的機會,所以在培養(yǎng)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過程中,更主張網絡在線培訓。網絡在線培訓可以從根本上彌補客觀條件的不足,將農村教師從艱難的能力提升困境中解救出來。網絡在線培訓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很少,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規(guī)劃安排學習時間,也可以自主選擇所需的培訓課程,提高教師的能力培養(yǎng)效率。此外,在網絡在線培訓的基礎上,還可以發(fā)展以師帶徒、網上報告廳等培訓方式,這些都是考慮農村辦學條件以及更適用于農村中學教師的培訓方式。最后,在開設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課程的同時,還應該建立相匹配的考核機制,將培訓與考核有機結合,教師在培訓中可以學習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策略,在考核中可以更加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回到培訓中進行強化學習,兩者相輔相成,是提高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
(三)完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
上文中提到的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設備不完善是阻礙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各農村中學應該加大信息化教學設備建設的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為教師提供優(yōu)渥的信息化教學條件,使教師獲得更多實踐操作機會,進而有效鍛煉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除了開通校園網絡、保證每間教室都有一套多媒體教學設備之外,學校還應該與其他縣級辦學單位合作,建立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教師可以在資源共享平臺下載教學所需的資料和課件,也可以與全國的先進教師在線溝通,互相交換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延展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思路,從而大幅度提升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總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指引下,初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把信息化教學看成是新時代下的歷史使命,充分把握初中教育改革的內涵,以信息化教學來推動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充分重視初中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拓展教學時空,努力培養(yǎng)適合未來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金,程亞美.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師的成長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20(03):81-82+140.
[2]潘丹敏.中學教育教學信息化資源管理方法研究[J].福建電腦,2013,29(11):184-186.
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電化教育館 7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