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也要進行改革新模式。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要將信息技術快速融入到小學教學課堂中。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教學新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發(fā)揮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沒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教師要在新模式教學中體現(xiàn)生活化的元素,對小學生信息技術進行生活化模式教學。在小學教學新模式中,要增加一些生活元素和生活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感,可以增強信息技術的實用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
當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灌輸和教授,而沒有在意信息技術的實用性。信息技術教學并不是僅僅學習計算機技術,而是對其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教學,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應用計算機技術。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課堂中要體現(xiàn)更多的生活化元素,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要以實際生活為出發(fā)點進行知識的傳授與教導,這樣也能夠使小學生更好的適應當下的社會。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育生活化的必要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學生不僅要對學生學習成績方面進行教育,而且學生的道德教教育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信息技術逐漸應用到各個領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些網絡信息可以幫助青年健康成長,但也不乏一些不健康,不科學的網絡信息誤導青少年,走彎路。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關切學生的實際需要和道德方面教育。為實現(xiàn)青少年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育必不可或缺,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發(fā)展對信息技術技能要求提高,為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信息技術的需要,就要從娃娃抓起。因此,小學生要想高效掌握信息技術,需要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學習技術課堂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是生活化。如今的小學生普遍存在不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久而久之,大腦里對這些知識逐漸模糊直至遺忘。由此看來,要使學生學以致用,要將信息技術課堂教育融入生活化,從而達到提高同學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掌握。
二、教育融入生活化,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往往在大屏幕上進行演示,而同學們很少認真的去學習,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枯燥無味,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因此,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尋找新奇有趣的辦法使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更貼近生活實際,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師生間的互動,探討交流,趣味游戲。教師在課堂設計時應該花一些心思,下功夫,展示信息技術的使用性。教師在課堂講解中,要讓小學生能夠聽得懂,聽得進,按照的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講解要充滿趣味,通俗易懂。接著就是鼓勵引導學生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信息作業(yè),利用PPT,Excel等課堂學習的內容統(tǒng)計家庭收支情況,學校介紹等等,然后評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給學生展示,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課堂中也要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熱情,信息技術課堂講究操作和實用,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課內相關的教學情景,比如在介紹完某個技術應用后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要求運用這個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技術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掌握。教學設計貼合生活實際,營造課堂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有參與感,提高教學質量。
三、信息技術生活化的教學構建
(一)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選取來自生活
想實現(xiàn)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就要提前了解掌握學生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一些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例子聯(lián)系教學內容,選取的內容要足夠貼近生活并且有趣,將其內容轉化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技術中展現(xiàn)出來,在班級中共享,互相借鑒和學習。同時鼓勵在生活實際中多運用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二)設計生活化的信息教學活動
雖然青少年有很強的好奇心,但在課堂上,他們的集中注意力時間較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的改變教學方式,使小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信息技術的美好,采取一些措施使信息技術課堂變得更加靈活,讓生活融入其中,讓學生動手去操作。比如在制作PPT這一章節(jié)中,可以安排學生按照自己的預習結果備課制作PPT,在正式課上以課件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以老師的角色來講解這節(jié)課。學生不僅鞏固了知識,而且這本感受到生活中教師這一角色。
四、教學實踐和操作的細節(jié)化,創(chuàng)造多彩課堂
(一)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和操作
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對學生信息技術操作習慣的教導,在小學這個可塑性極強的年齡階段,教師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操作習慣。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舉止和行為以及操作習慣,要給小學生起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不良習慣要及時進行指正并提出批評。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和指導時,要將文件保存在指定位置而不是隨意放置,也要更改文件名以便可以更好的搜索尋找文件。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操作進行指正,要貼合生活和實際。教師可以進行小組分組,對信息技術實踐和操作可以讓組內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在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操作時,可以小組內讓好的學生指導那些相對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這樣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二)信息技術生活化多彩課堂
教師可以根據(jù)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讓學生進行學習和具體操作,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增強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選擇學生然后在課堂上講解自己的思路和操作,教師可以對學生經常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講解并提出改正方法。教師營造多彩課堂,提供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再體會課堂歡樂的同時,也能夠增長自身知識和能力。
結束語:
教師實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能有更好的幫助,能夠使小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師要將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應用到教學情景中,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從生活中插入到課堂一些趣味性素材,要以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對信息技術進行理解和掌握。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慕o學生留一些操作題,讓學生提升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教師進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技術進行知識的傳授,也是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能力。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進行生活化的改革,可以更好的提升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范業(yè)扣,魏娟.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才智,2013(03).
[2]夏勇.讓“低碳課堂”成為有效教學的載體——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低效教學現(xiàn)象掃視與策鰭探析[J].中菌教育信息化,2011(18).
[3]孿來桂.農村小學教學條件和學生狀況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4).
[4]曲占福.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34):123.
[5]辛小軍.如何有效解決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問題[J].考試周刊,2020(63):51-52.
作者單位:石家莊高新區(qū)北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