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華
【摘 ? ?要】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單純依靠課本知識的學習是很難實現(xiàn)的,在這一教學狀況下,加強課外閱讀教學至關(guān)重要。那如何才能夠?qū)⒄n外閱讀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中去,并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呢?這是本篇文章要探討的重點。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67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一方面,語文教學中文字性的內(nèi)容較多,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更多地注重技能技巧的傳授,導致語文課堂極為枯燥,學生很難從教學課堂上探尋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自然興趣不強,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高。另一方面,語文學習本就是增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升華思想的有效途徑,如若學習的知識太過局限,對學生的發(fā)展不利,且難以達到當前新課改的培養(yǎng)要求,在這種教學狀況下,融入課外閱讀至關(guān)重要,它的展開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nèi)容,而且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通過這個閱讀過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一、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課外閱讀教學的融入能夠極大地豐富教學內(nèi)容,營造一個動態(tài)課堂,并通過學生的溝通交流,提升自身多方面的能力,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枯燥無味,為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有了興趣的引領(lǐng),語文教學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課外閱讀也拓展了教學內(nèi)容,加深了語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更有助于學生從多個方面感悟課文內(nèi)容,并更加全面的認識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在文章主體思想的分析與情感的表達上會更加的流暢有深度。當然,課外閱讀的形式多樣,有小說類、散文類、科技類、詩詞等,這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需求,并能有效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加強學習效果,推動教學課堂的高效開展。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積累不夠、詞匯匱乏等問題,這給作文寫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一方面,由于學生平時的閱讀量很少,導致他們在作文寫作中的辭藻匱乏,語言極為簡單,這難以獲得閱卷教師的青睞,在作文寫作方面的得分很低。另一方面,作文中一般需要列舉多個例子來證明寫作的觀點,大部分學生積累不足,都是反復套用以前的例子,作文沒有新意,長期處于這種狀態(tài),學生的作文技巧不僅難以提升,甚至還可能產(chǎn)生厭煩心理,失去對作文寫作的信心。融入課外閱讀后,能夠有效改善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增強學生的寫作技能。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積累大量的事例,如若將這些積累靈活運用到作文寫作中,一篇出彩有質(zhì)量的作文自然能夠吸引閱卷教師的注意,并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
二、確保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高效開展的注意事項
要確保課外閱讀開展的高效性,在實際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多種問題,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需求,選擇適當?shù)拈喿x課本,以求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的效果。
1.明確課外閱讀的任務(wù)。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自覺性不足,叛逆心重,基于他們的這個特點,在課堂上開展課外閱讀的時候?qū)W生極有可能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做一些與閱讀無關(guān)的事情,且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僅僅將它作為一個故事來看,看完就完了,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也沒有特意的去記憶,這種閱讀方式是普遍存在于當前的語文教學中的,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而且難以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積累大量語文素材的目的。教師要明確學生的特點,并正視學生閱讀方式的問題,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指明閱讀的方向和任務(wù),避免學生盲目的開展學習,效率不高。比如,在進行《紅樓夢》的閱讀時,教師就要提出幾個問題,如“賈寶玉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林黛玉的性格又是怎樣的呢?造成他們兩個性格差異巨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了問題的引導,明確了學生的閱讀任務(wù),效果更加顯著。另外,教師同樣要加強監(jiān)督,防止學生趁此機會做一些其他事情,不僅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不利,而且還會對其他學生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2.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要合理。課外閱讀的目的就是要增強學生的語文涵養(yǎng),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谶@個前提,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是基礎(chǔ)。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要遵循多項原則。首先,要盡量與當前的語文學習相聯(lián)系,就以《風箏》的學習為例,這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為了讓學生深入的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加強散文技巧,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野草》這本讀物,對魯迅的生平經(jīng)歷有一個更加詳細的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理解文章,效果會更加顯著。其次,課外讀物要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由此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引導他們自主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加強教學效果。最后,課外讀物還要具有一定的正能量,以求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升華自我思想,并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豐富課外閱讀的形式,避免閱讀的無趣性。長期采用同一種閱讀方式,學生難免覺得枯燥,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輔助多種教學方法,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學生們可以展開探討交流,將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是閱讀感受分享出來,不僅能夠融洽課堂氛圍,而且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輔助合作探討教學,加強課外閱讀效果。課外閱讀并不單純的就是讓學生展開自主閱讀,教師還可以融入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增強課堂閱讀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展開探討,分享自我對書本中人物性格的理解以及思想感情的領(lǐng)悟,教師就要認真聆聽,為學生的閱讀效果做出評價,盡量采用激勵性的語句,提出學生閱讀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引導學生加以改正,達到一個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加強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有效開展課后閱讀。單純依靠課堂上的時間展開課外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學生通過長期不斷的堅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閱讀習慣的引導下,在課后閱讀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唯有如此,課外閱讀的教學效果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性格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有效開展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全方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耀坤.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新課程(中學),2015(11).
[2]鄒瑜.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人性化的探討[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2(1):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