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榮紅
【摘 ? ?要】高中數(shù)學課程是高中所有課程中極為重要的課程之一,一方面它是高考必考課程之一,另一方面原因則在于這門課程本身具有的鮮明特點,它難度大,知識點繁多,學生理解較費力。因此,對于高中數(shù)學教師來說,教授好這門課程對學生、自身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本文將以教學實踐狀況為基礎(chǔ),對高中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高中數(shù)學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81
作為一名身處高中數(shù)學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我深知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從我的教學實踐來看,不少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有不少的難處和問題,比如很多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足,這對于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知識有不小的影響;另外還存在學生學習能力不一的問題,這對于學生同步學習與進步有著很嚴重的影響。這些問題數(shù)學教師都急需解決。
一、注重知識的形成性過程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形成性過程,而非僵硬地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從以往的教學過程看,很多教師迫于高考成績的壓力,在教學過程中急切的想要將知識點輸入到學生的大腦中,往往采取的方式方法有背誦法、抄寫法等,這從一方面看來,學生的確將知識點記在了大腦中,但學生卻難以理解這些知識點,更是難以將這些知識點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直接原因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將知識點完全地拆開來講解,知識點未能在學生頭腦中一步一步地形成。因此,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對每個知識點都要盡可能的詳細表述,讓學生真正的弄懂每個知識點,讓數(shù)學知識猶如建造房屋般一磚一瓦地建構(gòu)起來。
二、結(jié)合實際進行教學
不論是小學教師還是中學教師,在教授數(shù)學這門課程時,總是難免地感覺出學生對知識點難以理解與運用,這既有數(shù)學這門課程獨特的特點導致的原因,更多的是教師教學的問題,數(shù)學縱然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但也很近,若是教師可以將實踐生活引入到教學中,那么,學習數(shù)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也將是一件更為容易的事情了。
結(jié)合實際進行教學既簡單又很有難度,簡單就在于實際生活中教材眾多,教師易于取材和講解,而難就難在這方法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應(yīng)對將要教學的內(nèi)容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將生活中能與知識點相聯(lián)系事件與因素深度結(jié)合,同時還要注意用語的生活化與簡單化,甚至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物品帶到教室中,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對于教師來說,也會更好地講解知識點。
三、使用自主探究模式進行教學
高中數(shù)學課程從來都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將這門課程教授得毫無樂趣和吸引力,這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接受程度和喜愛程度。另外還有一些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將自己化身成了“保姆”,不論什么問題都替學生解答,不論什么知識點都是自己去講解,這直接導致學生不用帶腦子來學習,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好奇與探索欲很低。筆者認為一個好的教師應(yīng)該是輔導者和指引者,慢慢幫助學生學習數(shù)學。
自主探究模式就是一個較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一起去探索數(shù)學這門課程的奧秘。教師可以先將一個知識點拋出來,然后提供一些線索,再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地探索剩下的知識點。一方面減輕了教師教學的負擔,以更加輕松的姿態(tài)準備教學任務(wù),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對于數(shù)學的喜愛。通過運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現(xiàn)實教學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但是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教師提高自身掌控能力與運用能力。
四、利用新穎的導入方法進行教學
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可以從這個教師一節(jié)課的開場看出來,如果他的開場難以吸引學生,枯燥無味,那么,這堂課后面的知識點也將同樣的難以吸引學生。因此一個好的開場對于整個教學過程也是極為重要的,若是可以使用較為新穎的導入方法那將吸引更多學生的關(guān)注和興趣,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chǔ)。
運用新穎的導入方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和即將教授的知識點相關(guān)聯(lián),這樣才能和后面的教學做很好的銜接。導入方法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手;可以從別的科目入手;甚至可以從電影娛樂入手等,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將知識點傳達給學生。新穎的導入方法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種手段,讓教師更輕松地教學,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識點。如果教師實在是沒有好的素材導入課程,可以從回顧上一個知識點開始,雖然不夠新穎,但具有實際效果。
五、使用層次性教學方式
毫無疑問,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運用能力不同,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當一個知識點講解完之后,一些學生立馬就能理解,甚至可以舉一反三,一些學生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程度,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只是弄懂一點點皮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往往會感覺力不從心,雖然教師也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完全消化所有的知識點,但是學生的能力不同,也就注定每個學生掌握的情況不同。學生的個人能力在一時半刻改變不了,那么需要改變的就是教師本人了,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盡可能的掌握知識點,是教師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又一現(xiàn)實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可以有層次的進行講解,讓更多的學生掌握知識點。首先,教師在講解初始,最好從基礎(chǔ)開始講解,將每一個重要步驟呈現(xiàn)給學生,讓那些基礎(chǔ)不好的學生能夠一點點地掌握和理解數(shù)學知識;其次,輔以練習,讓學生鞏固剛剛學習的知識點,但是聯(lián)系題目要有層次性,有較難的習題,也要有較簡單的習題,盡量涵蓋更多的知識點,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最后,對成績較好的、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要進行拔高訓練,對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要進行額外的輔導,使他們能夠更快的成長,盡早地跟上其他同學的步伐。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教學難題,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化解難題,提高教學質(zhì)量,不斷學習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更廣的數(shù)學知識。希望本文可以給眾多高中數(shù)學教師予以教學方法上的啟示與借鑒。
參考文獻
[1]申曉雨.高中數(shù)學教學[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3):11-11.
[2]趙宏淵.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反思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