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終身運動的意識在我國越來越盛行,許多學校也開始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必須是從小學開始。通過體育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體能。體育不僅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夠幫助學生舒緩壓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適合學習的強健體魄,因此,我們在教學之中應該重視對體育課堂活動的方法探索,加強小學生的體能訓練。
關鍵詞:體育課堂;游戲活動;小學;體能訓練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的注意力已經(jīng)放在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上。對學生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因此,體育教育在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但在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之中,學生對體育的態(tài)度并不利于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究竟在教學實踐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呢?本文主要對體育教學實踐中的現(xiàn)狀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如何豐富體育課堂活動,加強小學生體能訓練。
一、小學生體育課堂現(xiàn)狀問題分析
(一)傳統(tǒng)觀念限制
由于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學生們對于學科成績更加看重,為了追求更高的學科成績,對體育這類藝體類的學科重視程度不高。甚至有一些體育教師自身也因此產(chǎn)生了消極的態(tài)度,不認真對待體育課堂,迎合其他學科教師的要求,讓出體育課的時間給其他學科教師,或者進行自習,讓學生自己學習主科知識。這樣的情況在以前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都是因為長期處于傳統(tǒng)的觀念的限制之中,想要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能,必須轉變教師和學生對體育的固定印象。
(二)教學內(nèi)容單一
在大部分的體育教學課程之中,教師就是直接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跑步、體操之后,就解散讓學生自由活動。每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十分雷同,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課堂缺乏新鮮感,小學生很容易對體育課堂產(chǎn)生排斥的情結,這并不利于體育課程的進展。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性,以及學生的興趣喜好,對學生的課程內(nèi)容進行研究和選擇。
(三)教學方式單一
體育課程一般是分為室內(nèi)和室外,這是將體育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但是有的教師并沒有重視室內(nèi)課程的開展,只要是不下雨全部進行室外課程,幾乎每次都是教師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聽,之后就自由進行。但是常常由于場地的空曠,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差等,對教師所將講授的知識并不理解,導致教學效率低,學生沒有真正地學到實質性的體育知識。
二、增強小學生體能訓練的必要性
(一)鍛煉學生意志力
小學階段正是一個孩子開始建構人格的起始時期,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鍵。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情緒波動比較大,所以一般都會出現(xiàn)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問題容易放棄,沒有耐心等等情況。體育教師就可以利用對學生進行體能的訓練,幫助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磨煉耐性,培養(yǎng)學生的堅韌的性格。
(二)緩解學業(yè)壓力
時代的不同,給學生帶來的壓力也不同。很多的小學生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就會開始接觸較多的興趣班或者課外輔導班,甚至英語的課程都已經(jīng)提前到小學三年級開始。家長的壓力、學校的壓力以及同學生之間的對比壓力對小學生而言都是一種心理負擔。通過進行體育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忍耐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揮灑汗水的方式釋放心理壓力,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更加有耐性、健康的心理世界。
(三)強健學生體魄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許多學生由于學業(yè)壓力以及課業(yè)繁重等原因,在心理上造成的壓迫感也會直接反映在他們的生活之中。這對學生的身體也有不利的影響。通過體能訓練,強健學生的體魄,才能夠在學習之中更加的投入,對學生的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促進作用。
(四)增強學生自信
小學階段的學生著重需要培養(yǎng)的就是自信心。通過運動,學生可以改變自己的外在。膚色更加健康,身材發(fā)育更好,促進身高成長等等,良好的外形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自信,這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有重要作用。
三、轉變課堂、增強學生體能的策略
(一)室內(nèi)外教學結合
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新鮮的教學環(huán)境,在新環(huán)境的刺激之下,學生的情緒會更加的高漲,且室內(nèi)理論課對于體育教學也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先設計自己的整個學期的課程安排,每一部分分為兩節(jié)課,第一節(jié)課進行室內(nèi)教學,對于體育教學課程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包括動作的規(guī)范性、比賽的規(guī)則等等方式,最好是通過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白運動的相關內(nèi)容。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室外活動,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操作規(guī)范,在實踐的時候可以避免受傷。
(二)內(nèi)容形式多樣化
教師應該一改之前的教學模式,多在教學之中采用新的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才能夠更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說將跑步改為接力賽,將體操轉換為簡易的體能訓練內(nèi)容——蛙跳、跳繩等多種形式,甚至還可以設置一連串的障礙,比如先跑步、跳馬、匍匐前進等等,讓學生通過,這樣可以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每一節(jié)課能夠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前可以先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做統(tǒng)計,結合學生提供的數(shù)據(jù),教師選擇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也參與到課堂內(nèi)容的設計之中。不要再只是簡單的跳繩、立地跳遠等,可以進行一些綜合性的活動,比如羽毛球、籃球等,這些可以綜合地調動學生全身投入到運動之中,并且綜合性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競爭意識促進步
小學階段的學生表現(xiàn)欲比較強烈,他們身上有強烈的渴望認同的感覺,教師可以將這一特性充分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比如以籃球為例,教師可以在新課結束之后,設置一個友誼賽,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比哪個組的動作最標準、哪個組投進籃球次數(shù)最多等,還可以在下一節(jié)課讓男女生各分成兩組,進行一場對抗賽,期間讓學生們自己準備。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可以促使他們極力地想要表現(xiàn)自己,這就會促進學生課后自己進行練習和配合,從而促進學生自主運動的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
(四)針對薄弱強訓練
體能包含很多的方面:耐力、平衡、力量、柔韌等。教師要提前對學生進行測評,測試每一個學生在哪一部分的體能較弱,根據(jù)學生情況的不同,教師可以設置不一樣的課程,可以是專項性的某一方面,或者是綜合性的課程教學,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jù)學生不同的體能情況,進行不同的訓練等。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有效地彌補學生的不足,促進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的發(fā)展,運用多種形式豐富體育課堂,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通過以上對于小學生體育課堂的現(xiàn)狀分析,體能訓練對小學生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提高學生體能訓練的課堂策略等等進行了闡述。相信讀者對于體育在教學中的地位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于可采取的教學手段有了新的啟發(fā)。總而言之,想要提高小學生的體能訓練,就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探索更多的教學方式并結合學生特性,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古洪松.豐富體育課堂活動,加強小學生體能訓練[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 (38).
[2]潘遠雄.豐富體育課堂活動,加強小學生體能訓練[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 (05):174+176.
[3]王華.在游戲的愉悅中增強體魄——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3,2 (22):85–86.
[4]孫靜.小學體育健康課程開展體能訓練的必要性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 (5):125–126.
[5]嵇明海.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運動技能教學與體能訓練的整合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3 (6):36–39.
[6]江芳.小學體育課堂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有效訓練途徑[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 (11):63–64.
[7]許桂英.靈性滲透體能訓練釋放體育教學魅力——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體能[J].考試周刊,2017 (79):138.
[8]嚴金斌.通過豐富課堂活動,強化小學生體能訓練[J].好家長,2017 (56):194–195.
[9]馬紅梅.豐富體育課堂活動,加強小學生體能訓練[J].小學生(下旬刊),2019 (02):73.
作者簡介:黃海強(1981-),男,漢,廣東人,職稱:小學一級,學歷:本科,專業(yè):體育教師,單位: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