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鈴
【摘要】眾所周知,作文教學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作文是體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難度大也是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原因之一。要想提升作文成績,就要提升作文教學技巧。所以,把作文教學貫穿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取決于教師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教師在上課前要醞釀良好的情緒,生動有趣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寫作墊定好基礎;指導學生從課文、課外書籍、活動中積累素材并堅持寫日記練筆,從積累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講評要熱情,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的方式,從修改中得到進步,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改變學生對于寫作的態(tài)度,將原本討厭寫作轉變?yōu)橄矏蹖懽鳌?/p>
【關鍵詞】生動有趣;積累素材;評價互動;佳作欣賞
語文教學中最難的部分就是作文教學了,長久以來,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對這個問題頭疼不已,即使師生之間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卻收獲甚微。那么,要教好學生寫作文應該注意哪些呢?
一、講課要生動、有趣
2005年12月10日,在汕頭市小學語文科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觀摩研討會上,于永正教師說:“把課上得有趣些,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關鍵。”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堂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將知識牢牢記住。
生動有趣的課堂能讓學生在相對于放松的環(huán)境學習,從而更好地接受知識。對于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課文,筆者要求以講故事的形式詳述,事件比較集中的按幾個方面口述。如,《詹天佑》圍繞勘測路線、開鑿隧道、設計入字形線路三個情節(jié)復述。對于小學生難以理解的文言文,則以表演的方式來演繹。如,《矛與盾》教學時,筆者先為學生講述這個故事,然后再找學生上臺,用上筆者準備好的教具矛和盾,讓學生在課堂上分別使用白話文和文言文表演一次,學生不僅能參與進課堂的學習,還能進行有趣的表演,文章的意思也能更容易理解,懂得所蘊含的道理。課后再讓學生把這節(jié)課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難忘的場面,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立即呈現(xiàn)在學生文筆之中,文章內容也生動有趣。由此可見,生動有趣的課堂是非常有利于學生寫作的。
二、注重積累素材
寫作素材來源于豐富的生活。好的作品都是來源于生活,寫作文也不例外,豐富的生活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的素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更是得心應手,所以老師有必要讓學生留意好素材。
1.首先通過課內來積累素材,課本內的內容都是知識的精華,學生要是能將課本內的知識牢牢掌握,基礎一定不會差。而且許多的文章后面都有要求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摘抄好詞好句,如果能將這些好詞好句應用到作文中,可以大大提高作文的成績。而且在背誦時還能感受文中語言的魅力,日積月累的積累一定會在寫作時靈活運用。例如,《桂林山水》這一課中,作者很巧妙地運用工整的排比和比喻來形容山和水。將山的“奇、秀、險”和水的“靜、清、綠”描繪的恰到好處,如果學生能將這種寫作模式記下來,將來自己在進行寫景時也可以運用。
2.通過閱讀課外書籍來積累。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課外書刊,擴大知識視野。從課外書籍多積累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筆者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多積累成語,同時,搜集動物成語、花草成語、數(shù)字成語、歷史故事成語等,并利用班會課進行小組競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使課內課外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3.開展活動,積累寫作素材??梢越M織學生進行多種活動,從而提豐富學生的生活內容,在開展活動前還能和學生講述活動的意義和活動的詳細內容,讓給學生自己去準備好,并把親身經(jīng)歷寫下來,自然要比紙上談兵充實得多了。
4.寫日記積累素材。日記記錄學生們每天豐富的生活,而堅持寫日記就能讓學生將這些豐富的生活內容記錄下來,還能起到練筆的好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與大人不一樣,可他們又羞于表達,這時寫日記就成了最佳得傾吐方式,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能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滿意的日記張貼出來,讓其他同學觀摩,一起學習。有的學生看了別人的日記會有感而發(fā),為什么別人能寫出感人的日記?同樣的經(jīng)歷,為什么自己卻把這么好的素材舍棄了呢?這樣他的日記中又會多幾篇好的文章。因此,要告訴學生:其實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能變成寫作的素材,所以學生在遇到事情時可以多觀察、多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將生活中的素材積累起來,從而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1.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老師對學生文章的評價不能敷衍,而是要認真對待,而且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對于基礎不牢的學生不要立馬否定學生的努力,可以找出優(yōu)點進行鼓勵,缺點進行改正,學生不僅加強了自身的自信心,還知道了缺點所在。而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提出其它要求,在鼓勵的同時讓他們盡量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有一次,一個平時作文不太好的學生在《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中這樣寫道: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后,我才知道原來世界有這樣可憐的人,我發(fā)現(xiàn)我很幸福,有吃有穿,爸爸媽媽十分疼愛我,即使我每次考不及格,灰心喪氣時,他們總是對我說:“沒關系,下次你一定能考好。”寫得情真意切,筆者在班上朗讀了他的這段話并大力地表揚了他。在那以后,筆者從他的作文中看到了他的進步。從老師的評價就能看出老師是否在認真教學,詳細具體的評價能夠讓學生找到自信,發(fā)現(xiàn)缺點并改正從而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
2.學生評價互動。別認為作文的好壞只有教師才能做出評價,其實放手讓學生做一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效。讓學生互相批改、相互交流、相互提高。讓作文能力強的學生批改作文能力差的學生的,他們會十分認真地修改每一個錯別字,每一個病句,文章的結構,在批改中不斷地揣摩,認真地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讓作文能力差的學生批改好的學生的作文,他們會在邊改時邊發(fā)現(xiàn)原來這種作文像他這樣寫會更好、更生動。慢慢地,他們在批改中得到進步。這樣的互動讓學生感到自己能寫又能改,而且一次比次寫得多,一次比一次改得好,感到了寫作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變“厭寫”為“樂寫”,從而提高了語文表達能力。
四、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可以選幾篇佳作進行閱讀,各自發(fā)表觀點,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將文章中的優(yōu)點和進步的地方進行精選,供學生閱讀,這樣大大激勵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文教學成績的提高還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努力,去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教學內容,重要的是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