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煒 付嘉玉 劉清泉 王 琪 鄧旭敏 沈春健
(1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2;2 沈陽醫(yī)學院研究生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心力衰竭(HF)是心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性疾病致心室充盈、射血功能出現(xiàn)障礙,使組織器官出現(xiàn)灌注不足,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和體液潴留。心力衰竭致病原因較多,會使患者的心肌受損,出現(xiàn)心臟缺氧、缺血,合并綜合征[1]。研究發(fā)現(xiàn)[2],心力衰竭高發(fā)人群為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等老年人群,具有發(fā)病急,致死率高等特點,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所以,心力衰竭患者要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方式,才能及時搶救患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取9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組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其中輔助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的患者療效更為理想,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90例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進行分組研究,將9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60~88歲,平均(72.1±3.8)歲;合并疾?。?0例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肺源性心臟病;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60~86歲,平均(71.0±4.0)歲;合并疾病:19例合并冠心病,13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肺源性心臟?。粌山M基礎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可以比較研究。納入標準:入選對象均符合《心力衰竭診斷指標》中相關標準,經(jīng)心電圖、CT等確診心力衰竭。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研究同意書,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后分組研究。排除標準:排除了合并腦梗死、嚴重高血壓、惡性腫瘤、安裝了人工心臟起搏器及自身免疫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者。排除了3個月內(nèi)口服免疫功能藥物的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為患者口服血管擴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國藥準字:H20074021,生產(chǎn)企業(yè):北京萬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治療,每日用藥1次,給予患者利尿劑氫氯噻嗪(國藥準字:H14020796,生產(chǎn)企業(yè):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每日用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增加重組人腦利鈉肽(國藥準字:S20050033,生產(chǎn)企業(yè):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輔助治療,在第1次治療前先行靜脈沖擊治療,1.5 μg/kg,維持0.0075 μg/(kg·min)速度行連續(xù)的靜脈滴注治療。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10日后,對比兩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的影響。
1.3 觀察指標:①根據(jù)相關標準對兩組臨床效果評估,分為顯效:鈉尿肽、C反應蛋白、血清肌酐等改善明顯,癥狀體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有效:鈉尿肽、C反應蛋白、血清肌酐等有所改善,癥狀體征部分消失,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鈉尿肽、C反應蛋白、血清肌酐等未見改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3]。②記錄兩組治療前后尿量變化;③記錄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心功能指標包括LVEDD、LVEF;④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變化情況[4];⑤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對腦鈉尿肽進行檢測,以免疫比濁法對兩組C型反應性蛋白進行檢測,以苦味酸速度率法對兩組患者的血清肌酐進行檢測。以數(shù)字化心臟超聲診斷儀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進行檢測[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以P<0.05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顯效33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6%;對照組顯效22例,有效1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2.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0500,P=0.0441,兩組臨床效果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2.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尿量變化:治療前,觀察組尿量(32±17)mL/min與對照組(33±17)mL/min,t=0.0821,P=0.7745,兩組尿量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尿量(72±26)mL/min多于對照組(49±25)mL/min,t=6.2680,P=0.0122,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LVEDD、LVEF)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DD、LVEF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s)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s)
2.4 對比兩組炎癥指標變化:觀察組炎癥指標(腦鈉尿肽、C型反應性蛋白、血清肌酐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炎癥指標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炎癥指標變化(±s)
表2 對比兩組炎癥指標變化(±s)
隨著我國新醫(yī)改的深入發(fā)展,人們對自身健康關注和需求與越來越高。心力衰竭多發(fā)60歲以上老年人群,患者心臟血流動力學出現(xiàn)障礙,使心肌出現(xiàn)嚴重的缺血和缺氧,從而導致心肌細胞凋亡。心力衰竭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出血壓升高、四肢水腫、心率過速及呼吸障礙等癥狀表現(xiàn),其中表現(xiàn)最嚴重的是水腫,會使胃腸細菌脂多糖漏到胃腸以外,引起炎性反應,使疾病進展過快,進而導致腎功能障礙[6]。由于心力衰竭和患者的自身免疫相關,所以,要控制心力衰竭就要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從而緩解心臟負荷,促進心臟血輸出量,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臨床一般對心力衰竭的治療多選擇利尿劑及降壓、強心等藥物治療。重組人腦利鈉肽為RAAS天然拮抗劑,在機體可以直接對心肌纖維母細胞起作用,對心臟間質(zhì)纖維化進展起到抑制作用,從而降低炎性因子的分泌,對心臟功能、炎性指標等有效改善,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7]。
老齡是引起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因素,70歲以上有0.5%合并心功能不全,疾病會逐漸進展為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又會危害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導致病死率過高,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疾病。對心力衰竭治療時要觀察腎功能變化,對預后有著重要影響[8]。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應與心功能不全會互相作用和影響,進而影響腎臟功能發(fā)展,使腎功能受到損傷。研究發(fā)現(xiàn)[9],激活RAAS系統(tǒng)能促進炎性因子分泌,加速細胞增殖,從而使腎臟出現(xiàn)纖維化。靜脈淤血與腹內(nèi)高壓也會引起靜脈高壓,使腎功能受損害?;颊咝墓δ軔夯?、體循環(huán)負荷增加,表現(xiàn)出肢體水腫、呼吸困難、血壓上升??梢?,心力衰竭和RAAS系統(tǒng)互為誘發(fā)條件,會使心臟和腎臟功能受到損害。
BNP為心室肌細胞分泌出的多肽,具有降壓、利尿、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分泌的作用,還能能RAAS系統(tǒng)激活起到抑制作用。心力衰竭疾病的進展過程中,BNP明顯升高,重組人腦利鈉肽能直接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特異性受體起作用,對一氧化氮、環(huán)磷鳥苷等生成進行刺激,進而舒張血管,激活腎小球旁的顆粒細胞,提高腎小球的濾過率。經(jīng)過擴張血管和增加腎小球濾過率,拮抗RAAS系統(tǒng)等對腎臟功能起到保護作用。重組人腦利鈉肽能改善血流動力學紊亂情況,對交感神經(jīng)、RAAS系統(tǒng)興奮起到抑制作用,從而對血管滲透壓進行調(diào)節(jié),降低冠狀動脈阻力,對心肌缺血起到改善作用。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5.6%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2.2%,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尿量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尿量(72±26)mL/min多于對照組(49±25)mL/min(P<0.05);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心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炎癥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與他人研究相符[10]??梢?,重組人腦利鈉肽配合心力衰竭治療,能抑制炎性反應,改善心功能,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