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要?隨著教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幼兒教育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幼兒的年齡較小,并不具備完整的理解能力,并且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兒教學中應改變傳統(tǒng)刻板的教學方式,運用幼兒喜歡的以及能夠理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幼兒有效地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有助于提高幼兒教學有效性。而在此過程中,故事教學法則是最適合幼兒教學的,因此,本文針對于此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故事教學;幼兒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2-0032-02
幼兒階段的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故事,也是幼兒教學的主要途徑。故事情節(jié)是生動有趣的,故事的內容也是此起彼伏的,因此,在幼兒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針對故事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提出教學策略。
一、在幼兒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
愛聽故事以及愛講故事是幼兒階段孩子的天性,故事會伴隨著幼兒階段的孩子成長。而運用故事教學進行英語教學就是將要學習的英語的詞、字、句放在故事中,能夠讓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英語,講故事的過程中說英語。與此同時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幼兒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能夠讓幼兒更好地理解英語的意思。
在英語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故事教材講故事、聽故事、表演故事,將要學習的英語內容如字、詞、句等融入到故事中,這種情況下能夠幫助幼兒發(fā)展思維能力,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學習,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運用故事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時,故事的選擇一定要可講、可聽、可讀、可看,這樣能夠讓幼兒一邊聽故事一邊看故事還能夠讀故事給其他幼兒講故事,這樣能夠使幼兒對故事中的英語內容更加深刻。并且故事的內容一定要選擇簡單明了的、邏輯清晰的、生動有趣的,這樣才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能夠更加地理解故事中的內容。故事的選擇還要與教學內容相關,能夠將教學內容完全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這樣能夠降低幼兒學習英語的難度,有助于幼兒更加輕松地掌握英語教學內容。
二、在幼兒常識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
幼兒園教學中,常識教學屬于最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在常識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能夠讓幼兒清楚地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這樣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能夠避免幼兒在生活中會發(fā)生常識問題,幫助幼兒更好的進行生活。而以往的常識教學中,教師只是將常識講述給幼兒,并告訴幼兒此類常識知識的好處,以及相反之處,幼兒并不會將其放在心上,而運用故事教學法進行常識教學能夠讓幼兒對常識知識印象更加深刻,還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日常生活,將常識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幼兒常識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進行常識知識講衛(wèi)生勤刷牙的教學時,筆者就會運用接下來的這個故事:小獅子不講衛(wèi)生,不愛刷牙,他的嘴巴越來越臭。有一天,小獅子來找小熊玩,他剛開口說:小熊,話還沒說完,只聽小熊說了句:什么味兒!接著,撲通一聲,摔在了地上。小獅子呆呆地看著,不久,小象甩著鼻子走過來,小獅子張開嘴巴,對小象說:小象我們來玩,好難聞的氣味!啊嚏!小象打了個大噴嚏,接著,也搖搖晃晃地倒在了地上。小獅子沒有找到一個朋友玩,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這時,他看到爸爸回來了,小獅子張嘴巴高興地喊:爸爸!爸爸突然把鼻子捂住,向后退。他對小獅子說:天哪!你多久沒刷牙了?小獅子不好意思地說:我好像兩個星期沒有刷牙了,爸爸急忙為小獅子找來牙刷和牙膏,讓小獅子仔細刷牙,小獅子把牙刷得干干凈凈的,他的嘴巴也不臭了。從那以后小獅子堅持每天刷牙,小伙伴們再也沒有被他熏倒了。運用這個故事讓幼兒感受到不講衛(wèi)生不愛刷牙的后果,幼兒也能夠直接理解教師所講的常識知識。
三、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
幼兒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差,在幼兒教學中開展語言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語言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是十分有利的,教師在講故事的同時幼兒就是在聽故事,自然而然地就豐富了幼兒的語言累積量,促進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運用故事教學法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一定要運用普通話講述故事,而語言教學大多是都是以說為基礎的,幼兒的集中注意力時間特別的短暫,所以在運用故事教學法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應要多多注意運用肢體語言,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例如,在講到悲傷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做出哭的動作,在講到拜拜的時候就可以揮揮手等等,這樣能夠讓幼兒更加投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此外,教師在選擇故事進行語言教學時一定要選擇能夠感染幼兒的故事以及要將語言教學內容融入到故事中,激發(fā)幼兒講故事的欲望,進而讓幼兒重復故事的環(huán)節(jié),以此讓幼兒不知不覺中就學習到了語言知識,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在幼兒美術教學時運用故事教學法
幼兒美術主要就是以繪畫、手工、欣賞為主,能夠反映幼兒對周圍的生活和體驗。幼兒美術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的教育內容。運用故事教學法進行美術教學能夠豐富幼兒的想象空間,幫助幼兒發(fā)展思維能力,只有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才能夠讓幼兒做到敢想、敢畫,才有可能畫出真正的幼兒畫。傳統(tǒng)的幼兒美術教學都是教師告訴幼兒這節(jié)課要畫什么,然后為幼兒發(fā)放繪畫工具進行繪畫,這樣難以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幼兒也會覺得沒有什么可畫的,就不能夠參與到美術教學中。而運用故事教學法在美術教學前為學生講述一個關于本堂課教學目標的一個小故事,能夠促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教學中,豐富的故事內容能夠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進而讓幼兒想畫,有東西可以畫,這樣才能夠畫出更加優(yōu)秀的幼兒畫。
五、在幼兒安全教育中運用故事教學法
幼兒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師最應該注重的教育。安全教育教學能讓幼兒健康安全的成長,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所期待的。如果只是為幼兒講述安全知識,幼兒很容易的就會拋之腦后,這非常不利于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利用故事教學法進行安全教育的教學能夠讓幼兒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還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當幼兒遇到類似的安全問題時就會想到教師講述的知識,進而達到安全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例如,在用過剪刀后放回固定的位置的教學中,筆者會運用以下故事:小麗在自己的房間玩,小麗的玩具可真多??!有小火車、小貓、小狗,她忽然想起:布娃娃還在另一個房間里呢!她轉身去找布娃娃,不知腳下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差一點兒摔在剪子上,她想起來了,剪子是她昨天做手工時隨手丟在這的。多危險呀!運用這個小故事能夠讓幼兒體會到亂放剪刀的危險,進而在以后的生活中用過剪刀就會放回固定的位置。
六、總結
在幼兒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幼兒也非常期待故事中接下來的內容,也會記住故事中的內容,甚至還會將故事中的內容與自己聯(lián)系到一起,將故事中的內容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因此,在幼兒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是十分有利的。
參考文獻:
[1]陳霞.故事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9(24):74.
[2]魏冰冰.故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品牌研究,2018(03):85-86.
[3]林冬梅.談幼兒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4(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