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立德樹人是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德育教育應當融入并滲透進各學科領域,成為學科關注的焦點。基于德育視角,通過妥善解決高中化學課生活化教學問題,實現(xiàn)德育目標;在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觀照生活體驗,培養(yǎng)生活能力,圍繞德育展開生活化實踐,明確原則,優(yōu)化流程,策略實施,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關鍵詞] 德育教育;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德育是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滲透進各學科之中,是課程育人的有效途徑。對高中化學課而言,有些化學知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利用化學知識可以解答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xiàn)象。將德育滲透到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中,能夠發(fā)揮出“1+1>2”的效果,既突出德育教育的目標,也使得化學生活化教學得以推進。
一、德育視域下高中化學課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德育工作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教師要從德育視角出發(fā),就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內涵進行剖析,圍繞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讓德育有效滲透到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培養(yǎng)學生品德。[1]
1.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
當代高中生多為獨生子女,無論是在家庭教育還是在學校教育環(huán)境下,這一群體都得到了精心呵護。家庭環(huán)境中事無巨細由父母包辦,造成這一群體的生活能力偏弱,且容易養(yǎng)成不良生活習慣,如環(huán)保意識不強,垃圾分類“不插手”等情況。學校教育存在著對德育關注不夠重視的情況,化學教學中多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對圍繞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點的解讀不夠全面,關注度不高。德育視角下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要能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生活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2]
2.觀照學生的生活體驗
德育工作之所以在高中教育階段很難推行和展開,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較為單一,對學生的影響不夠全面,學生的體驗感不強,導致德育教育失去應有的作用與價值。為解決這一問題,應倡導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觸及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聯(lián)系生活的方式打造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結合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通過科學引導、融入滲透的方式,讓德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生活化教學全過程,在帶給化學知識的革新基礎之上,展現(xiàn)出德育的核心功能,對學生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3]
3.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化學教學不單單是應對考試,更是要切入“活學活用”的內涵,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之后,能夠利用它去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并能夠針對化學現(xiàn)象作出合理解釋。如大氣的主要污染物、大氣污染帶來的危害等,這些都是化學知識中所涉及的內容??茖W利用生活化問題,對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有重要意義。
二、德育視域下高中化學課生活化教學問題的實施策略
德育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生活化教學問題的具體實施策略,要從一個理性的角度著手分析,找到問題側重點,結合教學實際,確定應用的基本原則和流程,展現(xiàn)生活化教學的價值,讓德育更好地滲透其中。在德育內容中,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健康飲食教育都是關鍵內容,實踐過程也主要圍繞這兩個方面的生活化問題展開,使得德育教育與化學生活化問題相結合,共同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1.基本原則
高中階段的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問題的研究以及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要堅持如下基本原則:其一,主體性原則。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和組織工作都圍繞學生展開,教學設計也是面向全體學生,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不同的學習起點起步,展現(xiàn)生活化教學的個性特征,達成教育目標。其二,探究性原則?;瘜W學科的自身特性,決定其知識掌握過程會涉及歸納、演繹、類比等邏輯推理方法,生活化的嘗試要有深度,并創(chuàng)設和打造探究情境,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化問題開展探究,深度挖掘化學知識的內涵。其三,開放性原則。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中,以傳統(tǒng)教材為核心的教學資源很難適應學生的個性成長需求,多渠道的教學資源的補充顯得尤為關鍵。對高中化學學科而言,要堅持開放性的原則,以開放的姿態(tài)去整合化學知識,以化學生活化問題的打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四,合理性原則。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問題的應用,是化學學科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向,重在以生活化問題的創(chuàng)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打造一個良性的教學平臺,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服務。但需要注意,并不能因為“生活化”而“生活化”,要突出合理性原則。[4]
2.具體流程
德育視角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問題的應用流程,有明確的框架支撐,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喚醒生活體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領生活探究→開闊生活視野→學會參與生活。各個流程的核心點和內涵解讀,都是圍繞“生活化”展開。當然,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考慮到德育的融入,使得德育與生活化實踐完美融合,構建完整的體系,讓參與其中的學生可以感受到德育的魅力,既能夠獲得化學知識,也可以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和修養(yǎng)。[5]
3.應用實踐
為突出生活化教學問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價值,教師要通過應用實踐,圍繞德育開展化學生活化實踐,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在化學知識的解讀和感知中感受德育教育的價值與影響力。例如,融合環(huán)境保護的應用實踐。近年來,圍繞“環(huán)?!薄熬G色理念”的教育內容不斷增多,廣大學生作為生活在綠色家園的主體,對保護環(huán)境有具體認知,并愿意付諸行動去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教師可以將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一節(jié)的教學作為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平臺,融入德育思想,賦予高中化學別樣魅力。在新課的引入階段,利用多媒體設備,選擇未經污染的海洋、空氣環(huán)境和受到污染的進行對比,以圖片或者是視頻資源的形式增強對比感,以強烈的對比關系,使可視化內容發(fā)揮效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自主探究中,找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產生的原因并分析對大氣造成的污染及其形成過程。煤、石油和某些金屬礦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在燃燒或冶煉時,往往會生成二氧化硫。同時在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氮氣也會參與反應產生NO,當然汽車尾氣中也有NO,NO不穩(wěn)定易被空氣氧化為NO2。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它們能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嚴重時會使人死亡。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隨雨水降下,就可能成為酸雨。具體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1)酸雨多形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
含有硫的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亞硫酸:SO2+H2O=H2SO3
亞硫酸在空氣中可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
(2)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閃電時氮氣與氧氣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空氣中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二氧化氮、水作用生成硝酸:3NO2+H2O=2HNO3+NO
結合必修一課本81頁插圖4-24,讓學生了解酸雨的危害。在了解酸雨的危害之后,教師進一步和學生探討如何有效防治酸雨,結合必修一課本81頁資料卡片得出具體防治措施。
當然,在教材當中本身具有生活化色彩的內容有待開發(fā),如健康飲食、愛國主義教育等,都可以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突出兩者融合后帶給學生的教育價值??傊?,德育視角下的高中化學課生活化教學問題的研究,要營造德育內容融入高中化學知識點中的應用空間,在明確原則和基本流程下制訂具體實踐策略,圍繞化學知識點實現(xiàn)生活化探索,并在生活化的探索實踐中融入德育內容,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蔣彩霞.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化學滲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226.
[2]劉寧.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9(26):80.
[3]王平林.新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70.
[4]胡小勇.高中化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路徑芻探[J].成才之路,2019(18):11.
[5]牛曉旭.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9(05):7.
王瑾瑜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第一中學。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綜合實踐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