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玲
[摘? ? ? ? ? ?要]? 愛國主義是一個內涵寬泛的概念,小到包括愛護公共設施、待人友善的日常生活行為,大到為國家流血犧牲的英雄壯舉。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過于注重理論化教育,過于依賴革命烈士的榜樣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情境教育,導致愛國主義教育的大事化、精英化傾向嚴重。陳獨秀先生《我之愛國主義》一文中主張的“治本的持續(xù)的”愛國主義對今天生活化、實踐化愛國主義教育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 ? 鍵? ?詞]? 愛國主義教育;大事化;精英化;生活化;實踐化
[中圖分類號]? D647?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1-0220-02
一、《我之愛國主義》與愛國主義內涵的契合
(一)《我之愛國主義》中的愛國主義
陳獨秀先生的《我之愛國主義》于1916年在《新青年》雜志發(fā)表,現(xiàn)收錄于《陳獨秀文集》之中,其中所表述的“治本的持續(xù)的”愛國主義今天讀來仍覺振聾發(fā)聵。
1.我之愛國主義在于“治本”而非“治標”
文章伊始,陳獨秀先生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即“伊古以來所謂為愛國者,多指為國捐軀之烈士,其所行事,可歌可泣,此寧非吾人所服膺所崇拜?然我之愛國主義則異于是”。在陳獨秀先生看來,“為國捐軀”類愛國行為是“治標”的,此類愛國行為必定存在于特定的歷史階段,是一時的。雖視其為“治標”,但陳獨秀先生對其毫無詆毀之意:“為國捐軀之烈士,固吾人所服膺,所崇拜,會當其時,愿諸君決然為之,無所審顧?!薄昂V行自好”類愛國行為是“治本”的,國家是由國民組成的,國民的言行與氣節(jié)與國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且具有持續(xù)性。
2.愛國主義貴在篤行:勤儉、廉潔、誠信
陳獨秀在《我之愛國主義》一文中將其愛國主義歸結為六個方面:勤、儉、廉、潔、誠、信。
勤儉:“人力廢而產業(yè)衰,產業(yè)衰而國力墮,愛國君子,必尚乎勤!”生產力是西方各國發(fā)展的標準,他們充分發(fā)揮了土地、人力和資本這三大經(jīng)濟學要素的作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國力日漸強盛。資本的原始積累依賴于土地和人力,土地若無人耕種便不是財產,所以人力是最重要的?!耙簧鐣肆χ琳撸渖鐣?jīng)濟力必強;一個人之人力至者,其個人之生計,必不至匱乏:此可斷言者也?!眹Φ牟⒂星诒赜袃€,“勤儉”二字相輔相成,勤卻奢則無儲蓄可言,即“國民而無貯蓄心,浪費資財于不生產之用途,則產業(yè)凋敝,國力衰微,可立而俟?!奔磹蹏樱匦袃€之道。
廉潔:“‘貪之一字,幾為吾人之通病;此而不知悔改,更有何愛國之可言!”文官斂財而使國家失民心,國民只盼其滅亡,何談愛國!武官怕死則戰(zhàn)事失利,國家任敵人宰割,國民得不到國家的庇護,何談愛國!追求廉則在于內心潔,數(shù)千年的專制帝制使人們沉迷于利祿而不自覺,士農工商的封建思想更是使“買官賣官”之勢大行其道,人們內心不潔,貪污行賄絕無斷絕?!笆且詯蹏臼?,宜使身心俱潔?!?/p>
誠信:“詐偽圓滑,人格何存?吾愿愛國之士,無論維新守舊,帝黨共和,皆本諸良心之至誠,慎厥終始,以存國民一線之人格。”偷奸耍滑之人面對富貴則易墮落于紙醉金迷之中,面對困難易輕言放棄,面對誘惑易對他人言聽計從……此種無誠之人,何談愛國主義!國家發(fā)展經(jīng)濟也必以信為基礎。人無信則失與人,國家無信則失于民,內債不足,經(jīng)濟命脈握于別國之手,又談何國家尊嚴、人民尊嚴!
(二)愛國主義的內涵
《辭?!穼蹏髁x定義為“歷史地形成的熱愛和忠誠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是對待祖國的一種政治原則和道德原則。它的具體內容取決于一定的歷史條件。剝削階級的愛國主義,帶有階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有積極意義。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同國際主義相結合。簡言之,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即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愛自己的國家。即愛國主義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愛國理想。
由上述可知,《我之愛國主義》中的思想與今日愛國主義的內涵高度契合,兩者均是強調在生活中、在實踐中堅守愛國主義。
二、愛國主義教育精英化、大事化傾向嚴重
我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榜樣教育;二是情境教育。
(一)榜樣教育與情境教育的大事化、精英化傾向
1.榜樣教育法即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為、優(yōu)秀事跡等來影響受教育者的方法,選取典型的榜樣是實施榜樣教育法的重中之重。反觀我國的愛國主義榜樣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直以來,我國樹立的榜樣都是以英雄人物為主,他們?yōu)樽鎳瞰I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寶貴的生命。我們學習戚繼光、學習瑯琊山五壯士等壯士英烈的愛國精神、獻身精神,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愛國者,我們?yōu)橹畡尤?,會瞬間被激起激昂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但是這種情感難以持久。不僅如此,這樣的榜樣具有強烈的時代標簽,教育者與榜樣之間有著不可忽視的疏遠感。正是這種疏遠感使受教育者易受一些歪曲烈士形象的錯誤言論影響,使愛國主義教育收效甚微。
生活化的典型榜樣宣傳力度不足。近年來,我國生活化典型榜樣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這一節(jié)目的播出?!陡袆又袊窌u選出為國家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年度人物”,其選取的“年度人物”包括社會各行各界人士,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自播出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令人惋惜的是,這個節(jié)目的效果沒有得到持續(xù)擴散,隨著節(jié)目的結束,這些典型人物的影響也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2.愛國主義的情境教育即通過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讓人們重溫戰(zhàn)亂時代強烈的愛國情感?,F(xiàn)在的愛國主義情境教育就是組織游覽革命老區(qū)、參觀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對這些示范基地進行參觀對激發(fā)受教育者的愛國主義情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但是如果只是單一地以這些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情境教育的素材很容易給受教育者留下“愛國=烈士”的刻板印象。不僅如此,很多情況下受教育者都是懷著“出游”的心情接受情境教育的,結果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還有可能固化受教育者視這些基地為參觀景點的畸形認知。
(二)人們對愛國主義大事化、精英化的思維定式
愛國主義強調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即愛國主義知識、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意志、愛國主義行為的統(tǒng)一。愛國主義知識即人們要懂得愛國主義的真正內涵和真實要求?,F(xiàn)在的愛國主義教育中這一點做得遠遠不夠,由于大比例上借助于英雄式的愛國烈士、情感強烈而短暫的示范教育基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導致人們在頭腦中形成“大事愛國”的思維定式,認為愛國是一件很宏大的事情,一件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的事情。每當人們參加升旗儀式、唱國歌等活動時都會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但是我們過于依賴這些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導致人們產生“儀式化愛國”的思維定式。這種教育是間斷性的,不利于人們愛國主義意志的培養(yǎng)。致使人們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錯誤言論的影響而動搖其愛國情感,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當代愛國主義教育應更加生活化、實踐化
(一)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突出情感與道德因素
與愛國主義精英化、大事化傾向相聯(lián)系,現(xiàn)代的愛國主義教育過多地突出了其政治因素、法治因素。過多地強調政治因素會使學生始終從政治層面看待愛國主義,將其視為“國家大事”。受西方個人主義的影響,人們將愛國主義教育簡單歸類為“政治教育”而產生抵觸情感。過分地強調法治因素會使人們注重愛國主義的外在強制而輕視內在認同,外在約束固然可以取得顯而易見的效果,但是這種效果流于表面難以深化。相應的,愛國主義教育中要突出情感因素與道德因素。突出情感因素首先要求教育者要有堅定的、充沛的愛國情感,用其情感帶動受教育者的情感;其次在進行榜樣教育時要使用易引起受教育者情感共鳴的簡潔、直白、通俗的話語,不要僅僅是毫無感情地展示照片、述說事跡;進行情境教育時也不要走馬觀花式地進行形式教育,要抓住學生身臨其境的契機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突出道德因素要注重對愛國主義進行潛移默化、連續(xù)不斷的教育,要注重愛國主義的內化。
(二)榜樣教育與情境教育的生活化
1.榜樣應包括革命烈士、時代英雄的同時包括日常生活中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
以某個人為榜樣,就是領會運用某個人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榜樣人物同主觀自我高度融合,在具體問題面前,運用榜樣人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問題、形成觀念設想,從而指導支配自身的言行。我們要改變榜樣就應該是大英雄的思維定式,只要他具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就可以成為榜樣,進而實現(xiàn)榜樣生活化。在這個“微時代”還要實現(xiàn)榜樣教育的時代化,借助新媒體,充分利用人們的碎片化時間進行榜樣教育。
陳獨秀先生從勤、儉、廉、潔、誠、信六個方面來闡述他所堅持的愛國主義,我們也應樹立誠信榜樣、敬業(yè)榜樣、文明榜樣等彰顯時代發(fā)展要求。正如《感動中國》中遴選出感動中國人物有知名學者、耀眼明星、普通勞動人民、民間杰出人士等。
2.情境包括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等典型的愛國教育示范基地的同時包括日常身邊的一草一木
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愛自己的國家。愛國教育示范基地中弘揚的大無畏地為祖國奉獻自己一生、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衛(wèi)祖國的行為,毫無疑問地彰顯了愛國主義的要求,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但是愛國情感的表達并不僅僅限于這種具有強烈時代特色的壯烈行為,今天我們在堅持此類教育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陳獨秀先生所主張的“持續(xù)的治本的”愛國主義者的培養(yǎng)。
陳獨秀先生提出了勤、儉、廉、潔、誠、信六點要求,現(xiàn)代我們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個人層面也主張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所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情境應有日?;⑸罨榫车囊幌?。而且以人們周邊的典型情景為素材可以克服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等與人們之間的距離感,使人們有更加深刻的體會,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鳴而將其踐行于實際生活之中。
總之,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以及個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所以,我們必須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這件事情我們一直都在做,現(xiàn)在我們要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就要豐富現(xiàn)有的教學素材,將教育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堅持以往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生活化的因素。
參考文獻:
陳獨秀.陳獨秀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2-16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