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頻發(fā),校園安全意識的不足逐漸顯現(xiàn)出來,如何防范校園安全問題、開展安全教育引起各方的關注和重視。本文就當前我國中小學存在的校園安全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安全教育對策,以減少校園傷害事故,保障我國中小學生的人身安全。
關鍵詞:中小學;校園安全;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4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2-0008-02
引 言
校園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學校、家長、社會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它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能否健康、安全地成長,關系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wěn)定。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頻發(fā),脆弱的校園安全環(huán)境暴露在大眾視野中,如何防范校園安全問題、開展安全教育引起各方的關注和重視。
一、相關理論基礎
1.校園安全與安全教育
校園安全是指學生在校期間保持安全狀態(tài),身體、心理等多個方面不受到傷害。校園安全與學生、教師、家長、社會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校園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好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概率,已成為中小學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
安全教育是通過學校的教育、媒體宣傳、政策指導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增進學生的安全意識、豐富其安全知識、提高其防范預處理安全事故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活動[1]。
2.中小學面臨的安全問題類型及特點
(1)中小學面臨的安全問題類型
校園除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及犯罪行為外,還包括學生自身心理問題。中小學生都是未成年人,相比成人來說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如不及時進行調(diào)整和疏導,就很容易發(fā)生一些偏激的行為,造成安全事故,如長期抑郁導致自殺。
在中小學生面臨的安全問題中,重大安全事故對家庭、學校、社會造成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大多會對師生的生命安全及財產(chǎn)安全造成一定的損害。事故大多包括自然災害、交通事故、踩踏事故、食物安全等。但是中小學生面臨的重大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不管是放學之后學生步行、乘車、騎行回家,還是由校車接送,都有可能發(fā)生嚴重的交通事故。同時踩踏事故在中小學生面臨的安全問題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大多中學的教學模式都是統(tǒng)一時間上下課,因此學生都會大規(guī)模地出現(xiàn)在同一個地方,因此踩踏事故很容易發(fā)生[2]。
違法犯罪行為:違法犯罪行為會直接對學生的人身安全、財產(chǎn)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害,如果出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會降低師生及家長在學校的安全感,會嚴重擾亂學校的生活秩序,因此,違法犯罪行為是學校安全防范的重點。其中,中小學出現(xiàn)的違法犯罪行為主要包括兩類,首先,是社會人員對學校師生實施的犯罪行為,如搶劫、盜竊等。其次,是針對中小學的人員犯罪行為,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校園欺凌、敲詐勒索,還有教師給予學生過度的體罰等。
學生自身心理問題:中小學生都屬于未成年人,年齡還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因此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如果受到挫折,而又沒有得到教師及家長的開導時,可能會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大部分學生自身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都是由于經(jīng)歷挫折而引起的不良情緒,自身卻難以發(fā)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自暴自棄,甚至抑郁的傾向。
(2)中小學校園安全問題的特點
多樣性:中小學校園不安全因素來源相對多樣化,除校園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多,會發(fā)生一定的安全事故外,也因為校園周邊環(huán)境復雜,治安相對較差,會引發(fā)一定的校園安全問題。
校園安全防范的脆弱性:首先,雖然社會對中小學的校園安全尤為重視,但是校園安全防范能力相對脆弱,很多中小學校的安防力量不夠充足,缺乏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保安,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職責;其次,教師和學生在身體、心理方面都是處于易受害群體,難以抵抗外來的侵害,同時,由于校園安全教育沒有落實到位,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社會敏感性:中小學生安全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一旦發(fā)生了校園事故,往往會引發(fā)學生、家長甚至大眾媒體及社會輿論的抗議,慢慢地,校園安全問題也就發(fā)酵成了社會公共安全事件,最終導致家庭與學校的關系惡化,這樣不僅會造成惡劣的影響,還會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社會對校園安全較高的關注度來打擊和報復社會。
二、校園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
1.學校管理不嚴格,安全保護措施不到位
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無法保障學生的安全。例如,中小學門口的保安難以保證進入學校人員的身份,外來人員可能只是登記一個假的身份或者送點東西就可以直接進入校園,無法保證學生的安全;對食品衛(wèi)生不注重,導致學生出現(xiàn)食品中毒事故。這些都是學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格導致的。
2.設備設施陳舊、老化,未進行定期修整或更換
教室、食堂、操場、籃球場等場所是學生在校期間長時間停留的地方,場所內(nèi)一些老舊的設備、設施如不定期進行修整或更換,很容易造成學生安全事故,如教室燈管、窗戶玻璃脫落,發(fā)生砸傷事故;操場運動器材腐朽老化,學生在鍛煉時滑落受傷等。
3.教師綜合素質差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有教授學生知識的責任,還承擔著對學生安全保護的責任。大多數(shù)教師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和職業(yè)道德,但校園里也不乏極少數(shù)教師教育水平不高、道德素質較差的現(xiàn)象。
4.學生心理素質差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部分學生作為家里唯一的孩子,都會被家人過分溺愛,使得其一旦在校期間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容易發(fā)生過激、自殘的行為,從而導致校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5.其他突發(fā)因素導致的傷害事故
一些自然災害和人為引起的火災往往都是不可預測的,每次發(fā)生都是出其不意的,很容易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由于地震事發(fā)突然,好多在高層教室上課的師生難以做到自救和自護,加大了師生的傷亡程度。
三、中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對策
1.加強安全教育
中小學在進行安全教育時不能僅限于日常發(fā)生的盜竊、電子詐騙等,要豐富安全教育內(nèi)容,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進行全方位的講解[3]。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中小學必須加強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學生只對理論知識進行了解是完全不夠的,還必須通過實際操作加強自身的具體行為認知,這也就要求學校增加演練的次數(shù)。同時,學校應該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校園安全教育。例如,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在安全教育上側重于學生對危險的了解,主要讓學生明白個人安全的重要性;而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主要是讓其了解和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培養(yǎng)其躲避危險的意識;到了初中階段,校園安全教育主要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為教學目標。
2.拓寬安全教育形式,加大對安全知識的傳播力度
學校在安全教育中要不斷拓寬安全教育形式,突破傳統(tǒng)的講學形式,順應時代潮流、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趨勢以及學生喜好,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利用各種時機開展中小學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開展安全主題教育,加大對安全知識的傳播力度。此外,學校在安全教育中,除了要進行理論教學,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因為安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有能力去應對生活中的危險,他們除了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這樣學生在遇到危險,或者是避免安全事故時,就可以做出及時、恰當?shù)姆磻?,而這種反應是需要經(jīng)過實踐的演練才能夠掌握的。
3.加強教師面對突發(fā)情況的應急能力
教職工對學生的教育占據(jù)主導地位,如果他們自身欠缺安全教育知識,就無法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所以,中小學校在注重教師基礎學科的同時,更要強調(diào)對其安全教育能力的培訓和考核,這樣在發(fā)生安全事故時,教師就可以有秩序地組織學生逃離,以降低事故的損傷程度。
4.加強安全教育與其他學科的結合
針對中小學生安全意識淡薄這一問題,學校在進行安全教育時,不能僅僅把安全教育作為該課程教師或班主任的任務,應該讓每個科任教師都樹立普及安全教育意識,并在授課過程中講解相關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從而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把安全教育與其他學科結合,把安全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生活中,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將安全教育內(nèi)容與其他學科知識相聯(lián)系,做到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
5.完善相關社會問題
首先,社會應該重視對學校管理者及教師的安全教育培訓,這樣學生才能夠受到教師、學校的影響,從而形成安全防范意識。學校要不斷加強教師的培訓,對其進行訓練與考核,這樣教師才能在發(fā)生事故時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逃離,降低損失。其次,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逐漸地普及,網(wǎng)絡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比教師、家長、社會對他們的影響還要大。在這種趨勢下,我們應該與時俱進,順應發(fā)展趨勢,對安全知識進行傳播。例如,利用一些社會多媒體資源,將安全知識進行正面報道,通過網(wǎng)絡來影響中小學的認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安全觀念。
結 語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小學生作為社會的低齡群體,在面對一些安全事故時,存在一定的弱勢。而在校園生活中,中小學校通過加強安全教育能夠讓學生進行正當?shù)淖宰o、自救,機智地處理社會中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和危險,從而有效避免校園安全問題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高鑫.班級管理視角下小學生校園安全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基于錦州市A、B小學的調(diào)查[D].錦州:渤海大學,2018.
守佳麗,靳高風.當前我國中小學校園安全問題及安全教育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8(04):74-79.
郭玉濤,王國威,張迎霞,朱丹丹,等.中小學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淺談[J].學周刊,2019(12):161.
作者簡介:趙汗清(1964.6—),男,山東青島人,中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