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霞
摘 要:進入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在思想、心理、意識、性格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極強的個性化傾向。一方面,高中是學生由學校向社會過渡的關鍵轉型期,而且很多高中學生都進入了青春期,思想的成熟、情感的萌動、意識的健全使得其更喜歡在自我決斷、自我表現(xiàn)中展示自我、張揚個性;另一方面,隨著高考壓力的持續(xù)增加,很多學生面對沉重的學業(yè)負擔不堪重負,思想、心理、意志層面都不得不面臨更多、更大考驗,很多學生往往會因為諸多心理問題難以有效排解而憂心忡忡,進而影響了其成長和發(fā)展。因此,結合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針對高中生心理特性有效開展心理健康工作,便成為現(xiàn)階段每一位教師應該研究和關注的重點與核心。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策略;探析
心理健康涉及的范圍特別寬廣,內涵也十分豐富。就高中學生而言,其心理健康主要指身體狀態(tài)良好、心理意識健全、思想情緒穩(wěn)定、自我意識較強、社會適應能力較好。諸多調研結果顯示,目前的很多高中學生在心理層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弊病。這些問題的誘發(fā),很多程度上與學業(yè)壓力較大,學習負擔過重,家長期待過高,社會競爭激烈等有著很大關系。因此,教師應該以日常教育引導為基礎,針對不同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弊病,科學開展指導與教育,以促使學生在及時調節(jié)、有效防控中緩解心理壓力,走出認知困境,以良好狀態(tài)、健全個性,開展學習,增強能力,提升自我。
一、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及時進行調控疏導
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學生,其心理變化一般都很微妙。很多時候,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外界刺激,便會激起其心理層面的漣漪和起伏。因此,為了確保高中生在思想、心理、意識層面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必須做好對其心理動向的關注和疏導,多組織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深度參與中反省自我,重拾自信,良好發(fā)展,健康成長。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從學生的談吐、舉止、形象等方面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發(fā)展需要,在學生在良好師生關系的作用下認可教師,將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見所聞和教師一起分享,對存在的心理困惑,面臨的心理問題及時反饋,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至學生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在及時釋放自我、排解困惑中遠離心理弊病的困擾和束縛。其次,在心理健康目標設定上,盡量做到因人而異,就不同性格特征、思想意識、心理狀態(tài)的學生劃分至不同類別,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評判目標,為促使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增強心理品質而奠定基礎。
例如,針對剛入校的高一年級學生,為了切實解決其喜歡攀比的不良意識狀態(tài)。教師通過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方式,將“克服浮躁 踏實學習”確定為活動主題。活動開始前,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讓學生在彼此研討、交流互動中闡述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就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和他人交流分享?;顒舆M行中,教師就健康心理應該具備的特性進行反饋和明確,并就學生對上述問題的理解展開剖析,對學生進行良好思想價值觀念的教育和引導?;顒咏Y束時,組織學生朗讀《誡子書》節(jié)選章節(jié),就活動內容進行升華和拓展,以確?;顒訉嵭У靡猿浞致鋵?。
二、搭建師生交互平臺,拓寬心理教育路徑
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內向,心理比較壓抑的高中學生,由于其與人相處中總是包裹著厚厚的“外衣”,很少愿意敞開心扉,和師生開展交流。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拓展和渠道優(yōu)化上下功夫,結合具體學生心理特性,多鼓勵、多開導,必要時,可以帶動其利用網絡平臺、交互媒介等方式,將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秘密”對老師說出來,和老師一起尋求應對策略和改進措施。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網絡交互平臺的作用,鼓勵學生在教師專門設定的心理問題交流平臺內“匿名”反饋自己的心理困境和思想疑惑,在確保學生隱私得到切實保護的前提下,開展針對性指導,化解心理問題,排解心理難題;另一方面,多組織開展一些網絡問卷調研活動,動員學生積極參與。結合對問卷結果的分析,來客觀了解不同學生在某一特殊時期內的心理變化情況,為科學開展調適提供參考。
三、組織開展體驗活動,豐富心理教育形式
為了切實緩解學生由于學習、高考而出現(xiàn)的心理壓力,產生的心理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體驗式、交互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形式,給予學生豐富多彩的認識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尋其迷失已久快樂和幸福,徹底忘卻學習煩惱、切實擺脫學業(yè)束縛,在無憂無慮、自由快樂的活動中釋放自我,表達思想,調適心理。首先,在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多征求學生意見,盡量以學生的興趣、愛好、需要為出發(fā)點,設計出具有趣味性、益智性、教育性、體驗性的教育活動,并切實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深度融入。其次,在活動組織中,多關注不同學生的變化和表現(xiàn),全面洞察、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最后,在活動結束后,組織一些針對具體學生的交流、互動、對話活動,就具體問題展開具體分析,將活動教育的功能切實凸顯出來。
例如,可以結合每一個月的不同節(jié)日,通過定期舉辦文藝匯演活動的方式,讓不同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即時發(fā)揮自身才智和潛能,上臺表演,在展示自我、收獲贊賞、得到認可中全面認識自己,充分了解自我。
四、結束語
總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實效性、科學性,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和身心的健康。對此,教師應該結合高中生心理特性,在具體教育措施、教育活動、教育路徑上不斷研究和優(yōu)化,以確學生恒在更加科學、高效、精準的教育引導下得到更好的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丹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9(50):8-9.
[2]夏正勇.試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3):4+69.
[3]王春芳.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8(17):230.
[4]胡小麗,任建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探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5,25(03):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