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榜樣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明星示范效應”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兩者 在“心理認同”“行為模仿”和“情感依賴”等方面有著相似之處。榜樣示范法中的學習者較明星示范效應更 理性、更現(xiàn)實、不盲目跟從,比較實事求是;榜樣示范法與明星示范效應相比,其正面教育意義更加突出;在影響 效果上,榜樣示范法不如明星示范效應。
關鍵詞:榜樣示范法;明星示范效應;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20)09-0105-03
一、榜樣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應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人的思想行為與其自身 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緊緊相聯(lián)。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和方法 上借鑒了許多心理學知識,甚至衍生出思想政治教育心 理學這樣一門交叉學科。榜樣示范法與明星示范效應在 心理認同、行為模仿、情感依賴的心理發(fā)生機制上有著相 似之處,但二者在心理機制上的差別到底是什么?有多大 的差別?本文運用比較的方法,借鑒心理學相關理論,對 “榜樣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應”做了比較,著重從心 理認同、行為模仿、情感依賴三個方面探討二者的差別,找 出各自的優(yōu)缺點,希望可以更深入地對其進行了解。
(一)榜樣示范法
“榜樣”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意為“作為效仿的 人或?qū)嵗ǘ嘀负玫模盵1]39。陳萬柏、張耀燦編著的《思 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認為:“榜樣示范法,也稱典型示范 法,是指具有典型意義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導、警示警戒 作用,引導受教育者提高思想認識、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方 法?!盵2]224??鄭永廷認為:“榜樣示范法具有形象、具體、生 動的特點?!盵3]152??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方法,榜樣示 范法同時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教育過程,它有著理論教育法 和說理教育法所沒有的形象性、人格性和現(xiàn)實性的特點。
本文所涉及的榜樣示范法,就是將抽象復雜的思想 道德規(guī)范通過榜樣的言行舉止生動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使 受教育者能夠從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從而達到思想政治 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方法和教育過程,主要偏向于對教 育過程中的心理發(fā)生機制進行心理學意義上的分析。
(二)明星示范效應
榜樣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為受教育者精心挑選的思想 行為示范者,但是銀幕明星也常會引起了大眾的效仿和 跟風,明星示范效應是什么?它會帶來多大影響呢?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明星”一詞的定義是:“有名的演員、運動員等?!盵4]890“明星”是 20 世紀 20 年代伴 隨著電影事業(yè)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一個“群體”,最初指從事電 影演藝行業(yè)的知名演員。隨著時代發(fā)展,“明星”的外 延也在不斷擴大,后指音樂、演藝、電視工作和體育等行 業(yè)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公眾人物,廣義上也指各個 行業(yè)中的優(yōu)秀人物。盡管“明星”的外延不斷擴大,但 是影響范圍較廣,影響力持續(xù)時間長的依舊是來自演藝 界和體育界的明星。由于大眾媒體發(fā)展,明星對我們生 活的影響越來越深,他們在豐富娛樂大眾的文化生活、引 導消費和傳播正能量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部分 明星偶像的失范行為也傳播了錯誤的價值觀念,挑戰(zhàn)了 社會道德底線。
本文中的“明星示范效應”是指從事演藝事業(yè)的明 星因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而對大眾思想行為產(chǎn)生影響、示 范、導向的社會現(xiàn)象,常見的有“偶像崇拜”“追星”等。
二、榜樣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應的比較
“榜樣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應”這兩種概念不 同的事物卻都是在心理認同、行為模仿、情感依賴的心理 機制上發(fā)生的,同時又具有細微差別。
(一)心理認同上的差別
在心理學上,心理認同是指他人對自己或自己對他 人在認知、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接受或默認,這是我們 接納別人的一般前提。明星或榜樣之所以能夠引起社會 學習行為,是在“心理認同”的前提下發(fā)生的。美國精 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意 識分為:主體自我(觀察者的我)和客體自我(被觀察 的我)。在他看來,個人是在自我和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 下,形成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三個因素的統(tǒng)一體。他 把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在每個階段,每個人都有要 去克服的“心理社會危機”和實現(xiàn)的“發(fā)展目標”[5]74。 危機如果沒有解決好,發(fā)展目標沒有達到,就會出現(xiàn)自我認同危機或稱“自我同一性危機”。這時個體會明顯感 受到孤獨無助,迷惘焦慮,為了減少不適感,大腦會在無 意識間啟動一種心理認同機制,也即尋找心目中理想型 人物,通過對他們的認同來肯定自我價值。在此情況下, 我們通常會認同兩類人:一類是與我們的“現(xiàn)實自我” 擁有相同特質(zhì)的人,另一類是與“理想自我”擁有相同 特質(zhì)的人。
1. 榜樣示范法在心理認同時的特質(zhì)取向 “榜樣示范法”的心理認同是在受教育者的社會行為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班杜拉在其“社會學習理 論”中提出“大多數(shù)人類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而獲 得的”[6]63。通俗地講,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社會化 過程中,大部分的社會行為是由“觀察學習”他人行為 而習得的。因此,“觀察學習”的過程中對“榜樣”的 認同主要依賴于榜樣的思想行為是否符合我們自身社會 化過程中的自我發(fā)展需要,如果符合,就認同和模仿;反 之,就不認同、不模仿。這類心理認同更多地是站在個人 成長的角度進行選擇,往往是比較現(xiàn)實的、理性的。所以, 榜樣示范法在心理認同方面偏向思想行為特質(zhì)認同。
2. 明星示范效應在心理認同時的人物取向 “明星示范效應”究其本質(zhì)是由“偶像崇拜”心理導致的一種社會表現(xiàn),那么“偶像崇拜”背后的原因是 什么?除了它是個體自我認同的一種表現(xiàn)外,另一直接 的外在心理因素就是明星自身“光環(huán)效應”,也叫“暈輪 效應”①。一個人的某種良好品質(zhì)會給人們留下好的印象, 在這種良好品質(zhì)的影響下,人們常常欣賞這個人的其他 品質(zhì)和行為。有研究表明,外表相貌往往會在“暈輪效應” 中占絕對優(yōu)勢 [7]。粉絲們在明星光鮮艷麗的外表“光環(huán)” 影響下,會覺得明星所有的言談舉止都具有強大魅力,認 為這樣的人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人格”。因此,粉絲 如此迷戀偶像,其實是對擁有“光環(huán)”的明星人物的認同。
此外,這種明星示范效應發(fā)揮作用與人們的“從眾 心理”和“獵奇心理”也有著密切關系?!皬谋娦睦怼?, 即群體中的個體為了避免被群體孤立而選擇與群體保持 一致立場的心理現(xiàn)象。從眾心理的強化與大眾傳媒的發(fā) 展密切相關,在商業(yè)環(huán)境下,大眾傳媒本著賺取利益的目 的,對由明星代言的商業(yè)廣告進行高頻率高密度地輪番 播放,使人們在無意識中對未來生活的追求具體化為對 明星生活的模仿。同時,明星們神秘的私人生活,很容易 引起人們自古就有的獵奇心理,在此心理的驅(qū)使下,人們 會利用各種途徑和渠道挖掘明星的奧秘。所以,“明星 示范效應”中的心理認同偏向于對明星人物的外在認同, 同時受到從眾心理和獵奇心理的影響。
(二)行為模仿的不同
行為模仿是兩者第二個相通點,明星示范效應往往 體現(xiàn)在引領時尚潮流、引導消費、傳播正能量等方面。榜 樣示范法則是教育者結(jié)合社會發(fā)展要求和教育對象心理 成長規(guī)律為其樹立的思想行為示范者,即榜樣,讓受教育 者通過“觀察學習”榜樣的思想行為來縮短學習社會行 為的時間,盡快發(fā)展自身、融入社會。兩者雖都有“行為 模仿”,但是他們各自呈現(xiàn)出的特點卻是不同的。
1. 學習方式不同 榜樣示范法的“行為模仿”表現(xiàn)出間接性模仿,也就是班杜拉強調(diào)的“觀察學習”中的“替代性學習”,而 明星示范效應中的“行為模仿”則是直接性模仿,常表 現(xiàn)為人們對崇拜對象的言行舉止、發(fā)型服飾等方面的跟 風模仿。兩者的不同是:第一,后者是學習者通過自己的 實際行動親身體驗和直接接受反饋(強化)而完成的學 習;前者是學習者“可以不直接地做出反應,也不需要親 自體驗強化,而只要通過觀察他人在一定環(huán)境中的行為, 并觀察他人接受一定強化就能完成學習”[5]90。第二,在 輸入的信息上,學習者在直接性學習中接收到的“信息 僅僅是刺激,刺激與反應相結(jié)合,是以學習者自身為媒介 而完成的,而在觀察學習中,學習者接收的信息是刺激和 與其相對應的榜樣反應,刺激與反應是以榜樣(或楷模) 為媒介的”[5]90。
2. 接受方式不同 榜樣示范法的學習者對榜樣是有選擇性的接受,相反,明星示范效應的學習者則是全盤式的接受。當人們 認同學習某個榜樣時,他們不會盲目地喜歡榜樣身上的 所有品質(zhì),也不會認為該榜樣是完美無缺的,而更多認同 的是榜樣身上的某一種值得學習的品質(zhì),對榜樣是有選 擇性的接受。明星示范效應的全盤式接受,表現(xiàn)在人們 對崇拜對象的行為表現(xiàn)和價值觀等不加選擇的全部認 同,當人們喜歡某一偶像明星時,會愛屋及烏地喜歡其身 上的所有品質(zhì),而不去考慮這些品質(zhì)是否值得學習,這種 行為模仿帶有極大的狂熱、沖動和盲目成分。
(三)情感依賴的差異
“明星示范效應”和“榜樣示范法”都有心理認同 的基礎,在心理認同過程中必不可少會有情感依賴,情感 依賴之間的差異就是兩者第三個不同之處。榜樣示范法 是一種現(xiàn)實化、理性化和相對化的榜樣學習;明星示范效 應則是有著理想化、情緒化和絕對化的偶像崇拜。
第一,榜樣示范法是一種現(xiàn)實化情感依賴,明星示范 效應是一種理想化情感依賴。人們在認同某一個榜樣時 會對其特質(zhì)進行一個現(xiàn)實的評估,往往更容易認同那些 具有可模仿價值的人物,這種榜樣認同具有世俗性和平 常性特點。而偶像明星離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這種距離感就像放大鏡一樣往往會將明星身上的 特質(zhì)放大,崇拜者對明星不是太熟悉,在這種情形下,會 將明星偶像理想化,進而把明星想象成完美人物。
第二,榜樣學習法的學習者選擇榜樣傾向于理性化, 明星示范效應的學習者則傾向于情緒化。學習者在對榜 樣的學習過程中,先進行理性選擇再合理認同,他們不會 盲目地去認同和模仿與自己的能力和成長發(fā)展不符合的 榜樣特質(zhì)?,F(xiàn)實生活中的崇拜者對偶像明星則表現(xiàn)出極 大的瘋狂迷戀,甚至還會做出瘋狂舉動,尤其是在一個粉 絲群體中這種瘋狂表現(xiàn)更為明顯,粉絲的情緒很容易就 會被明星的某個舉動所點燃。
第三,學習者對榜樣的認知是相對的、客觀的,對明 星偶像的認知是絕對的、極端的。學習者清楚地認識到 榜樣身上的優(yōu)缺點,不會盲目模仿,會比較冷靜客觀地、 辯證地看待自己所要學習的榜樣。而崇拜者對明星偶像 是全盤接受和絕對信任,即使明星做出什么失范行為,這 些崇拜者還會為他們辯護。
三、榜樣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應的優(yōu)缺點
“榜樣示范法”與“明星示范效應”兩者既有共性 又有差異,比較的目的是在清晰認識兩者的同時,找出它 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
(一)社會認知
由前面的比較可以看出,在社會認知上,榜樣示范法 中的學習者較明星示范效應更理性、更現(xiàn)實、不盲目跟 從,比較實事求是。這能夠促使學習者對“榜樣”有一 種積極認同從而有選擇性地學習“榜樣”的行為,進而 促進學習者自身的健康成長。然而,明星偶像可能會導 致模仿者對他們有一個情緒化、絕對化甚至神秘化的社 會認知,這可能會給模仿者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我成長帶 來不利影響。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實施 榜樣示范法時,要注意與其他教育方法相結(jié)合,不僅要為 受教育者選擇、樹立一個好榜樣,更要讓受教育者學會如 何正確地認識和選擇其要學習的對象。
(二)教育意義
榜樣示范法與明星示范效應相比,其正面教育意義 更加突出。在針對香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調(diào)查中發(fā) 現(xiàn)“依賴偶像作為其道德判斷標準的青少年更可能發(fā)生 過失行為,也更不喜歡接受正面的道德觀念,且缺乏解決 問題的自信”。[5]158 這也從側(cè)面揭露了明星示范效應的弊 端,青少年偶像崇拜帶有自發(fā)性、盲目性。因此,在思想 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青少年既有偶像崇拜的激情 又有榜樣學習的需要,去做一些引導和干預工作,對敢于 承擔社會責任、充滿正能量的明星人物進行一定地宣傳, 樹立其為榜樣。
(三)影響效果
在影響效果上,榜樣示范法不如明星示范效應,主要 表現(xiàn)在人人稱贊榜樣,但很少有人主動去學習榜樣。問 題可能存在這幾個方面:首先,明星的影響力靠的是大眾 媒體的宣傳,這一點上,榜樣宣傳對大眾媒體的利用顯然 不如明星宣傳。如前所述,明星示范效應的發(fā)揮與大眾 傳媒給人們從眾心理的強化有關。其次,班杜拉認為,榜 樣對人們的思想行為的影響是一個觀察學習的過程,包 括注意、保持、運動再現(xiàn)和動機作用四個連續(xù)環(huán)節(jié)。人們 對榜樣行為的觀察學習是一個逐漸認可、接受和反復學 習的過程,在這樣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中,也需要對人們 的注意力進行強化。顯然,榜樣教育法雖引起人們的“注 意”,但是卻沒做到長時間的“保持”,缺少“強化”,自然 就不免會出現(xiàn)人人稱贊榜樣,但很少有人學習榜樣的尷 尬局面。所以,解決辦法就是在成功引起“注意”之后, 要強化這種“注意”,但這一點也比不上高頻率、高密度 的明星曝光,較好的辦法是充分利用當前多種多樣的媒 體宣傳手段,進行長期持久的連續(xù)宣傳,直到教育對象認 可、接受、學習榜樣的思想行為,并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 想道德行為規(guī)范,這才算真正達到教育目的。
四、結(jié)語
榜樣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應雖然在心理機制上有著 相似的地方,都發(fā)生在心理認同、行為模仿、情感依賴的 基礎上,但是兩者又有著細微的差別:前者的學習者認同 的是榜樣的閃光特質(zhì),后者的模仿學習者更多地認同明 星的外在形象;榜樣學習者的行為模仿具有間接性和選 擇性特點,明星崇拜者的行為模仿呈現(xiàn)出直接性和全盤 接受性特點;受教育者對榜樣的情感依賴具有現(xiàn)實化、理 性化、相對化的特點,崇拜者對偶像明星的情感依賴則是 理想化、情緒化、絕對化的。比較之下,榜樣示范法和明 星示范效應的優(yōu)缺點也顯現(xiàn)出來:在社會認知上,前者的 學習者比后者更加理性、現(xiàn)實、不盲目;在教育意義上,榜 樣示范法的教育性比明星示范效應的效果要好;而在影 響力和效果上,明星效應的影響范圍和持續(xù)時間要比榜 樣的更廣更長。
注? ?釋:
①暈輪效應就是指對某個人或者事物的主要印象影響了對該 人或者事物其他具體特征的認識和評價的一種社會心理現(xiàn) 象。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M].北京 : 商務印書館 ,2002.
[2] 陳萬柏 , 張耀燦 .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 第三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鄭永廷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 ( 修訂版 )[M].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10.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M].北京 : 商務印書館 ,2002.
[5] 林崇德 . 發(fā)展心理學 [M].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6]( 美 ) 阿爾伯特·班杜拉 . 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 ( 上冊 )[M]. 林穎 , 譯 . 上海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7]Karen Dion,Ellen Berscheid.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7(3).
作者簡介:張雪梅(1994—),女,漢族,河南南陽人,單位 為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國外 馬克思主義。
(責任編輯:王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