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軍(深圳市鹽田區(qū)婦幼保健院口腔科 深圳 518081)
牙周炎是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菌斑中的細菌侵犯牙周組織而引起慢性炎癥,患病率通常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病程緩慢且會逐漸加重,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牙齦和牙槽骨破壞,甚至牙齒脫落,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1]。目前,臨床常實施牙周基礎治療、牙周手術(shù)等治療,以控制菌斑,消除炎癥,恢復牙周組織,但對于重度牙周炎,療效無法鞏固,極易復發(fā)[2,3]。本研究旨在探討替硝唑局部用藥配合牙周基礎治療對重度牙周炎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本研究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 14例;年齡 26~64歲,平均年齡(44.10±2.31)歲;病程 2~10年,平均病程(5.68±1.13)年。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25~64歲,平均年齡(44.21±2.26)歲;病程 2~11年,平均病程(5.89±1.02)年。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重度牙周炎診斷標準及特殊人群牙周病治療原則的中國專家共識》[4]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③經(jīng)口腔專科檢查、X線等檢查確診。(2)排除標準:①有藥物過敏史;②依從性差,難以完成研究;③全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障礙;④患有血液病及癲癇;⑤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經(jīng)甲硝唑配合牙周基礎治療:牙周基礎治療,具體方法為:①菌斑控制,主要是進行刷牙,利用牙線、牙簽等清潔牙間隙與牙齒鄰面,并用0.12%~0.2%氯已定溶液漱口;②齦上潔治術(shù),使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漬,并磨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沉積;③根面平整術(shù),使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內(nèi)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并繼續(xù)刮除腐敗、軟化牙骨質(zhì)層,直至牙根面光滑堅硬,術(shù)后用3%雙氧水、生理鹽水交替沖洗牙周袋,清除袋內(nèi)牙石殘渣;④調(diào)合法,磨改牙齒外形消除咬合創(chuàng)傷和食物嵌塞;⑤松牙固定,根據(jù)松牙程度及牙周病變有無繼續(xù)加重進行固定處理,拔除無法保留的患牙。經(jīng)甲硝唑配合牙周基礎治療,即口服甲硝唑片(康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44024120,規(guī)格:0.2 g)配合治療,0.6~1.2 g/d,分 3 次服用,療程為5 d。
1.3.2 觀察組:替硝唑局部用藥配合牙周基礎治療,牙周基礎治療同對照組,同時將替硝唑口腔貼片[聚協(xié)昌(北京)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08,規(guī)格:0.5 g]貼于口腔患處(輕按數(shù)秒即可),進行局部治療,每次一牙位一片,2次/d,一日總量不超過20片,療程為5 d。
1.4 評價指標:①療效標準[5]:治療5 d后評定臨床療效,分為顯效:疼痛、充血紅腫等癥狀消失,牙周袋消失,咀嚼功能良好;有效:疼痛、充血紅腫等癥狀緩解,牙周袋變淺,咀嚼功能好轉(zhuǎn);無效:疼痛、充血紅腫等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牙周袋加重,牙齒松動??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采用Florida牙周電子探針檢查每顆牙6個位點的牙周探診深度(PD)、牙齦附著水平(PAL),采用Williams牙周探針探診出血指數(shù)(BI),采用loe及siline菌斑指數(shù)分度法測定菌斑指數(shù)(PLI)。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牙周指標:觀察組PD、PAL、BI、PLI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牙周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牙周指標對比(±s)
組別 PD(mm) PAL(mm) BI PLI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P 3.84±0.46 2.21±0.35 16.683 0.000 3.89±0.74 2.49±0.63 8.522 0.000 1.80±0.44 0.54±0.21 15.289 0.000 1.50±0.51 0.68±0.30 8.199 0.000
牙周炎是一種破壞性疾病,病因與微生物、宿主反應有關(guān),好發(fā)于35歲以上,男性發(fā)病率略高于女性,隨病情不斷發(fā)展會出現(xiàn)牙齒松動、牙縫變大、牙齦退縮直至牙齒喪失,是導致我國成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6]。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齦萎縮較重,牙周袋深度較大,且牙齒松動增加,可伴隨根面齲、口臭等癥狀,嚴重影響口腔健康[7]。目前,牙周炎治療的總體目標主要是消除炎癥、控制菌斑,阻止病程進展并防止復發(fā),以恢復牙周咀嚼功能、咬合關(guān)系以及牙齦與骨組織、牙齒間鄰接關(guān)系等。因此,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重度牙周炎患者有著重要意義。
近年來,牙周炎的最主要治療方法就是基礎治療和手術(shù)治療,基礎治療尤為重要。一般基礎治療主要是通過菌斑控制、齦上潔治術(shù)、根面平整術(shù)、調(diào)合法及松牙固定進行對癥治療,以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齦炎癥,為進一步治療打下基礎。菌斑控制是治療和預防牙周病的必要措施,主要是通過刷牙,利用牙簽、牙線等進行清潔,將菌斑牙面數(shù)控制在20%以下。而齦上潔治術(shù)與根面平整術(shù)主要是清除牙石及食物嵌塞,以消除局部致病因素,使炎癥減輕到最低程度。但基礎治療無法維持長期療效,防止復發(fā),為加強治療效果,本研究在牙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分別配合替硝唑與甲硝唑進行對癥治療。其中,甲硝唑?qū)儆谙趸溥蝾?,主要治療或預防厭氧菌引起的系統(tǒng)或局部感染,可有效殺滅牙周可疑致病菌,且不易引起菌群失調(diào)和耐藥菌株。替硝唑同樣屬于硝基咪唑類,可迅速消除口腔厭氧菌所致的炎癥,但與甲硝唑相比,療效更高、半衰期更長、療程更短[8]。同時,通過口腔貼片,可維持局部用藥濃度,與口腔黏膜直接接觸,同唾液內(nèi)糖蛋白有效結(jié)合,進而發(fā)揮殺菌效果,且該治療方式無需經(jīng)過消化道吸收與代謝,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觀察組PD、PAL、BI、PLI值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替硝唑局部用藥配合牙周基礎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對重度牙周炎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藥配合牙周基礎治療,臨床療效顯著,有效減輕癥狀,鞏固牙周基礎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