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
摘 要:近年來我國愈加重視教育發(fā)展,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中小學教育的政策,構建了有利于中小學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式。本文主要以初中語文教學為切入點,進一步分析了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如何在新形勢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教學模式 學習效率 知識體系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都有了較大革新,隨著諸多新型元素的注入,也使得語文教學煥發(fā)活力。在新形勢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加強對科學教學的認識與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習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1.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就我國課堂教學情況來看,集中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例如在學習過程中,總有個別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知識接受程度低,跟不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惡學習的情緒。
2.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由于長時間受到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致使教師授課模式較為單一。就我國教育教學課堂的整體情況來看,在進行課程講授時,教師通常采用講述與傳統(tǒng)板書相結合的形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這樣的課堂模式較為枯燥,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低下,不利于學習效果的整體提升。
3.教學內容較為落后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社會生活有較大變化,而教學內容更新慢,與時代發(fā)展具有一定差距。在現(xiàn)代化的新形勢下,信息獲取渠道更多,這也在不斷地促進現(xiàn)階段學生思想意識的提高。而教學內容沒能隨著時代發(fā)展進行更新,使其不能滿足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新形勢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調動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其學習效果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斷發(fā)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主動進行學習。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打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我們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嚴謹,雖然這樣的學習氛圍能幫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的講授,但由于其沒有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并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相關的案例、運用較為幽默的語言來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構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第二,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情境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情景式教學法,能幫助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第三,教師要為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知識體系的構建是對所學知識的有效梳理,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知識體系對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并根據(jù)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基礎來為學生構建有針對性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有效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推動我國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需要教師通過以下兩方面來實現(xiàn):
第一,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普遍以講述為主進行教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這不僅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所以要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將教師的主體性地位轉變?yōu)橐龑缘匚唬ㄟ^設置疑問來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實現(xiàn)新舊知識之間的過渡。
第二,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以初中語文《木蘭詩》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花木蘭的電影片段,使學生能詳細了解《木蘭詩》所敘述的故事,進而提高對文言文的翻譯能力。
3.拓展語文學習資源,豐富學習內容
在日常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的知識接受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有差距,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習進度都不相同,在教學中,采用集中授課的形式就不利于學生個人的學習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進行學習資源的拓展,用豐富的學習資源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拓展學習資源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xiàn):
第一,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大潮,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確保思想內容與人生觀念能做到與時俱進,進而多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專業(yè)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利用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學習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可以通過慕課、騰訊課堂等網(wǎng)絡平臺進行補充學習。
綜上所述,在我國當前教育不斷發(fā)展的新形勢下,改革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習興趣已成為現(xiàn)代化教師開展教學的新方向。因此相關部門以及教師要充分重視教育對國家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不斷在課堂引入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豐富教學資源、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推動我國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巖、杜少杰、胡亞濤、李娟、翟鳳敏、張雷、唐世英《推動課堂教學革命與教學督導工作的相關思考》,《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年第1期。
[2] 張芳《關于構建中學化學活力課堂的幾點思考》,《學周刊》2020年第4期。
[3] 李新榮《探討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中國農村教育》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