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晉
摘 要:作為現代媒體傳播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傳播來源之一,電影和電視媒體傳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許多傳統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例如書籍,報紙和雜志等。在各類媒體廣泛發(fā)展的現在,電影和電視媒體傳播也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方式。它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多種表達方法而被廣泛接受?!肮そ尘瘛笔谴蠖鄶等碎L期以來敬佩和信奉的一項精神信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嘈雜的社會環(huán)境逐漸使普通大眾忘卻了這種精神力量。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影視作品;工匠精神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報告的原文如下:個性化可以使一家公司生產方式靈活,產品的質量出類拔萃,產品更加多樣化。建議培養(yǎng)改進品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不僅體現了勞動者的耐心,專注,獨特和可持續(xù)性,而且還代表了對5000年華夏大地悠久的文化歷史的無限敬仰。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物質發(fā)展導致思想的便利化,而作為工匠家們,對傳統工匠精神的傳承和發(fā)揚則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把這種精神繼續(xù)發(fā)揚成為一個世紀難題,可是當工匠精神與影視傳媒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遇,問題就被輕松的解決掉了。
1 工匠精神
1.1 工匠精神的價值
“工匠精神”可以簡單歸結為:保持勤勤懇懇的、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始終追求完美的工作過程,堅持品質始終如一的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傳統工藝的生產方式,凝心聚力發(fā)揚工匠精神。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眾多“工匠”凝聚并發(fā)揚這些獨特的品質,最終形成傳統的“工匠精神”。作為世界著名的手工制造大國,“工匠精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傳統的社會政治組織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傳統觀念和文化的延續(xù),我國工匠勞動者一直處于社會分工的底層。俗話說的“士農工商”是對這種情況的真實解釋。因此,他們就被認為是簡單的苦力勞動者,而且被認為不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能力不強,頭腦簡單,只會重復完成簡單的機械任務。所以,人們長期以來對從事手工業(yè)者抱著嗤之以鼻的態(tài)度。然而,中國古代工藝技術領先世界,正是因為工藝技術的長期積淀才創(chuàng)造了燦爛而聞名的中國工藝史。
1.2 工匠精神的政策
國家對“工匠精神”價值的認識主要體現在對傳統工藝建筑的興趣和支持上,雖然工匠勞動者對“工匠精神”大力宣揚發(fā)展,但這還遠遠不夠,他們的能力有限,僅靠他們自身努力是不切實際的。成為受公眾認可和尊重的工匠勞動者是少之又少的。傳統手工藝品是我國最大的文化財富。除了將寶貴的文化手工藝品保留為重要的世界遺產之外,這種工藝技術更是傳統文化發(fā)展中必不可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 當非遺遇見影視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的表現手法
當今的通信技術正在迅速發(fā)展,加速了傳播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使用影視和圖像傳播文化的傳播方式。傳統的影視作品已不能限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間和空間的理解,這增加了文化在精神層面?zhèn)鞑サ目赡苄浴R驗閳D像傳輸的快速發(fā)展,對廣播電視制作和電影制作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通過將現代影像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電影或電視等影視作品更好地保存工匠文化藝術。
2.1 通過人物形象講述技藝和文化
1)以人物為對象,講述工匠技藝。傳統手工藝是以人為創(chuàng)造者、享用著和傳承者。因此,傳統創(chuàng)作是原始起于人,人們的傳統創(chuàng)作承載著對生活的希望。大多數傳統作品都是流傳下來的,他們對手工藝創(chuàng)作過程和結果感到非常興奮。傳統手工藝品可以不斷傳承,但是,僅僅依靠傳承語言是不夠的。這種傳承方式存在部分工藝過程的疏漏,隨著時間的流逝疏漏的部分會越來越多,而使用圖像進行繼承就可以大大減少疏漏的現象。如果在傳承過程中發(fā)生了意外情況,則可以通過在影視中保留來恢復此工藝阻止其消失。在傳承過程中,還展現了人類始終尊重自然,并在使用自然資源時善于利用自然的思想。
2)以人物為對象,講述工匠文化。工匠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工匠文化過于抽象很難用語言表達。在制作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等影視作品中的過程中,它們不僅還原真實工匠技術的鏡頭,而且利用社會和文化含義、利用超自然的含義使觀眾更加容易理解。(1)很難描述中國文化的傳統手工藝品在文化傳承中的真正含義。但是,通過使用鏡頭語言來描述角色和故事,隱藏的文化便可以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思想。(2)就傳統手工藝而言,只有通過影像傳播才能打破文化遺產的地域限制,通過這種方式改善了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傳播。這樣才能給傳統手工藝文化帶來長久深遠的發(fā)展。
影視作品《非遺傳人·在中國》著眼于傳承人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通過節(jié)目尋找,全國具有代表性的100種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通過他們的生活經驗,觀眾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手工藝文化的存在?!稛o處安家的水車》這一作品不僅僅表現的是蘭州水車在歷史發(fā)展中的興衰,更體現的是水車這種傳統的水車工藝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隨著時間的流逝,水車會變老,變舊,讓人遺忘,但這種文化卻是令人難忘的。這部影視作品通過水車傳承人的經歷再現文化,暗含我國一大部分的工藝文化仍然留存。通過鏡頭我們能看到水車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現狀,這絕非幾句話可以簡單概述。這些代表黃河水車的歷史和文化的影視作品,使人們重新審視這些文化帶來的象征與魅力。
2.2 通過故事來傳遞精神高度
電影和電視劇等影視作品都是根據現實故事改編的,講述歷史文化的同時吸引當下的關注。以時代為背景,體現手工藝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促進傳承。由于功利主義在我國的傳播以及公眾生活方式的改變,工匠技能越來越不受重視。如今,社會和國家已經開始關注工匠精神的傳承及帶來的作用。在歐洲,手工藝勞動被認為是凈化靈魂的一種行為。工匠在生產過程中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和精神。并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對這一價值觀的理解,反而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價值觀的發(fā)展和提升,從而有效地發(fā)展了國民素質和精神水平的總體改進?!渡虾9そ场肥且徊坑耙暪?jié)目,講述了代表上海各個地區(qū)的16位工匠的故事,介紹了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堅持,細心,精益求精,對社會主義文明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3 通過聲畫語言來營造氛圍
電影和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使用的聲畫語言營造了一種描繪言語聲音和真實圖像的氛圍。工匠影視作品的制作過程使用影視語言來選擇鏡頭,把握音樂節(jié)奏,敘事結構和藝術風格,它反映了多樣化的功能。對于少有人知的手工藝品,用繪聲繪色的聲畫語言比認真宣講更容易讓觀眾理解。同時,它會稍微影響觀眾的態(tài)度和行為,激發(fā)對傳統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熱愛,使其積極參與并投資維護傳統手工藝文化遺產。
影視作品《大國工匠》、《工匠達人》主要采用圖像解說的方法,展現故事。從編輯的角度來看,運用蒙太奇手法給畫面配以生動形象的解說詞,以加速故事的發(fā)展并突出故事的精彩之處。在《工匠達人》影視作品中,記錄了福島大野屋的第六代繼任者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這是影視作品《工匠達人》中最真實、自然的角色。在諸多的影視作品中,對工匠的特寫鏡頭都生動形象的表現了他們堅韌,專注,精益求精的工作狀態(tài)。比如,《大國工匠》國家特級技師高鳳林在進行焊接工作時,以及王津在制作宣紙時,無一不體現這種精神。這種確切的表達方式則反映出人們努力創(chuàng)造時集中的態(tài)度和情感。在大部分描繪工匠精神的影視作品中,大多數都使用口述歷史和圖像解說技術通過聲音和圖像進行剪輯。通常,使用文化串講故事,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強大的文化環(huán)境,并為觀眾帶來強烈的代入感。
3 結語
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它是中國的重要財富。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手作·木作》《傳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jié)目里,我們可以看到熠熠生輝的工匠精神,為了傳統手工藝的發(fā)揚,他們窮極一生奉獻自己,,甘愿在故宮里為修復文物而放棄外面花花綠綠的世界,這些人一起繼承著“工匠精神”,這些鏡頭記錄著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而堅守的一代一代人。
參考文獻
[1]苗雨.當非遺遇見影視文化中的工匠精神[J].西部廣播電視,2019(09):99-100.
[2]郝國慶.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紀錄片[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03):134.
[3]余白楊.用影視傳媒傳播“工匠精神”[D].四川美術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