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松
摘 ?要: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體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近年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其中籃球是體育競技項目中的一項重要項目,如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成為了現(xiàn)階段高?;@球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發(fā)展方向,為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競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效益,并對其具體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全面探析,以此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競賽教學法 ?籃球教學 ?應用效益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045-02
籃球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強化學生運動思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縱觀在當前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籃球教學質(zhì)量與預期教學目標之間始終存在一定差距,而導致這種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則是多樣的,為此高校體育教研工作者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競賽教學法由此應運而生,從某方面而言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能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限制,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強化學生籃球技術水平,以及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籃球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競賽教學法是現(xiàn)階段教育高校體育教師的核心教育發(fā)展方向。
1 ?競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推進,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籃球課程的學習興趣,教研工作者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競賽教學由此應運而生,與傳統(tǒng)單一化的應試教育教學模式相比,組織方式多樣性、健康導向性、主觀能動性是競賽教學的顯著特點,將其運用到體育課程籃球教學中,從某方面而言具有如下顯著意義。
1.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壓力
在以往籃球教學過程中,通常來講,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課程理論知識,而后機械式地重復練習教師所講動作,長此以往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還極易導致學生抗拒心理和抵觸情緒的產(chǎn)生,最終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競賽教學的實施,將課程教學內(nèi)容通過籃球比賽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在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最終在與對手的比賽中加深對課程的記憶和理解,為預期教學目標的取得打下堅實基礎。除此之外,對于體育課程而言,課程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健學生體魄,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而倘若教育工作者在進行籃球技能的講授過程中,仍采取與文化課程相同的教學模式,不僅未能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更極易導致他們抗拒情緒的產(chǎn)生。
1.2 提高了學生們的籃球技能,提升了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
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課程教學的主體由傳統(tǒng)的教育工作者轉(zhuǎn)變?yōu)榻逃龑W習者,從某方面而言教學主體在轉(zhuǎn)變的同時,教育部門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對籃球技巧的掌握度也由此受到了教師們的高度關注,故此為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是極為必要的,可以說競賽教學法的出現(xiàn)不僅符合當前教育部門的發(fā)展趨勢,也從根本上保證了高校學生能夠在籃球這項體育運動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效。經(jīng)大量校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在以往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過度地關注于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度,卻忽視了對他們技巧和技能的鍛煉,而競賽教學法的實施為學生在實戰(zhàn)中合理采用籃球技巧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以此在不斷強化自身籃球?qū)崙?zhàn)能力的基礎上,也為他們心理素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打下了堅實基礎。
2 ?競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2.1 運動技術訓練的概述
籃球作為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投籃、傳球、接球和運球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籃球技術,而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分開教學的方式,即每堂課交給學生們一種籃球技術,然后讓他們進行機械重復練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被消耗,最終導致了課程抗拒心理和抵觸情緒的產(chǎn)生,故而為從根本上有效地規(guī)避上述問題,在應用競賽教學法進行運動技術訓練時,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如下教學流程,確保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發(fā)乎,即: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而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活動,如在進行運球時,教師可分別進行混合運球、環(huán)形運球、弧線運球和直線運球等方式,從而在強化學生運球技巧的同時,通過小組比賽還可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特別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運球方式下,教師需將比賽標準告知學生,從而確保他們自身的運動水平得到鍛煉;如在進行投籃競賽中,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往返運球投籃和原地投籃2種比賽形式,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根據(jù)新小組的不同情況,采取合適的比賽方式,從而在增強學生自主性和參與度的基礎上,確保訓練活動開展的有效性、科學性和合理性,最終為預期教學效果的獲得打下堅實基礎。
2.2 運動戰(zhàn)術訓練的概述
在進行籃球教學過程中,籃球戰(zhàn)術訓練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且與傳統(tǒng)單一化的教學模式相比,競賽教學法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戰(zhàn)術訓練起到的教學效果極為顯著。根據(jù)大量的調(diào)研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籃球是一項團體競技類運動項目,隊員之間的默契度對于比賽結果而言具有重要影響,為此要想從根本上取得預期的比賽結果,加強對學生默契度的訓練也是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具體而言就是在競賽教學法應用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通過采取開展半場比賽和全場比賽的形式,對學生的運動戰(zhàn)術進行培養(yǎng),在半場賽中教師可根本班級人數(shù),開展輪流淘汰賽制,以小組為單位,先投進5個球的小組獲勝,輸?shù)舻男〗M則被淘汰,以期通過這種比賽方式,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在全場比賽中,教師可采用淘汰制和記分制的模式進行籃球比賽,在不斷強化學生自身比賽戰(zhàn)術和比賽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自身的戰(zhàn)術水平,最終為他們?nèi)姘l(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3 ?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工作者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模式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與教育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具有直接影響,而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將競賽教學法應用到籃球教學中成為了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者開展籃球課程教學的核心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肖元.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公共體育課中的運用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
[2] 張元才,李雯雯,徐曉麗.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5(10):113-114.
[3] 李志杰,劉元霞,王瑞華.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16,12(6):91-94.
[4] 黃明舉.從休閑體育的視角談廣西普通高?;@球教學的改革[D].廣西師范大學,2018.
[5] 曹榮軍.情感教學理論在普通高?;@球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6] 黃廷芳,李衛(wèi)東,徐海洋.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22(8):140-149.
[7] 丁文.高校公體籃球課堂中翻轉(zhuǎn)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4):14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