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景明
【摘? 要】 在現(xiàn)代小學管理中,德育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是學校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德育管理貫穿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小學德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需求。為此,在德育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xiàn)個性化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 小學;德育管理;個性化教育;具體分析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小學德育教育重視學生心靈上的感染,力求通過道德熏陶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需求。小學要積極開展個性化教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促進學生自主、個性、和諧發(fā)展。
一、小學德育管理中的個性化教育的積極作用
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效果遠遠高于法治教育效果,其主要是因為德育教育有屬于自己的優(yōu)勢,德育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相符,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在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模式下,教師會使用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和同樣的教學方式去教育學生,在實際的德育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在這種條條框框的約束下,學生會形成一種被動的心理,嚴重阻礙了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除此之外,小學的德育教師的學科本位思想壓制了學生的人格,忽視了學生個性化教育,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德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貼近
我國歷史上的許多名人都是道德模范,他們的道德品質較高,他們的事例都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例如孔融讓梨、鑿壁偷光等等。名人做的事情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學生會更加快速地掌握這些事例。我國教育部門十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并且認識到個性化教育對德育管理工作有著積極影響。小學德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個性化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我國教育機構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重視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促使小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
我國是禮儀之邦,十分重視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引導小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小學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中要重點關注班級中的弱勢群體,防止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出現(xiàn)自卑的情緒,最終很難融入集體生活。小學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向學生傳輸正能量,培養(yǎng)學生形成陽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讓不同的學生有一定的進步,為學生后續(xù)的生活和學習提供重要動力。
3.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樣,學生很容易接受
小學德育教學的方式多樣,其中主要包括與道德模范面對面交流、學習名言警句、聽取道德模范的事跡等,這些教育形式不僅豐富多樣,還便于學生接受。通過形式多樣的德育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日常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能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這時需要班干部輔助班主任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班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為班級中每一位學生提供擔任班干部的機會,進而激勵學生積極向上。
二、小學德育管理中的個性化教育措施
小學階段是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各種事物的認知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此,小學教師要使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德育教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使用現(xiàn)代人的做事方式向學生傳授德育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小學德育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仔細分析小學生的行為能力,經過多次觀察后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為更多教育者提供正確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設計教學問題,引發(fā)學生德育思考,讓學生從生活小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用正能量的例子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除此之外,小學德育教師要全面掌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運用合適的案例讓學生更加深刻、形象地理解。
1.通過德育強化學生的是非觀念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全新的認知階段,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特別是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獨生子女較多,孩子處于家長的溺愛中,不能清楚地辨識是非。小學教師通過傳統(tǒng)道德文化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比較享受隔代溺愛,如果一直在溺愛的環(huán)境中將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不知道這種溺愛帶來的危害。為此,在德育教育中,小學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獨立意識,提升學生的獨立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在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中逐步認識到溺愛帶來的不利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利用德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價值觀體系,他們的思想意識仍然處于重要的發(fā)展階段,沒有建立屬于自己的、正確的社會價值判斷標準,在判斷社會價值上沒有屬于自己的想法。在法律層面,小學德育教師不能夠給小學生制定準確判斷價值的標準,而在德育方面,通過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小學生建立完善、科學、正確的價值觀體系。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很好的道德規(guī)范,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是每一位小學生都必須踐行的價值觀念。小學德育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德育教育。我國是一個十分守信的國家,有很多與誠信相關的典故和名言。當學生學習完這些名言和典故后將會對誠信有一定的了解,經過長時間學習,學生將會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這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3.培養(yǎng)學生個性,實現(xiàn)科學管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個性是穩(wěn)定、獨特的心理的綜合,它是一種重要的個人意識,是個人的心理面貌。通常情況下,個性包括世界觀、理想、信念、興趣、氣質、能力、需要等成分,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不僅要開展素質教育,還要求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在德育管理中,教師要始終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樹立正確、具有發(fā)展性的德育教育觀,為學生帶來良好的道德體驗,仔細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考慮學生的自尊心,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給予學生正確的人生點撥,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獨特、良好的人格,從整體上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小學在德育管理中要以素質教育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樹立求真務實的校風,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文明、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制定完善、有層次、合理的德育工作目標,健全和完善德育網(wǎng)絡教育體系,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德育管理水平,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萬臣,呂樹申.淺談小學德育管理中的個性化教育[J].吉林教育,2019.
[2]謝勝林.重人性化管理 促個性化發(fā)展——淺談職業(yè)學校德育新模式[J].職業(yè)教育(上、中旬),2018(024):10-11,9.
[3]夏翠蓮.小學德育管理中的個性化教育探討[J].名師在線,2018,71(34):76-77.
[4]田冬芹.淺談職業(yè)學校中班主任的個性化教育[J].亞太教育,2019(17):58.
[5]梅菊.讓夢想飛起來——宜昌市西陵區(qū)常劉路小學“躍美文化”建設淺談[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8(12).
[6]梁笑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