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幅度較大的改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加強化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而1+X群文閱讀教學應運而生,有效提升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形象性、具體性,全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閱讀思路,也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該教學模式引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進一步強化對該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從而較好地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助力閱讀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本文將就1+X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1+X;群文閱讀;策略;探索
合理地將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如通過群文閱讀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在課堂的學習效果,并有效的拓展自身的語文閱讀視野、閱讀空間,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理解該教學模式引入到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所在,積極探索該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高效應用的基本規(guī)律,以充分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效益,助力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閱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準確把握1+X群文閱讀教學內(nèi)涵是基礎
要想更加有效地借助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需要我們準確理解該教學模式的基本內(nèi)涵,以在此基礎上更加有效地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應用,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一般而言,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是指以現(xiàn)行最新版的部編版教材中的精讀文章的全面化、精細化、具體化和有效化講解為主,以課外文章的粗略性、概括性、簡要性和有選擇性的拓展閱讀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新型化和有效化的閱讀教學模式。從具體的字面理解來看,該教學模式主要由三個模塊組成,即“1”“+”和“X”。對于其中的“1”,是指統(tǒng)編版教材中需要精細化和具體化講解的文章,其和略讀文章相應對應。如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的《燕子》《荷花》均可以作為精讀文章,也就是這個“1”。此外,這個“1”還可以是某一具體的問題,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當然,有些文體或許該階段的小學生還不能接觸到),還可以是某一特定主題的文章。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寓言故事,像《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鹿角和鹿腿》等。又例如,關于情感類教育主題的文章,關于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的文章,關于親情和母愛的文章,這些都可以當作“1”,可以見這個“1”所選擇的范圍比較廣。對于“+”,它是連接的意思,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延伸和拓展的意思,即從圍繞著“1”拓展和延伸出來的文章體裁。對于“X”,可以理解為其由“1”所衍生出來的具有某一共同因素的文章,將三者結合起來可以理解為:以教材中的某一具體元素文章為基本主題,延伸閱讀到課外有相似因素的一類文章的教學模式。從給出的定義我們可以得知,該教學模式對于進一步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范圍、視野和激發(fā)閱讀學習興趣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教師要對該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優(yōu)勢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和認識,以在此基礎上高效應用該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助力閱讀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科學定位1+X群文閱讀“1”和“X”是關鍵
(一)合理確定“1”
“1”的選取和確定是1+X群文閱讀教學高效應用的基礎和前提,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定位“1”,如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其一,價值性。所選擇的“1”是有較高應用價值的,并能夠給予學生較好的學習體驗,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同時給予學生較好的閱讀學習指引和啟發(fā),不斷拓展和發(fā)散學生的閱讀學習思路,也只有“1”是有價值的,后續(xù)的“X”選擇才更加意義。其二,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就是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班級學生哪個模塊存在學習短板和漏洞,哪個模塊的是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及哪個模塊需要進一步強化和提升,語文教師就要選擇與其對應的內(nèi)容,進而合理確定“1”。例如,部分學生對于寓言的閱讀學習效果不夠好,這時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的寓言,如《陶罐和鐵罐》《鹿角和鹿腿》等,進而讓學生在有效的“1”中有效地開展群文閱讀學習。
(二)準確選擇“X”
“X”的選擇也是1+X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X”的選擇中要考慮以下兩點內(nèi)容:其一,緊扣“1”的主題,在選擇中要能夠做到“X”緊扣“1”的主題,也就是有什么樣的“1”,就要有與之對應的“X”,二者要有密切的相關性。例如,如果“1”選擇的為一篇寓言,像《陶罐和鐵罐》文章,則“X”就應該是與寓言相對應的文章體裁和具體元素,如可以是“愚公移山”,也可以是“高山流水”。其二,內(nèi)容必一致。所選擇的一組“X”類型的語文元素必定是有某種類似因素的,如要么都是情感教育類型的文章,要么都是愛國教育類型的文章,只有這樣的才是有意義的。
三、強化教法指導是1+X群文閱讀教學的妙招
從當前實際的1+X群文閱讀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方法運用不恰當,使得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效能打了折扣,還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強化群文閱讀方法指導,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能和質量。例如,在群文閱讀學習《詠柳》小節(jié)內(nèi)容時,可以為學生推薦關于春天的古詩,如《賦得古原草送別》《春曉》等古詩內(nèi)容,同時積極地向學生講述群文閱讀方法。對于課內(nèi)的文章,要引導學生精準化鉆研,如要積極地對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古詩大意、寫作手法、表達的作者情感、古詩中包含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等進行分析和把握,并積極地強化誦讀練習,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而對于拓展的古詩內(nèi)容,要從理解大意、把握情感來進行學習,并在各首古詩的閱讀中突出重點,從一個方面進行突破,避免精力過于分散。如在閱讀《賦得古原草送別》古詩內(nèi)容時,可以突出對古詩內(nèi)容的把握。在學習《春曉》古詩內(nèi)容時可以強化對作者生平的把握,這樣讓每一篇拓展內(nèi)容的閱讀都有所得、有所獲,從而不斷提升閱讀的效能和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認識到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價值所在,積極強化對該教學模式基本內(nèi)涵、應用價值的研究。同時積極探索該教學模式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方法和策略,并在具體的應用環(huán)節(jié)合理地確定“1”,準確定位“X”,積極強化教法的指導。進一步借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更為高效地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所在,進而助力小學階段閱讀教學質量和效能的不斷提升,為學生閱讀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占營.課后“1+X”群文閱讀范式及實施策略——以《小石潭記》課后“1+X”群文閱讀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20(05):38-40.
[2]羅明嬌.關注選材:“1+X”群文閱讀教學“無米之炊”的解決之道[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6):171-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