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菊英
摘 要本文以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新思路為切入點,展開具體分析,并以此為依據(jù)。提出道德與法治課在小學教學中的現(xiàn)狀、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有效策略,通過運用情景教學、體驗教學模式、強化團隊意識、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等幾方面,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思路
中圖分類號:A,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8-0194-01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兒童需要道德和法治課程來提高自身的發(fā)展,并且對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作風的習慣,對于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生活、做人有重要作用。培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的重要一步,如何引導兒童參加各種活動進行小學道德和法治課程的教學方式,是老師教學方式的普遍問題。
一、道德與法治課在小學教學中的現(xiàn)狀
隨著時代的不斷的發(fā)展和進步,新課改理念也不斷地在進步,很多從事教育工作者把教育觀放在如何提高小學整體道德和法治修養(yǎng)上。不僅可以有利于學生以后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還可以有利于學生未來的人生價值觀形成。然而在普遍小學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有很多小學老師沒有根據(jù)學生個人情況的不同而加以關注,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多小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產(chǎn)生偏差,經(jīng)過長期下來,如果沒有老師及時做出教學調(diào)整,所以必會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和目標的實現(xiàn)。
二、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運用情景教學
在所有學科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學生具備自主以及積極的態(tài)度,這些都跟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息息相關。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自然就會提升參與課堂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的效率。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帶入情景教學,讓學生成為主導,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來。
老師在課堂上可以結合教材,幫助學生寫一個關于教學內(nèi)容的劇本,由學生按照劇本進行角色扮演,也可以隨時即興表演不限于劇本上的內(nèi)容。對于劇本加以拓展,還可以把信息化技術帶入課堂,運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播放貼合這個年齡段的卡通類型視頻,投其所好地去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專注度。
(二)運用體驗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老師以灌輸方式來給予學生授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知識的來源出自于老師的講解,無法做到知識延伸,導致學生就此慢慢對學習喪失了興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地改革進步,體驗式教學變?yōu)楝F(xiàn)在模式,運用理論跟實際相互結合,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當中一些類問題,使學生鞏固所掌握的知識點,也可以加強學生對生活的領悟。
(三)強化團隊意識
在道德與法治課運用到體驗式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在其中起到引導作用以及有利于學生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使學生勇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與此同時,以小組相互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加以改正,慢慢地加強學生具備團隊意識、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
例如,老師在講授“團結就是力量”的知識過后,可以安排學生們到操場,進行“兩人三足”的課上活動。把全班按照人數(shù)進行分組,要求全員參加,并且把每個人的腿和隊友的腿用繩索綁在一起來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通過全組同學之間努力協(xié)作,團結一致,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不過在這之間要確保學生安全。比賽結束過后,評選出最終獲勝的小組。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更能體驗到團結就是力量,不但能讓對于了解教材內(nèi)容更加深入,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競爭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全方面提升,還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是經(jīng)過兒童現(xiàn)實活動來感知的,通過活動實施過程中,要讓每位同學都積極參,理解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對于實踐生活和做人的道理。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類型,其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老師在進行授課內(nèi)容的時候,必須給學生保留一些相互探討、充分體驗、積極參與的時間,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理解以及消化,形成學生日后的良好品德的習慣培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老師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過程中,全方面多種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作條件、營造氣氛,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樹立遠大志向,堅定理想信念,慢慢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勇于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各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1]章福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路徑探索[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7):45-46.
[2]蔡秀蓉.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西部素質教育,2019(14):26-27.
[3]張麗菊.地域文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4):45-46.
[4]林子英.古田地域特色文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