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倫 張雲芳
〔關鍵詞〕教育;心理;標簽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6-0076-02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2018年1月17日,中國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籌委會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召開。會議正式公布了《心理咨詢師成長指南》征求意見稿1.0版。此次《指南》明確提出,心理咨詢師不只是解決心理問題,還要促進個人心理健康,協(xié)調人際關系,促進人格完善和社會和諧。這些都是新時期心理咨詢師的工作目標。
作為一名師范院校的教育心理學老師和心理咨詢師,我常常感到責任重大。我們培養(yǎng)的對象是未來的小學教師,這是多么光榮和神圣的職業(yè)??!每個孩子都代表著一個家庭,孩子們能否健康成長成才,直接決定了他們家庭的未來,而千千萬萬個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因此,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對學生進行個別咨詢,我都堅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并始終將其牢記于心,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體驗、感悟,并獲得心靈的成長。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棍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边@則寓言故事使我想到,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就猶如一把鎖封閉了心門。孩子在成長中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問題恰巧是改變的契機,也是我們教育的契機。那么如何打開孩子的心靈之門?這就要求我們成為一把鑰匙,要了解孩子的心。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而解惑不僅僅是學習上的疑惑,還包括內心的疑惑。所以我們要從了解孩子的心開始,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經常會聽一些中小學老師說“了解學生的心談何容易,在我面前學生什么都不愿意說,怎么問都問不出來”。那我們怎么做才能打開孩子的心靈之門呢?我想只有充分尊重孩子,才有機會走進他們的內心。尊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正做到尊重,要求我們善于傾聽、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學會信任孩子。
首先來說傾聽。其實每個孩子都是自戀的,都很想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可是成人往往沒有耐心,還沒聽他們說完想表達的內容,就急于打斷他,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接著給他出招,或者給他一些評價。這樣一來,孩子可能下一次就不愿意再說了。在咨詢中,我遇到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在給我講述自己的經歷時特別傷心,甚至痛哭流涕,但當我問他們需要我為他們提供什么幫助時,他們說不用,說出來感覺就好多了。其實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只是傾訴,而我們只要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就可以了。認真聽他說話,不打斷、不批評、不指責,聽他講述在乎的人、在乎的事,并適時地給他安慰和鼓勵就可以達到心理輔導的效果。
其次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隙ㄋ械暮⒆?。那么有人就要問了:肯定學習好的孩子很容易呀,可是對于學習成績差或是調皮搗蛋、不遵守紀律的孩子該怎么肯定啊?其實,我想說的是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愛的時候。越是成績差、越是調皮的孩子,越是需要我們的愛和肯定。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學生,她說她在外面輔導班輔導小學生,有個小男孩兒從來不問其他老師題,每次都專門等著她。她問那個孩子,那么多老師,你為什么每次都等我呢?孩子說,因為你跟他們不一樣,上次做題,10道題我只做對兩道,其他老師都說一共才10道題,你就錯了八道?你是怎么學的?!但是你說,你太棒了,10道題你做對了兩道,你是怎么做到的?聽到學生這樣說,我既開心又激動,忍不住給她鼓掌。還有一個學生說在小學實習的時候,她在某個班上課時,班里總是有幾個學生特別調皮,不是插話就是下座位,甚至打打鬧鬧。剛開始她也很生氣,但是通過一次活動,她無意中了解到這些孩子非常愛面子,但是總是受到各任科老師的批評,已經很久沒有人表揚他們了。于是,上課時她只表揚表現好的行為,并且當這部分孩子的表現比之前好哪怕一點點時也會指出來并肯定。當這樣做的時候,她驚奇地發(fā)現那些搗亂的學生不再互相指責告狀,而是說老師我也沒有說話,我也在認真聽講。不管怎么說,他們好的行為比以前多了,相信只要堅持不斷地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他們會越來越好。
最后是要學會信任孩子。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在學校我經常聽到孩子們被貼上標簽,“那個孩子不行”“那個孩子咋學也學不會”“那個孩子有問題”“那個孩子不會說話”等。當我們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簽,當我們相信他們就是這樣時,他以后可能真的就是這樣了。那我們能不能給孩子換個積極標簽呢?如果我們經常對他們說“我相信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學好”“只要你愿意學,現在開始就都不晚”“相信你是最棒的”“只要你堅持,就一定能做好”,當然,不只是用語言說,而是我們內心真正地相信,那么他們又會怎樣呢?
在我接觸的孩子中,有這樣一個女孩,她成績好、唱歌好、朗誦好、畫畫好、體育也好,哪個老師都喜歡她。我曾經問她報過什么輔導班沒有,她說聲樂,我說還有其他的嗎?她說沒有了。接著我問她學聲樂是因為喜歡嗎?她說不是,是因為上小學時老師說她的聲音很好聽,如果參加一些專業(yè)訓練一定會更好。我又問那學聲樂對你有什么影響呢?她說越來越自信了。你們看,因為老師的肯定和相信,這個孩子學了聲樂,并且越來越自信,而這種自信又讓她在其他方面也發(fā)展得很好。所以,我們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相信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當我們真的相信時,孩子也會相信。相信了,就會有一種信念;有了信念,就會有行動;而有信念并堅持的行動,必然會帶來好的結果,好的結果又會轉化為持續(xù)的力量,如此,就會形成一種持續(xù)不竭的動力。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擁有這種力量,他們不優(yōu)秀都不行。
魏書生說:“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是一旦叩開了,走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去,你就會發(fā)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教育,就當從心開始?!?/p>
從事教師工作越久就越會發(fā)現,教育是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的過程。我們要對每一個生命負責,盡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孩子走過生命的低谷,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展翅高飛。
(作者單位:河南省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焦作,454000)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