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出院當天觀察組上述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鍵詞】 初產婦 妊娠期 健康管理"/>
羅曉苑 夏小云 陳粉珊
【摘要】 目的:將健康管理用于初產婦妊娠期中,分析其對初產婦圍生期情緒狀態(tài)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初產婦140例,以數字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n=70)與參照組(n=70),參照組行常規(guī)保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妊娠期健康管理,對兩組干預結果進行觀察。結果:入組當天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當天觀察組上述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剖宮產率、早產率、巨大兒率、胎兒窘迫率分別為27.14%、4.29%、1.43%、1.43%,均低于參照組的45.71%、17.14%、11.43%、1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期健康管理可改善初產婦圍生期情緒狀態(tài),還可降低剖宮產率、胎兒窘迫率,利于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應用。
【關鍵詞】 初產婦 妊娠期 健康管理 情緒狀態(tài) 妊娠結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perinatal emotional state and pregnancy outcome of primipara. Method: A total of 140 primipara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70)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n=70).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ealth care. On this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HAMA and HAMD scores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P>0.05). The above scores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premature delivery rate, macrosomia rate and fetal distres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27.14%, 4.29%, 1.43% and 1.4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lower than 45.71%, 17.14%, 11.43% and 10.00%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ealth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can improve the perinatal emotional state of primipara,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fetal distress, and improve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 which is worth applying.
妊娠期指胚胎在母體內發(fā)育成熟的過程,為女性特殊的生理時期及重要階段,由于初產婦缺乏分娩經驗及相關知識,加上懼怕分娩疼痛、孕期生理變化等,圍生期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進而對分娩結局造成一定影響[1]。近年來產婦及家屬對孕期保健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如何有效改善圍生期產婦情緒狀態(tài)及分娩結局成為臨床關注熱點[2]。妊娠期間對初產婦實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對調整產婦身心狀態(tài)、減少妊娠期疾病風險十分重要,本研究將健康管理用于初產婦妊娠期中,旨在探究其對初產婦圍生期情緒狀態(tài)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初產婦140例。納入標準:均為單胎初產婦;年齡≥20歲。排除標準: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存在胎膜早破、早產現象;精神疾病;臨床資料不完善;配合依從性較差;中途退出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參照組,各70例。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28.51±3.12)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2例,初中13例,高中16例,大專20例,本科及以上9例。參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8.48±3.15)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0例,初中14例,高中15例,大專19例,本科及以上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產婦及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guī)孕期保健,產檢時提供咨詢及指導,講解產檢流程、頻率、孕期保健知識及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健康管理,具體措施見下。
1.2.1 分娩前健康管理 (1)工作人員于初產婦第2次進行門診產檢時發(fā)放健康手冊,內容包括身心保健、營養(yǎng)膳食、疾病防治、胎教、保胎措施、孕期檢查、分娩知識、產后康復等。(2)產檢時對產婦進行1對1健康宣教及行為指導,包括飲食推薦、活動休息安排、孕期注意事項等。講解常見妊娠期反應及應對措施、分娩前準備、母嬰用品等。(3)定期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囑初產婦及家屬積極參與,講解內容包括初產婦妊娠期生理及心理變化,適時對初產婦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不良情緒,幫助其適應角色變化。傳授妊娠期衛(wèi)生知識,使產婦了解不同階段胎動的特點及意義,教會產婦監(jiān)測胎動的方法,強調監(jiān)測胎動的重要性。(4)構建網絡溝通平臺,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等,工作人員定期于群內分享妊娠期保健知識,上傳PPT、視頻、圖片、文字等,產婦有任何需求或問題都可于群內提問,工作人員耐心回答產婦的問題,并給予正確建議及指導,同時鼓勵群內產婦互相交流、分享保健經驗,可促進與醫(yī)務人員、產婦與產婦間的交流。
1.2.2 分娩期健康管理 (1)多與產婦溝通,定期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對存在心理問題的產婦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2)教會產婦通過聽輕音樂、深呼吸等方式調節(jié)自身情緒,并強調不良情緒對分娩結局及產后抑郁的危害,使產婦維持最佳心理狀態(tài)。(3)邀請產婦觀看視頻資料、討論、角色扮演等,使其掌握分娩相關知識,糾正其對分娩的錯誤認知。(4)分娩時全程陪同產婦,通過握手、拍肩緩解產婦緊張情緒,通過撫摸腰部或子宮,緩解宮縮疼痛,持續(xù)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減少負性情緒引發(fā)的應激反應,減少分娩不良干擾。
1.2.3 分娩后健康管理 (1)再次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強調母乳喂養(yǎng)對新生兒及產婦恢復的重要性,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正確方式。(2)囑產婦保持個人衛(wèi)生,嚴格對新生兒尿布、奶具等消毒,保證母嬰健康。(3)產后第2天指導產婦進行產后康復鍛煉,預防尿失禁及臟器脫垂,加強對產婦及家屬的飲食宣教,保證營養(yǎng)均衡、飲食清淡。(4)密切關注產婦情緒狀態(tài),耐心傾聽產婦內心想法并耐心解答,預防產后抑郁。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入組當天、出院當天情緒狀態(tài)進行測評,HAMA評分<7分為無焦慮癥狀,≥7分可能有焦慮,≥14分肯定有焦慮,≥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HAMD評分<7分為無抑郁癥狀,7~17分可能有抑郁,18~24分肯定有抑郁,>24分有嚴重抑郁。分數越高,表明焦慮或抑郁程度越嚴重。對兩組分娩結局進行觀察。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分析軟件為SPSS 19.0,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情緒狀態(tài)比較
入組當天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當天觀察組上述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分娩結局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率、早產率、巨大兒率、胎兒窘迫率分別為27.14%、4.29%、1.43%、1.43%,均低于參照組的45.71%、17.14%、11.43%、1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多數初產婦存在不同程度焦慮及抑郁情緒,其在向母親角色轉化過程中,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等均會產生較大變化,導致產婦出現消極的認知模式及自我否定,嚴重者甚至出現產后抑郁,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4]。分析初產婦出現消極情緒的原因可能為分娩為一個巨大的應激源,加上初產婦缺乏分娩經驗及相關知識,進而產生緊張等情緒[5-6]。妊娠期間做好初產婦的健康管理對緩解不良情緒、改善初產婦相關行為十分重要。
妊娠期健康管理指從懷孕起指至產后對初產婦及胎兒進行全方面健康管理,包括系統(tǒng)檢查、監(jiān)護、保健指導等,是一種將高產質量作為管理中心、自然分娩作為目標的管理方法[7]。本次研究對初產婦實施健康管理的過程中,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1對1個性化宣教、專題講座等方式對初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傳授孕期保健知識、注意事項等,可糾正產婦對分娩的錯誤認知[8]。定期對產婦情緒進行評估,適時進行心理疏導,可緩解產婦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利于降低產后抑郁及并發(fā)癥的風險。教會產婦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如深呼吸、聽輕音樂等,可幫助其更好適應圍產期角色轉化過程,始終保持最佳心理狀態(tài)[9]。分娩前給予產婦鼓勵與支持,通過撫摸子宮或腰部緩解疼痛,持續(xù)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利于緩解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減少對分娩的干擾,促進產婦順利分娩,降低剖宮產風險[10]。分娩后加強對產婦的健康宣教,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及正確方式,利于提升母乳喂養(yǎng)率,囑產婦保持個人衛(wèi)生,講解新生兒護理要點,利于保障母嬰健康[11-12]。此外還需加強對產婦的飲食干預、康復指導,利于促進產后盡快康復[1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HAMA、HAMD評分均低于參照組,不良分娩結局也少于參照組,提示妊娠期健康管理利于改善初產婦負性情緒及分娩結局。
綜上所述,妊娠期健康管理可改善初產婦圍生期情緒狀態(tài),還可降低剖宮產率、胎兒窘迫率,利于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瑩,湯苗苗,堵敏芳,等.不同護理模式對高危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8,22(10):2041-2044.
[2]劉丹霞,張建利.產前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自我效能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9,43(6):993-995.
[3]冉秀文,朱芳.助產士門診無縫隙健康管理對孕婦分娩方式選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6):3638-3640.
[4]方光萍.健康管理對初產婦產后不良情緒及照護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64-165.
[5]徐曉娟,褚佩君.孕期體重管理和助產士連續(xù)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17,39(4):420-421.
[6]王琳蕊,于丁一,李月.圍產期情緒評估及管理對初產婦產后抑郁和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9,11(2):74-76,96.
[7]彭藝,李光麗,王莉.健康管理對初產婦圍生期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心理醫(yī)生,2016,22(36):251-253.
[8]鄒海青.探討初產婦孕期體質量管理及助產士連續(xù)護理模式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Z1):295-296.
[9]王賀紅,廖金蘭,盧家凱.營養(yǎng)干預體重管理對孕前超重孕產婦脂、糖代謝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9,25(5):67-69.
[10]王軍霞.健康教育聯(lián)合飲食管理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9,28(6):472-475.
[11]盛夏,趙淑華,王戰(zhàn)云.音樂結合放松療法改善孕產婦負性情緒及分娩質量的作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7,15(12):2093-2095.
[12]謝麗群,陳麗云,黃小鳳,等.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保健狀況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8,5(50):326.
[13]苗曉娜,趙麗紅,陳瑞珍,等.孕期體重管理對初產婦妊娠結局及圍生期不良情況發(fā)生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5):61-63.
(收稿日期:2019-12-10) (本文編輯:馬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