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成芬
農村小學生與城市小學生相比,作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這是因為農村小學生比之城市小學生有很多劣勢,如:閱讀條件不如城市小學生,文化氛圍沒有城市濃郁,素質教育實施趕不上城里小學生……方方面面的差距都限制著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那么我們如何立足農村,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呢?現(xiàn)淺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一、樹立寫作信心,克服畏懼心理
怕作文是農村小學生的一個通病。所以,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樹立愛好作文的信心,消除他們心中的“怕”字。
一是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寫話,把我們想說的話寫清楚,寫明白就行。這樣學生就有輕松感,視作文為易事。
二是加強活動教學。如開展讀報、詩朗誦、說話、寫話比賽、作文競賽,寫觀察日記,辦手抄報,舉行普通話演講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內容,也擴大了學生們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而且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聽、說、讀、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是作文命題貼近學生生活,選擇學生熟悉的,能寫愛寫的內容。同時增加命題的靈活性,多些半命題和自命題的作文,讓學生放松寫。
二、鼓勵留心生活,汲取寫作源泉
日本教育界倡導“生活作文”的思想,“通過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在培養(yǎng)言語能力的同時,通過以作文內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深化對生活的認識,使學生典型成主體性的人格”。葉圣陶先生也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币鉀Q學生“沒有材料可寫”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難,老師就必須幫助學生從廣闊的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學習之母”,魯迅說:“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需觀察,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只要學生們平時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便會發(fā)現(xiàn),鄉(xiāng)土題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
三、關注新聞時事,豐富寫作素材
很多人提到農村孩子作文,提出的拓寬作文題材的出路就是:寫農村景色、寫農村語言、寫農村生活、寫農村變化。乍看上去,似乎是些不錯的點子,可仔細想來,難道農村學生的作文只要把農村的一切寫好就大功告成了嗎?當然不是!農村孩子的作文也要能寫、會寫農村以外的事物??赊r村孩子生活中接觸的新鮮事物少,眼界狹小的的客觀事實,成為阻礙學生作文題材豐富性,多樣性的最大頸瓶。怎么辦?思來想去,電視也許正是筆者所尋求的拓寬學生作文題材的最好出路。
首先,培養(yǎng)學生關注新聞的熱情。經常利用班會,自習課等時間,開展“會聲會色說新聞”、“新聞小博士”等活動,而到了高年級后期,還增加了帶有評議性質的“今日新聞之我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密切了新聞和學生間的聯(lián)系,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視野。
其次,老師參與其中,事半功倍。學生對于新聞的搜集不免有著方方面面的局限性,新聞素材有些大而不著邊際,有些小而索然無味。要克服這些不足,這時教師就有必要參與其中。教師要經常從報刊、電視、網絡中搜捕一些生活氣息強的新人新事,然后與學生交流。
四、加強課外閱讀、提高作文水平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讀的不多,胸無積累,自然影響作文質量的提高,我除了上好教材中的閱讀課外,還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從中汲取養(yǎng)料。除了借閱圖書室的圖書外,班級和學生訂閱一些報刊,同時發(fā)動學生把家中的一些書籍帶來,相互交換著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如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或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段篇,或寫讀后感,以求讀后總有收獲。學生積累素材多了,練筆的機會多了,作文思路就會更加開闊。
五、教會理清思路,力求條理通順
教學生寫作文,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小學生的作文常常思路不清楚,前言不搭后語,這表明其思維缺乏條理性。思路是指思維的線索,表現(xiàn)在文章之中,指話語是否連貫,段落是否清楚。寫作文要教學生“想清楚”。即對寫什么內容先想清楚,對寫的內容如何一步步寫下去想清楚。教師可以把要寫的作文要求提前布置下去,但并不急于讓學生馬上動筆寫,而是給學生一段充分準備、醞釀的時間,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有可能做到內容豐富,條理清楚,語句通順流暢。
六、教給修改方法,培養(yǎng)自改能力
在訓練學生自改作文時,首先交給學生修改方法,指出修改范圍。交給學生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修改符號,按照一定的順序(如按字、詞、句、段、篇的順序)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在原文上進行修改。一次突破一個重點,解決一個問題,然后逐步加深難度,達到全面修改。要讓學生知道修改哪些方面。一是內容方面:看看中心是否明確,思想是否健康,情節(jié)是否真實,材料是否充實等。二是結構方面:看看順序是否恰當,分段是否合理,條理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過度是否自然等。三是語言方面:看看語句是否通順,前后是否連貫,有無錯別字,有無用錯的標點等。
七、多向評議欣賞,共同提升能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和自信是作文的最大內驅力,這種內驅力除來源于學生有比較自覺的寫作目的外,還來源于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缎抡n程標準》也在不同的學段分別提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因此,在習作指導過程中,如何抓好習作講評對于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根據習作的目的及要求靈活采用同桌互讀互評、小組輪讀推薦習作、集體交流評選佳作、優(yōu)秀習作展評等評議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評議、學會互相欣賞、學會修改,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和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要想教好語文,不但要肯教,還要會教。要多動腦筋,多嘗試不同的方法,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才能使農村孩子真正地寫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