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鋒
摘 ?要:本文從開展綜合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和綜合實踐與小學語文教學結(jié)合對策兩個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促使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而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今后學習更多知識提供基礎。
關(guān)鍵詞:綜合實踐;語文教學;小學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具有意義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由于語文是一門具有實踐意義的學科,這就對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以當前的教學大綱為前提,而且還需要結(jié)合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促使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進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夯實的基礎。
一、開展綜合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性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興趣愛好較多,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具有趣味性、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活動。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時融入音樂、視頻等,開展具有實際意義的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而且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在新課改發(fā)展大背景下,小學課本教材的諸多內(nèi)容逐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致使諸多知識內(nèi)容來源于生活。因此,可以將小學語文看做連接學生日常和書本橋梁樞紐。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寓言故事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全的人格,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生命成長過程中,又能夠使得學生學習到努力的重要性[1]。在傳遞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綜合實踐與小學語文教學結(jié)合對策
(一)將綜合實踐與語文課本相結(jié)合
語文是一門文化知識較強的科目,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樹立良好的民族文化認同感。但這種認同感是隱性的,需要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知。因此,如果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綜合實踐的作用,則需要與語言課本相結(jié)合。通過課本內(nèi)容與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的方法,促使小學生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內(nèi)容,進而感受我國民族文化所散發(fā)的魅力,提高對國家文化的自豪感。在實際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2]。比如,在學習“禮貌”一詞時,教師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告知學生那行行為是禮貌的,被人認可,哪些行為是不禮貌的。在實踐活動中,自己體會感受禮貌的重要性,進而可以在與他人交往中學會禮貌待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禮貌”一詞,而且還可以使得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進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而分組教學則是一種效果較好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并分配合理的教學任務,小組內(nèi)部展開激烈的討論,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需要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保障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而且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綜合考慮,進而可以保障小組分組的合理性。
(三)實踐活動以日常生活為前提
在生活中蘊藏著諸多的語文知識內(nèi)容。由于語文概念相對廣泛,而小學階段的學習對學習語文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識字造句的階段,并未擁有深層次學習意識。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則需要將日常生活為前提,通過日常生活實例,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喜愛,進而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語文。如果想要以日常生活為前提,除卻學生的日常生活之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需要合理的設置情境。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活動以日常生活為前提,并不是讓學生回到生活中,而是設置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繼而可以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3]。在小學語文日常生活情境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不斷對知識進行探索,進而提高對生活的熱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教學情境時,則需要設置合理的教學任務,保障實踐活動的實際意義,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進而可以使得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四)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
如果想要保障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應用綜合實踐活動,則需要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貪玩性較大,對學習的認識不夠全面,缺少足夠的學習熱情,所以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實際上,開展綜合實際活動的目的是,為能夠滿足小學階段學生愛玩的天性,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無壓力快樂的學習語文知識。而語文教學氛圍的營造,離不開教師正確的指導和幫助,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忘記學習語文的壓力,而是認為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有趣的活動,學習語文知識,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這樣使得學生在活動中不會感到學習壓力,同時還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熱愛。而采用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是符合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有著良好的運用效果,可以為學生提供開啟語文知識的鑰匙,進而學習相關(guān)語文知識,并樹立熱愛生活的良好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生菊.略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135-136.
[2] ?新縣特殊教育學校 ?汪萍. 淺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運用[N]. 信陽日報,2020-04-01(003).
[3] ?宋淑杰.綜合實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9):21-22.